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宿松县一名退役军人,1998年参军入伍,2006年退役,现任宿松县下仓镇长安村扶贫专干。作为一名党员、一个老兵,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以“一日为兵,终身是兵”的标准要求自己,扎根基层、勤奋工作,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乡亲们认可的业绩,为家乡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军营培养了我,锤炼了我。我是土生土长的长安村人,母亲去世得早,当时家里兄弟姐妹四人,经济条件很差。 18岁时,我从高中应征入伍,加入浙江省军区某部。此后8年的军旅生涯,我历经战士、文书、班长、代理排长、团司令部保密员、政治处通讯报道员等多角色多岗位锻炼,获得了优秀士兵、优秀士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从青涩的新兵蜕变为真正的军人,更加懂得了担当与使命的意义,更加明白了肩上的责任。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2006年,我从部队退役,决定到市场上闯荡,干一番事业。最初,我在西安一家建筑公司工作,靠着勤勉敬业,很快从一线员工做到管理层。 2009年,我放弃高薪,辞职创办了一家从事建筑材料生产加工及工程施工的企业。短短几年间,公司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家乡政府招商干部得知我在外地发展得有声有色,力邀我回乡创业。家乡一直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2016年,经过慎重考虑,我响应号召,回乡创办了一家汽贸公司。后来,又创办服装厂,还与他人合伙承包茶厂,吸纳了不少劳动力就业,特别是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
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当兵就要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退役了也要同样如此。 2010年我在西安经营企业时,有位老乡患了尿毒症,医疗费用负担沉重。我当即个人捐出5000元,并发动朋友捐助,共筹集3万余元,为老乡解了燃眉之急。长安村下湾组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以前道路交通条件差。 2016年,我个人捐资1万元,发动大伙筹资11万余元,重修了460米村组道路。如今,家家户户出门就是水泥路,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窘况。
脱贫攻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极大地改变了贫困地区面貌。 2018年,得知县里在招聘村级扶贫专干,我积极报名,成为脱贫攻坚大军的光荣一员。当时,我的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家庭收入可观。家人、朋友都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把企业委托给他人经营,自己去当扶贫专干、“自讨苦吃”。我心里明白,是家乡养育了我,如今我要回报家乡,要改变家乡面貌,让乡亲们生活得更好,投身扶贫事业是最好的选择。
与贫困作斗争,需要艰苦细致、不懈拼搏。任扶贫专干之初,长安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5户534人。我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详细了解致贫原因,寻找脱贫“良方”,努力做到对每户情况了如指掌。竹峦组脱贫户石友金养了400多只土鸡。我广泛联络商场上的朋友和客户,为老石拓展销路,并帮助联系疫苗和养殖技术培训。投身扶贫3年来,常常是“五加二”“白加黑”,虽然工作十分辛苦,但看到乡亲们日子越来越好,想到家乡脱贫也有自己的贡献,心里就感到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家乡是一个人的根脉所在。生于斯,长于斯,服务于斯,这就是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所系、使命所在。(刘东 口述 记者 汪国梁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