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第一届健康长寿创新大赛决赛在北京落下帷幕,由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夏敏主持研发、重点针对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安全的“基于柔性pH传感技术的智能喉罩”创新项目喜获决赛一等奖,并将参加全球决赛。
我国正处于老龄化社会,65 岁以上老年患者持续增加。高龄者经历手术的几率是青年人群的4倍,而且并发症更多、手术风险更高。老年患者麻醉核心技术包括合理麻醉用药、疼痛管理、呼吸循环管理、脏器保护等方面,这其中,需要气道支持的全麻占70~80%。由于老年患者大都会出现上气道塌陷、贲门松弛,气道管理难度更大,呼吸循环的优化管理是麻醉安全的重中之重。
夏敏在临床中发现,喉罩通气特别适用于老年患者的舒适化医疗和术后快速康复,但老年患者常伴有胃内容物的反流,而喉罩应用是一种“无声”的动作,不易被发现,更易发生误吸。“反流误吸是麻醉期间的严重并发症,可能引起气道梗阻、Mendelson综合征、吸入性肺不张和肺部其他严重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可危及生命。”夏敏介绍说。
如何想到把柔性传感技术和喉罩结合起来的?夏敏介绍,正常生理状态下,胃液pH(酸碱度)与咽喉粘膜液pH具有明显差异,实时监测食管入口处的酸碱度,可以利用pH的突变警示胃内容物反流行为。食管入口处的酸碱度在6.5至8范围内,当有胃食管反流时,食管入口处pH值会骤降至4以下。“通过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反流监测装置,在患者无需承受额外痛苦的情况下,能及时准确地对反流情况进行报警。”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现有的喉罩都没有及时监测反流并处理的智能装置,国内外在气道智能化及结合人工智能辅助管理方面的工作也较为匮乏,关于气道管理方面的改进只是单独依赖于将喉罩结构设计及材质进行改进。所以夏敏和研发团队一起,将创新的专利性柔性传感技术应用于医疗气道,通过在喉罩头端安置柔性pH传感器监测反流行为,来降低反流误吸的风险,更好地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
“我们在保留三代喉罩引流通道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导流槽和分流通道。一旦发生反流,可以迅速降低食管入口处压力,防止误吸的发生。”夏敏说设计借鉴了都江堰治水的原理。根据利用鱼嘴控制岷江的水流方向原理,夏敏在食管入口处也设置一个“鱼嘴”(即喉罩头端的食道凸),当胃食管反流液涌至食管入口处时,反流液可被“鱼嘴”引导至咽后壁方向,然后再在喉罩的背面设置一个“泄洪槽”(即喉罩背面的导管凹槽),这样,被“鱼嘴”引导来的“洪水(反流液)”即可进入“泄洪槽”快速分流,使得食管入口的压力快速降低,防止反流液流入食管前方的气管中,造成误吸。(记者徐慧媛 通讯员 夏敏 胡海汐 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