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这是人类反贫困史上最温暖、最动人的中国故事。在大别山深处,安徽省投资集团写下了深情的水坪故事。2月21日晚9点,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制作的大型政论片《摆脱贫困》第四集“合力攻坚”在央视一套如期播出。安徽省投资集团作为全省、全国“地方国有企业”代表“刷屏”了3 分16秒,展现了皖投风采,体现了国资赋能脱贫攻坚迸发出的强大内生动力。
一
风起于青萍之末。
央视记者于2019年10月深入水坪村采访,当月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安徽水坪村脱贫纪实:茶产业风波》,讲述水坪村民种植有机茶从质疑到跟着干再到脱贫的故事。见过“大场面”的政论片编导组被皖投的帮扶事迹感动,2020年6月,再赴水坪村采访一周时间。他们认为,皖投是社会“大扶贫”的典型代表之一,“3+N”帮扶模式是定点帮扶和国企扶贫的创新。
自2014年“结缘”帮扶金寨县水坪村以来,皖投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选优配强派驻水坪村扶贫工作队,工作队全力配合地方政府,实施“3+N”帮扶模式,构建内生发展机制,用非常之策,举非常之力,尽非常之责,帮扶水坪村在2019年最后一批出列。
八年攻坚,三任书记接力帮扶,集团上下同心战贫,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内外结合、同向发力”为原则,共同探索扶贫内因和外因互动的最佳模式。2014年以来,省投资集团主要负责人先后21次到村访贫问苦、调查研究、现场办公,领导班子成员91人次到村开展帮扶,集团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61人包帮126户贫困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让皖投力量在大别山脱贫攻坚中释放最大效能。
皖投人用青春谱写脱贫振兴的赞歌。第6批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王均20多岁,驻村4年白了头发;第7批扶贫工作队原第一书记胡宗斌驻村1年多,几乎天天鼻孔出血;现任第一书记宿方瑞刚来的时候,因为压力过大,仅半年时间头发几乎全部掉光;副队长潘涛作别贵州的矿山,一头扎进水坪村,前后9年,村民说他比亲人还要亲……
汗水浇灌收获,一组数据可以为证:水坪村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6.33%降至0%,贫困户人均收入从不足3000元增长到近13000元,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从0元到突破50万元,率先成为金寨县7个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的先进村。
二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皖投把定点扶贫转化为照进大别山腹地的“一束光”,架起水坪村与外界的“一座桥”,共筑水坪村民和皖投人全面建成小康的“一个梦”。
村民徐生金久居深山,曾经看不到未来和希望,颓废到一天喝一斤酒消愁。帮扶工作队扶贫扶志,徐生金受触动,决心跟着扶贫工作队种有机茶,日子红火起来。
村民全诗卫靠种有机茶脱贫,但他反对搞集体茶园。经过第一书记宿方瑞的开导后,他终于明白了“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你看你们都变黑了,人也变老了,家里面的父母、老婆、孩娃都顾不上。我们不但要感谢党,我们还要特别感谢工作队。”
群众的口碑就是“金杯”。水坪村民的生活原来是“泥巴墙,支口锅,铺张床”,如今旧貌换新颜,村里的楼房已经占九成,“穷沟沟”硬是刨出了“金疙瘩”,“庄稼汉”吃上了“旅游饭”。
“没想到这里的民宿搞得这么好,住一晚、喝喝茶,真是快乐地享受。”外地游客口中的“水竹·云居”民宿流传着一段佳话:合作伙伴万科被皖投人的扶贫情怀感动,不遗余力地与皖投共同打造“深山云上的自然艺术村落”,香港建筑设计师王振飞更是6次从香港辗转到水坪村,免费设计民宿建设方案。
皖投人就地取材,打造精品民宿。在建造民宿的过程中,把竹子元素用到极致,结合这里溪水潺潺、云雾缭绕的自然美景,最终把民宿定名“水竹·云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皖投帮扶水坪村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规模种植机茶、竹稻米等特色农产品,开发乡村旅游,投入152万元建成运营150KW的村光伏电站,走出了一条生态越来越好、贫困人口越来越少、群众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的路子,初步做到了画好“山水画”、念好“山水经”、唱好“山水戏”。
三
结缘水坪,始于扶贫,而不止于脱贫。
皖投与地方政府同向发力,持续探索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统筹谋划、系统推进的新路子,共同推进社会实验、人才培养实验和党建实验三大实验。在3人驻村的基础上,创新实施扶贫工作队员与若干青年英才、管培生、志愿者相结合的“3+N”帮扶模式,作为集团公司帮扶水坪村脱贫攻坚、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国企党建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变“我做你看”为“你做我帮”、“你做,为你赋能”。
皖投以水坪村为载体,致力于搭建“共建共享共赢”的公益合作平台,围绕“做有理想的公司、做有格局的国企、做有情怀的员工”的目标,深入践行皖投公益战略“升级版”。
8年来,皖投整合各类社会资源聚力攻坚、携手振兴,组织集团各机构到水坪村开展帮扶活动,在集团内部形成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的帮扶氛围;充分发动合作伙伴,邀请万科股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巴特恩基金、君和资本、省中医院等200多家合作单位1600余人次到村开展团建、党建和社会扶贫公益活动。
“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皖投人邀请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师生先后五批次赴水坪村考察调研、开展社会实践,围绕脱贫和振兴的痛点、难点,开展课题研究、乡村社会实验工作。先后选派18名二期青年英才驻村帮扶,2020年起,30名三期青年英才又陆续驻村工作,努力打造一只永不撤走的扶贫工作队。
皖投人以市场化配置资源、践行公益,并导入学术资源进行观察研究。集团组织精干力量,观察和思考以皖投为代表的国企资本力量该如何介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部署,见证和记录皖投人携手社会力量在与水坪村同奋斗、共成长的道路上所完成的一场自我修行,目前这个课题研究正在进行中。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虽已收官,但皖投的社会实验不会终止,皖投人将在持续的“记录与观察”中沉淀水坪的“样本价值”,用市场的逻辑嫁接外部资源,不断续写乡村振兴下的“水坪故事”,让越来越多的人把水坪当成亲戚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