江淮晨报讯 近日,人民日报等平台发布了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在发布的全国百强县市全部五项榜单中,长丰县全部入选,从2016年的99位到2019年的81位,长丰县在全国百强县市排名实现了“四连升”,也是连续第二年实现“评价榜单”全满贯。长丰县综合实力跨越发展的同时,扶贫的脚步也从未停歇,该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鼓励先富帮带后富,积极拓展产业销路,走出了长丰脱贫攻坚的新局面。
倔强“老三”不认命 带动村民尝产业致富甜头
“水稻刚插的时候把大个儿的小龙虾卖掉,留小虾苗,它就夹不了稻秧了。”现年52岁的崔兴文,是长丰县造甲乡双河村稻虾米的养殖大户,也是村中稻虾养殖的“土博士”,谁能想到曾经公认的“双河第一贫”,竟成了带动村民致富的领路人。
崔兴文在家中排行老三,儿时患过小儿麻痹症,左下肢由此落下了终身残疾的毛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崔兴文开始研究稻虾共养的技术。崔兴文利用扶贫贷款,改造了家中10余亩稻田用于试验。在养殖过程中,他在稻田开挖侧沟,在侧沟内种植伊乐藻、黑鱼藻等水生植物,模拟龙虾喜生的湖泊生态环境。这样,龙虾既能在秧田内蔽荫并觅食虫卵,又保证了虾稻田的水稻不能施用化肥也可以得到给养。第一年,崔兴文就运用这种模式,将水稻种植、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季双收,水稻没怎么减产,10余亩小龙虾还卖了4万多元。
在靠着稻虾共养脱贫后,崔兴文首先想到的是,“我不能一个人富,小时候穷,大家给我衣服穿,现在我要回报大家。”于是,在他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向上级扶贫部门争取扶贫资金,建成“稻虾共养”扶贫示范(试验)基地53亩,16户贫困户率先尝试,并于当年脱贫,后来,村里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崔兴文一起干。“看大家跟着崔兴文干,都富起来了,我也就加入了合作社,跟他们一起干”。双河村的曹斌对记者说道。现在,曹斌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今年光是稻虾米就有十一二万的收入吧!”
崔兴文带动大家伙齐致富的行为引起了造甲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乡里聘请崔兴文为全乡龙虾养殖顾问,把“稻虾共养”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在双河水库沿岸的双河、双丰、六方等社区兴建了稻虾共养基地逾万亩,修通了环湖绿道,开辟了乡村观光一日游,专门举办了龙虾节,打造了互联网+农业的电商平台,崔兴文所在的双河村还被列为全市旅游扶贫重点村,走上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之路。
驻村干部种南瓜 巩技术拓销路
长丰县吴山镇楼西村,地处江淮分水岭岭脊,地势高低不平,缺水易旱,早先,村里以种植稻麦等传统农作物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偏低,“怎么让大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来脱贫致富呢?”作为长丰县选派驻村干部,陈光明来到楼西村后,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之前从事着与农业相关的工作,陈光明利用既有资源,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联系并邀请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和县农业专家到楼西村,对村民们开展奶油南瓜、板栗南瓜、草莓、禽类等特色种养技术培训,专家现场入田指导、村科技特派员跟踪服务指导,实时为村民们解决种植难题。
技术巩固好了,龙头企业也要培育起来。楼西村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农业农村局的大力帮扶下,发展了“一村一品”奶油南瓜产业,并建立了扶贫产业园,引进企业进驻,进行新品种培育展示、新技术示范推广。2019年在楼西村的辐射带动下,奶油南瓜种植面积近两千亩。
“我们要转变重生产、轻市场的传统观念,很多农民觉得种的东西好就行,但是人家不知道你的南瓜好,你也卖不出去。”陈光明说,为了拓展销路,村里一方面倡议“消费扶贫”、对接超市、参加展销活动、发展电商,另一方面同饮食烹饪、农产品质量等协会合作搭建“农餐对接”桥梁等多方式将南瓜直接卖到消费者、单位食堂、酒店等,逐步建立起大众+高端消费、线上+线下销售、消费+电商扶贫等多渠道销售,如今南瓜的销量和价格都很可观。
现在,楼西村有3家企业、1个专业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已初步建立起“企业+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的发展模式,形成新品种培育+种苗培育+规模化生产+产品初加工+产品销售的产业链条,通过合作化生产、专业化管理、科技化指导、市场化运作,企业与农户利益联动,带动全村脱贫致富。
据悉,在产业扶贫方面,长丰县围绕现代农业“310”工程,大力实施“红草莓”产业扶贫引领工程,实现“一亩大棚,脱贫一户”,通过务工及资金资产入股、草莓瓜菜、稻虾共养等特色产业,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5000至30000元;加大“四带一自”模式推进力度,建成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73个,45个重点贫困村产业扶贫全部达标。不等不靠,不屈不挠,脱贫攻坚,长丰走出了新局面。(见习记者 刘小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