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坚持“四步走”为民服务解难题

时间:2019-10-22

庐阳区结合自身实际,坚持让群众知晓、请群众出题、解群众难题、由群众评判“四步走”,注重将营造主题教育氛围与开展惠民政策宣传结合,深化“一线为民工作法”,整改群众意见最集中、反映最强烈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自觉接受群众评判,真正做到查改贯通、学做结合,为民服务解难题。

全方位宣传,敞开大门办教育

主题宣讲、“新乡贤”宣讲、“凉亭”宣讲、微党课大赛……庐阳区围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目标,用好庐阳讲坛、庐阳时代强音宣讲团等载体,面向基层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通俗化宣讲活动230余场次,切实打牢开展主题教育的群众基础。

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群众要听什么就讲什么。庐阳区注重将营造主题教育氛围与开展惠民政策宣传结合起来,依托全区2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0个党群服务中心、10个城市阅读空间等服务阵地,充分发挥庐阳发布微信、微博等媒介优势,深入宣传“党建引领扶贫工程”“城市老旧小区整治”等18项民生工程,举办医疗保障、教育咨询、法律援助等普惠宣传活动1320场次。此外,随着主题教育推进,庐阳区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名家讲习研习工作室等阵地,广泛开展技术指导、医疗保障、教育咨询、法律援助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让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初心、丢了使命。 ”庐阳区的一名企业退休老党员深有感触地说,听了主题教育宣讲,进一步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悟,坚定了理想信念,将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余热。

实打实办事,努力当好“答卷人”

9月25日下午,在位于庐阳区的合肥安庆路幼儿园集团总园,张红艳看着才转园进来不久的5岁女儿和小朋友们嬉戏,满脸的幸福喜悦。此前,把孩子送进看护点,她总是放心不下。该园园长李峥告诉记者,庐阳区日前在合肥市率先实现了老城区公办幼儿园全覆盖。

这是庐阳区请群众出题、解群众难题,推深做实主题教育的一个生动缩影。

对于群众难题,如何广泛收集并快速反应?庐阳区深化“一线为民工作法”,区委成立领导小组,要求区直机关干部到社区担任驻点干部和助理员、社区负责人担任联络员,坚持“定人定点定时定责”,深入小区、楼宇、企业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开展“夜访万家”行动,将全区党员干部(含教师、医生、公安民警等)分成2000多个夜访组,利用晚上群众在家的时间进门入户、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表率走在前列”大调研活动,组建78个小组开展调研,目前已走访群众1494户,收集民情诉求和意见建议1865个。

即知即改、真改实改。庐阳区委建立“双周碰头会”议事制度,每月首周和第三周定期召开,听取汇报、加强调度,研究部署一线为民工作重点任务。区财政加大投入,每年安排300万元直接用于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目前,已结合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实施了34个老旧小区环境整治,并通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干部驻点、志愿服务等,有效化解了物业管理、环境整治等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

多维度问效,邀请群众来评判

近日,当庐阳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全程代办专员将开业所需证件送上门时,安徽五八企服技术信息有限公司负责人惊喜之余,连声称赞。庐阳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杨治告诉记者,该局以“我来办、马上办、全办好”为服务宗旨,开展涉企服务类事项全程代办服务,为企业提供“一条龙”“一站式”服务。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又在区域内主要经济载体设置了全程代办服务派驻点,将代办服务“送上门”,受到普遍好评。

“主题教育成效如何,要由群众来评判。”庐阳区委副书记张旭生表示,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关键是要善于发现问题、找出工作短板,针对性提升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通过为民解忧使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主题教育成效。

真诚欢迎群众监督,自觉接受群众评判。庐阳区建立问题整改情况动态发布制度,通过庐阳报、政府门户网站、电子显示屏、手机微信短信等及时向社会公布,倾听群众的反馈意见。推行案例评定法,要求“一线为民工作法”驻点干部和“夜访万家”夜访干部报告专项考核案例纪实,主动邀请群众代表、服务对象、“两代表一委员”走进机关、前往现场,对问题案例的解决过程、难易程度、社会效益、群众满意度等评星定级。同时,将“一线为民工作法”驻点干部考核得分计入综合考核成绩;对区直机关夜访组成员得分,按年度反馈至所在单位,作为当年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严格兑现奖惩,推动党员干部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中真抓实干、担当作为。

【专题】安徽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上一篇:合肥明年将“尝鲜”建大型充电综合体
  • 下一篇:5年300万元!中国科大3位教授获重奖 其中2人是“8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