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芜湖路街道“社区协商”开创民生工程治理新模式

时间:2019-10-22

在人民群众需求全面升级的时代,民生的痛点就是改革的着力点、发展的落脚点。为切实保障民生工程的落实“体民意、解民忧、惠民生”,芜湖路街道积极探索“社区协商”,开创民生工程治理新模式。

以党建为引领 打造“一体三核”协商组织

“真没想到,我住了这么久的医院,到后来竟然没花多少钱!”周业聪今年73岁,是芜湖路街道银河社区辖区的居民,年初因急性心肌梗塞被送往医院,住院一个多月,医药费共计76855元。周业聪早年丧偶,膝下无子女,退休工资也不高,这次的花费全靠亲友相借,出院后的生活尚未有着落。街道和社区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为其申请城乡医疗救助,帮助其获得30742元的救助金大大缓解了周业聪的困境。

瞄准民生痛点,解决民生难题。芜湖路街道探索实施“一体三核”的多方协商模式,按照“社区建党委―小区建党支部―楼栋建党小组”的思路,突出党组织在民生工程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强调社区自治和居民自治,组织居民自主解决民生问题,最终在社区层面成立了民生工程工作协商委员会,在小区层面成立了民生工程协商议事会,以民生需求作为协商工作重点,解决与群众的“最后一米”距离。

  以自治为目标 树立“两个坚持”协商意识

芜湖路街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意识,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特别是站在社区弱势群体的立场上去想问题、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民生工程的成果,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温暖贴心的民生帮扶让我走过人生的弯道。”昂子喻是芜湖路街道曙光社区辖区的居民,他一出生便被医院诊断为先天性失明,属于视力一级残疾。一直以来,芜湖路街道非常关心昂子喻的情况,帮助其申请了困难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曙光社区公共文化馆还采购了一批盲人书籍,专门为残疾人设定了阅读区域,为其提供了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空间。昂子喻说:“文化惠民工程让我看清知识的模样。每当周末和有空的时候,我都会来到这里,静静的阅读,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

同时,芜湖路街道坚持“全民参与”意识。进一步转变社区民生工作理念,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家长作风”以及“大包大揽”的理念,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树立多元参与理念;以多种方式听取、采纳居民意见,尊重民意,同时社区开放决策,将一部分权力让渡给居民,让居民参与民生决策,在决策过程中,社区与居民形成互动和协同,让居民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力,真正做到从“替民做主到让民做主”。

  以机制为载体 构建“三方联动”协商合力

民生工程使老旧小区觅得“良方”。上世纪九十年代,邮政小区曾是个环境优美的居民地,二十多年后,昔日新楼变旧楼,眼看自家小区下水道漫溢、楼顶漏水,成了无物管、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居民心里十分担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芜湖路街道将邮政小区纳入2018年的民生工程。经过城市老旧小区整治民生工程项目的改建,现在的邮政小区水电表出户,家家用上了管道燃气,曾经漏水的楼顶也及时修葺,楼道和外墙面粉刷一新,小区内的绿化带焕然一新,居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芜湖路街道心系民生,扎实做好民生工作,构建“三方联动”机制,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一是建立三工互动机制,实行“党工+社工+义工”的协商联动合力。10个社区分别都建立了网格党员+楼栋党员+单元党员的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党员在民生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解决民生帮扶、老旧小区整治、纠纷调处等问题。二是实施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的三方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吸纳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形成社区治理合力。三是建立居民代表大会+协商议事会+共治共建会的三会议事机制,充分发挥居民代表大会决定社区事务的作用,引导居民对民生工程的重大事务、涉及到居民利益的问题,通过沟通,协商讨论,形成解决方案。

  以需求为根本 实施“四勤访民”协商方法

郝李艳今年47岁,是包河区芜湖路街道友谊社区辖区的居民。她的哥哥、姐姐都是重症精神病患者,没有劳动能力,父母亲年事已高,一家人的起居都需要郝李艳照顾,生活的压力让她难堪重负。

“两年前,我把户口迁到了芜湖路街道友谊社区,社区的工作人员很快就到我家里来了解情况,细心地询问我家的事情,并且一项项跟我解读政策,好似给我那原本黑暗的生活带来了光亮。”社区帮助郝李艳的哥哥、姐姐申请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并为他们办理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以及残疾人托养服务等政策。郝李艳说:“民生工程的政策让我们的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我顿时觉得肩上的担子减轻了很多。”

为群众遮风挡雨,民生工程成为温暖人心的“民生之伞”。2019年,芜湖路街道共承担11项民生工程,涉及贫困救助、就业帮扶、妇幼保健、老旧小区整治等方面。街道依托社区为民服务中心,推行“四勤访民”工作法,按照小区划分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楼栋长和单元长,采取勤跑腿、勤动嘴、勤倾听、勤上报“四勤”工作法,收集协商议题,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保证每一名特殊困难群体民生工程服务对象都有志愿者进行匹配,同时引入专业社工,链接辖区党建联盟单位、个体工商户、社区社会组织等资源,提供全方位服务,根据在民情走访和服务过程中收集的问题和居民的需求,梳理出议事清单,联动街道部门、社区、各方代表召开协商工作会议,有效助力协商,实现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的工作格局。

以创新为方向探索“五社联动”协商体系

“我对民生工程从一无所知到全面了解,它让我懂得要满怀爱心地关爱每个人。”刘志鹏是包河区芜湖路街道银河社居委的一名民生工作人员,他在民生联络员岗位上工作快满两年了。作为民生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刘志鹏深深体会到民生工程在为民办实事上的重大意义。他说:“我十分热爱我的民生岗位,我想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工作下去,把民生工程的好政策宣传给更多需要的居民。”

芜湖路街道依托街、居两级社会服务平台,紧紧抓住“社会服务平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会组织、社会资源、社区自治组织”,以推进民生工程项目、培育民生社会组织和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为着力点,通过协商、合作、整合、互动、监督、创新的方式,达到由多元主体来共同参与民生工程,同时建立和完善“五社联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研究解决民生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定期通报民生工作情况,确定工作阶段性任务,形成芜湖路街道民生工程领域的特色协商模式,引领社区基层协商民主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通讯员:沈娟 记者李静娴)

  • 上一篇:庐阳区在合肥市率先实现老城区公办园全覆盖
  • 下一篇:合肥不断提升“颜值” 迎接世界制造业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