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小岗村:乡村振兴勇争先 三产融合干劲足

时间:2019-10-22

中国江苏网讯 40年前,小岗人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标志。40年后,中江网记者走进小岗村,实地走访这个“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新面貌。

现代农业产业链正形成

9月5日,小岗村村口高高悬挂着的“敢为天下先”的标语牌分外醒目。在标语牌下面,来自中国东北,有现代农业排头兵之称的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在小岗村试种的500亩优质水稻整整齐齐,沉甸甸的稻穗颗粒饱满。北大荒集团将标准化良田改造和规范的种植技术运用到小岗村的田间地头,水稻从育苗到插秧不用一粒化肥。以农为本的小岗村人,真正见识了规模农业和科学种植的力量。

作为北大荒集团派驻小岗村作业区主任李维东说,“我的目标就是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试验田种出的大米将直接被小岗村产业园企业深加工。”小岗村将来的农业会走向哪里?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句标语,农业产品品牌化,农业产业一体化,农业种植标准化和农业管理规范化。

集体经济、园区产业作支撑

和中国大多数乡村一样,小岗村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陷入了发展困境,不过小岗村开出了“产业发展”的药方,改革之路,仍在继续。

盼盼梅尼耶蛋糕、山药恋薄片……记者来到安徽省小岗盼盼食品有限公司,发现年轻人爱吃的网红零食都是在小岗村生产。生产厂长王灼介绍,项目总投资10.6亿元,占地面积280亩。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精深加工马铃薯、玉米、小麦、大米、大豆、花生、鸡蛋等各类农副产品20万吨,用工人数达1500人,实现利税超亿元。不仅增加农民收入,还带动当地就业。

除了建设产业园、对外招商引资,近年来小岗村盘活集体资产、发展集体经济项目50多个,通过承包、租赁、合作等多种经营方式,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最大限度保护村民权益。

小岗村还在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上做出了有益探索,完成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组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小岗村1028户、4288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都收到了一份股权证明书。2018年2月,小岗村民首次获得人均350元的集体资产收益分红,2019年春节小岗村民再获人均分红520元。“人人持股”的红证书变成了“人人分红”的真福利。2018年11月16日,农业农村部韩长赋部长为小岗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颁发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全国“第一证”。

乡村振兴创新发展走前列

到了小岗村必到“大包干”签字室所在地。这座建于1973年的茅草房,展现了上世纪70年代末大包干诞生时的场景。同样是小岗村旅游必到之处的还有大包干纪念馆。40年过去,大家纷纷前来感受当年的环境,致敬中国人的创举,也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小岗村由此成立旅游公司,目前村内从事旅游行业的有400多人。

记者见到了“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宏昌,70岁的他现在忙于帮儿子打理网店。严宏昌的儿子严余山借助网络把小岗村的特产卖向了全国,父亲严宏昌很开心,网店的销量每个月都在增加,尤其是粉丝、黑豆等土特产销路很好。现在,小岗村民中有350户开了网店,凡是做实体销售的农户,村里都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注册网店,然后由各家具体运作。小岗村希望,通过“互联网+大包干”的方式,推进乡村赋能,把“大包干”的经验、精神传播出去,带动小岗村村民致富。

小岗村一位村民激动的说,“过去我们仅仅搞农业,只顾着埋头种田,现在我们还搞销售、搞旅游,招商引资,而且通过互联网和外面的世界连上了。”小岗村第一书记李锦柱告诉记者,小岗村要做优一产,构筑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做强二产,构筑农副产品加工平台,做旺三产,以旅游、培训教育、农村电商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最终实现一产二产三产融合。

记者手记

细细回想小岗村人真的很有意思。1979年,刚开始“大包干”的严宏昌、严俊昌、严立学三人蹲在田埂上盘算未来;2019年,三位老人又跟着年轻人研究智能网络。不变的是小岗村人勇于争先,敢想敢拼的精神,飞奔的是时代。

中国江苏网记者 芦艳 摄影报道

【更多新闻】网聚美好安徽 见证五大发展

【专题】网聚美好安徽 见证五大发展

  • 上一篇:安徽淮北:趟出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创新发展之路
  • 下一篇:江淮汽车发布全新车型 十多款新能源车型计划年内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