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二十七:黄山市歙县昌溪老街

时间:2019-10-22

 

昌源河孕育出一条昌溪老街

走进安徽,徜徉在城市与乡村的深处,会经常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和积淀,尤其那一座座古镇、一条条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艺、老物件,无不承载着悠悠的历史记忆,诉说着无数的动人故事。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安在线推出“行走安徽老街”系列摄影报道,集中展示老街场景及生活在老街人们的质朴、勤劳、幸福、喜悦、自信。

本期,我们带您走进黄山市歙县昌溪老街。

昌溪,始建于唐朝,南宋以前称为“沧溪”,后改为“昌溪”,位于歙县境内,座落在千岛湖的源流昌源河所流经的皖南山间盆地。据资料显示,从昌溪古街走出去的商人、社会名流层出不穷,其主要代表为国子监吴天金、吴鸿元,登仕佐郎吴象嵩,兵部六品吴鸿亮,户部九品吴鸿宾,徽商巨贾吴钧胜,国画大师吴寿仙、吴淑娟、吴皖生,书法大师吴进贤、吴清望,经学大师吴承仕,武术大师吴志青,民间艺人吴叶根,大律师吴迪贤等。

悬挂于太湖祠的“第一世家”是由朱元璋御笔题写的额匾,此乃昌溪吴姓最大荣耀。
“第一世家”内景。
紧挨“太湖商店”的墙面镶嵌着“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前进”的标语。

  拍摄手记:

每次动身去老街,往往先揣摩它的名字,最后不禁暗自佩服古人的智慧。我走过的很多老街,大都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这些名字或被寄予一个美好的愿望,或依据其地理风貌予以文学或艺术加工,鲜活的名字一旦闪亮登场便流传千古。

比如昌溪老街,就是一个范例。有诗为证:“蝶飞千山村吉祥,船行万里人平安。燕舞碧空志千里,昌溪黎民万代昌。”昌溪,起初称沧溪,后因吴姓人大量搬迁于此,得以改名,寄希望百姓安居乐业,永享安康。

我去昌溪老街,经历过两个季节,极冷和酷热。冷雨打湿伞,一会就潮了鞋。冰凉冰凉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背着摄影包往里走,忘我拍摄到身子发热。我想我不是不冷,而是昌溪太迷人,让我分了神。天色渐晚,歇下来喝口热水,山里的冷顿时铺天盖地,无孔不入。这冷,之前是友好的,而此刻,也算是另一种友好――提醒我该歇歇了。

可我身上穿的厚衣服,比古时好多了吧。曾经,他们怎样面对这样一个阴冷的雨季呢?顺江而下,冷风吹过木筏或小舟,他们是不是披着蓑衣,搓手御寒。当河上点点灯火摇曳着万千寂静,幸有远处孤灯的呼应与陪伴,赶路人兴许不会那么寂寞,心里也会掠过一丝温暖吧。

再去昌溪,已是奇热无比的时节。蓝天下,即便身穿防晒服,头戴遮阳帽,火辣辣的太阳照样让人睁不开眼。也许是被热的,河水死一般沉寂。换作曾经的岁月,如果有一叶小舟,我该怎么去山外让另一片天空辽阔我的心?

公支祠祠前的木牌坊(四柱三楼)堪称中华一绝。据了解,当初建此木牌坊长达12年。
公支祠第二进的额枋上挂有“七叶衍祥” 匾额,此匾为咸丰帝嘉赏昌溪吴怡园七代五世同堂的家族而御赐。“七叶衍祥”的由来与清朝提倡敬老有关。
写有“民兵之家”的古建筑。

两个时空的穿越,让一段想象天马行空。贴近昌溪,对幸福有了另一番注解与感悟。

有些路,只有自己脚踏实地去闯,才会在心底留下深切感受。比如这次,自己绕过弯弯山路时,很难想象前人是怎样一山又一山,一程又一程。即便再苦再累,那些日子他们不也挺过来了吗?时间真是治愈一切困苦和伤痛的良药。

去昌溪老街,要翻山越岭。这深山里的老街严严实实地被青山和白云环抱。水清可见底,古建筑鳞次栉比,我犹如步入世外桃源般激动不已。

你看,大家习惯坐在街巷门口摇着扇子,彼此见面总会寒暄,长此以往,邻里关系就融洽了。天没黑,山里人就端起了饭碗,三五成群坐在邻居家门前扒几口饭,家长里短,天一黑就各回各家。次日,天麻麻亮,勤劳的一天又开始了。

捉摸不透的是这里的天气。刚才还阳光灿烂,不知何时小雨淅淅沥沥。细雨绵绵中,深山里的主场都给了那些古建筑。它们数百年沉默无言,而今仍旧低调地与青山融为一体,不张扬,不浮夸,它们就在那里,让心绪安定,也让时间永恒。(徽镜映像工作室记者 陈群)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上一篇:第二批主题教育省委巡回指导组组长座谈会召开
  • 下一篇:蒙城县举办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那年乡下”大型文艺演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