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讯 9月2日,记者从合肥市政府“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新中国成立以来,合肥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建设成就斐然,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民身边的出行环境也日新月异。
路网――从“到达”到“快速到达”的飞跃
2019年8月29日,郎溪路(包河大道-裕溪路)高架正式放行通车。从郎溪路高架裕溪路口上桥,一路行驶至包河大道,仅用时6分钟。
“早上上班从包河大道直接通过郎溪路高架就能直接抵达裕溪路,比以前走东二环方便多了,节约了很多时间。”家住滨湖的梁先生驱车行驶途经郎溪路高架,他发现在东南区域的出行效率大幅提升。根据合肥市道路网规划,郎溪路作为市二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北二环路、西二环路和南二环路组成环形道路,承担疏散出入境车辆、分流过境交通的重任,可缓解主城区的交通压力。
回眸历史,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合肥的面积只有区区5平方公里。那时的合肥连一条像样的路也没有,现誉为“安徽第一路”的长江路,当时也只是一条普通的土路,路上都是被车轮轧出的深沟。
1950年到1952年,合肥市掀起第一次筑路高潮,对合六路、合安路等公路进行整修,达到了晴雨天都能通车的要求;到了2006年,合肥规划建成区的面积已达224.6平方公里。2006年春节后,合肥市委召开了为期两天的常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确立了“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主题。由此,在“大拆违”创造出的良好氛围下,持续至今的“大建设”拉开了序幕。
2006年春意盎然之时,合肥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在南北走向的金寨路上建一座纵贯合肥新老城区的高架。当年9月30日,金寨路高架正式开工,并于2008年2月5日顺利完工。金寨路高架是合肥首条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快速路,不仅成为合肥南北向的交通主动脉,更让老城区和经开区等组团,以前所未有的紧密姿态相连。
金寨路高架的建设吹响了合肥大规模建设高架桥的号角。在这之后的8年时间,合肥的高架桥建设驶入了快车道。截至2014年5月,合肥已建成九大高架,九大高架如九龙腾飞,织就近55公里的空中快速路。
之后,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合肥市对现有高架桥适时“延长”,铜陵路高架北延和裕溪路高架东延相继开工……随着8月底,第十条高架――郎溪路高架(裕溪路―包河大道)放行交通,合肥市的高架通车总里程已突破72公里,这些高架的建成,有效拉近了合肥周边区域、组团与城区的距离,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区域综合承载力。
在不久的将来,全市高架路网会形成“环+放射”形格局,届时,市民无论是从南到北,还是从东到西,都可以通过多条放射形的快速路,经二环快速转换,实现从“到达”到“快速到达”的飞跃。
空中高架桥腾飞的同时,地面路网建设也在“加速度”,畅通一环、方兴大道快速化改造(始信路―长江西路)、长江西路快速化改造等也在同步进行,使得全市的快速路更加多样化。同时为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建设部门顺时而动,积极开展城市拥堵点治理,将宏观建设与微观治理有效结合,提高通行效率;启动打通“断头路”三年行动计划,破解城市交通梗阻,弥补城区交通不畅短板……一项项决策,让合肥“跑起来”、“快起来”。
此外,合肥市民的地铁出行梦已变成现实,轨道交通1、2号线投运,3、4、5号线和1号线三期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它们与正在打造的“环+放射+方格网”城市路网一起,将共同构建全市便捷舒适的“高快一体”立体交通网络。
航道――环巢湖航道网催生“江淮航运中心”
合肥地处江淮之间,自古便是水路运输要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积极构造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着力打造内陆地区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和江淮航运中心,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实现合肥水运的飞跃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合肥(不含巢县、庐江)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03公里,航道等级均为Ⅶ级及以下,航道滩多、水浅、行船难,季节性可通航50-80吨级船舶,枯水期,20吨级船舶皆须减载,使用耕牛拖船过滩,加之没有港口码头,船舶无固定锚泊地点,繁忙季节,船舶拥挤阻塞。
新中国成立后,省、市政府按照Ⅵ级航道标准,多次对南淝河航道进行疏浚,提升了航道的通航能力。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十一五”以后,合肥实施了一系列航道整治工程,重点整治了合裕线航道,改善航道里程132公里,新建了裕溪复线船闸、巢湖复线船闸,解决了长期制约合肥水运发展的船闸“瓶颈”问题,使合裕线全线达到Ⅱ级标准,可常年通航2000吨级船舶,合肥及巢湖周边大宗物资通过水运可达沿江、沿海及世界各地,初步实现了“通江达海”。同时,围绕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建设,还实施了派河中下游航道综合治理工程和全省首个省市共建项目店埠河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全线达到Ⅲ级标准,可常年通航1000吨级船舶。
截至目前,全市航道总里程有706公里,其中通航里程472公里,Ⅳ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从无到有取得重大突破,达到176公里,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初具规模,全面提升了水运对经济发展的服务保障能力。
近年来,随着安徽1号重点工程――引江济淮工程的开工建设,航道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一次大发展。目前,已完成合肥港通江Ⅰ级航道工程研究论证和预可研编制工作,拟对兆西河航道实施升级改造,现正开展前期工作。
预计到“十四五”后期,这两项工程完工后,合肥航道将形成“一湖四射”主航道网格局,合肥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络将基本形成,届时,高等级航道总里程将突破400公里,合肥港也将一改以前“末端港”的地位,成为贯通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枢纽性港口,进而成就合肥“江淮航运中心”的地位,更好地服务合肥乃至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农村公路――“四好农村路”打造乡村振兴靓丽名片
在巢湖市银屏镇,刘湾岛过去一直是裕溪河上的一座“孤岛”,岛上有刘湾、辛湾、蔡湾3个自然村,共305户人口1027人,岛上对外交通只能靠驳船摆渡,不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严重制约了岛上的社会经济发展。2017年底,全长713米、宽7.5米,投资约2000万元的刘湾岛大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今年国庆期间建成通车,村民们多年的愿望即将实现。大桥开工的那一天,刘湾岛村民纷纷奔走相告,喜悦之情言表于心,“感谢党、感谢政府”一句句感谢的话语不绝于耳。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公路总里程只有200公里,每百平方公里不到1.5公里,农村公路几乎为零。随着共和国的不断强盛,合肥市的农村公路建设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先后实施了县际公路改造、通乡油路建设、村村通工程、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等,农村公路总里程迅速增长。截至2018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里程达1.89万公里,每百平方公里达165.7公里,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08万公里,每百平方公里达到181.6公里,公路密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1倍,三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如今,农村公路已遍布全市农村地区,形成通乡达村、进组入户、连接田间地头的高密度网络化布局,全市几百万农村居民无“路”可走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合肥市农村公路历时七十年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祖祖辈辈留下的“田埂路”、八十年代茅草丛生的“下田路”、九十年代晴通雨阻的“黄土路”、二十一世纪初尘土飞扬的“砂石路”,到现在的“畅、洁、绿、安、美”的水泥路和沥青路。
尤其是2016年以来,全市以创建“安徽标杆,全国一流”的农村公路为目标,“提标扩面”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市级投资220亿元,新改建农村道路1.42万公里,实现了所有乡镇通达二级公路,所有行政村(社区)和20户以上自然村具备双车通行条件的水泥路或沥青路的目标。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水平位居全省第一,已接近长三角省会城市南京和杭州。
同时,精心打造了一批“四好农村路”示范路,部分示范路更是连片成网,形成规模效应。巢湖市 长路、肥西县官亭林海等一批精细化养护的旅游路和景观路,沿线一步一景,两旁绿意盎然,花枝摇曳,与沿途景色融为一体,颇有几分“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走”的意境,成为合肥“四好农村路”的靓丽名片。
(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 吴奇)
【专栏】地市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