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百变农机”:智慧农业装备走向田间地头

时间:2019-10-22

无人驾驶收割机、耕播施肥一体机、自动剥壳机……走进本届农交会5号展馆,各种闻所未闻的农机“神器”扎堆亮相,让人惊讶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日千里,感到农业已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而是无处不散发出科学技术的气息。

本次农交会围绕“集成农业技术、集聚创新要素,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主题,以全省16个产业技术体系为单元,在5号展馆设立16大区域,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我省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据了解,农交会共展出了安徽省产业技术体系在引领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中推广应用的新技术494项、新模式82项、新品种204项、新装备70项,其中自主专利近300项、品种权80项,软件著作权70个。

在农机装备应用产业体系展厅,一批山核桃采摘加工机械格外醒目。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山核桃采打机的使用,只见一根长杆伸缩自如,按一下手柄上的开关,杆头钳子状的工具快速震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采打山核桃时,人不用上树,不用挥杆,只要举起打杆就能轻松打下坚果,安全高效。

“使用采打机,一人一天可以采打40棵核桃树,是人工效率的3倍至5倍。采打板栗,是人工效率的6倍至8倍,采打巴旦木是人工效率的9倍至10倍。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种植山核桃附加值高,以往山核桃采摘是件麻烦事,不仅人力成本高,而且有安全隐患。现在有了这款打核桃“神器”,农户打核桃轻松多了。采打机充一次电可以使用四五个小时,可用于采打山核桃、板栗、巴旦木等各类坚果。

除了采打机,记者还看到脱脯机、剥壳机等。 “山核桃采摘加工已经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像这种轻便式脱脯机,树底下就能现场脱脯,一小时就能脱脯1000公斤,脱下的果脯可以直接还田。 ”安徽省农机装备应用产业体系首席专家曹成茂表示。

展厅的一旁,一台履带式“战车”格外醒目,“战车”的前部是一个长满钉齿的滚轮,异常威风。设备生产企业安徽春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德清介绍,这是企业与安徽农业大学联合研发的自主式旋土火焰杀虫机,能够有效消除土壤连作障碍。

郭德清告诉记者,连作障碍是农业种植的一大难题,主要原因就是土地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导致病虫害增加,以往土传病虫害占病虫害的70%。火焰杀虫机运用物理方式高温杀虫,一小时可以处理40立方米土壤,比农药除虫更加安全高效。

除了单一功能农机,还有很多农机具备多种技能。记者在展厅录像上看到,1台具有耕地、播种、施肥多种功能的一体机在田野里作业。原来要3台农机3次作业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1台农机就能完成,一次进地解决多环节作业,从而缩短作业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随着5G技术的应用,无人驾驶农机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崭露头角。记者从展厅录像中看到,农田里无人收割机自动收割完水稻,无人驾驶翻地机紧接着就把地翻好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农户坐在家里就能播种收割庄稼。

曹成茂表示,当前大田作物机械化程度很高,国家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达69%,安徽省机械化率高达79%。然而经济作物机械化程度不高,有些领域甚至无机可用。此外,在农业植保、秸秆还田等环节,机械化水平还有待加强。农业降本增效,应加强新型农机的研发推广力度,重点是加大智能农机装备、复合型农机装备推广应用。

坐在家里,就能知道自家茶园里茶树的生长情况,电脑控制就能给茶树浇水。有了农业物联网,这样的场景正在成为现实。在农业信息化产业技术体系展厅,各种传感器、管网、电脑构建了一个模拟农业物联网体系。安徽省农业信息化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张武表示,物联网包括感知、传输、分析应用三层结构,可以采集土壤温度、墒情、PH值及光照等环境信息,再通过数据分析能够有效指导农业生产,未来种田何时浇水、如何施肥,都能通过物联网实现科学精准作业。

  • 上一篇:阳光电源签约美国光伏储能大单
  • 下一篇:“双11网购大促”即将开始 电商皖企摩拳擦掌备战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