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阜阳临泉娃发明导盲机器人 捧回一个全国奖

时间:2017-08-16

中安在线讯 据阜阳新闻网报道,8月10日,第十三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颁奖典礼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行,共有国内外37支代表队参与、2935件作品参赛。其中,临泉县七年级学生韩宇昆发明的“导盲机器人”获得铜奖。

导盲机器人,让盲人“看”到障碍物

“设计导盲机器人,是因为盲人过马路十分不便。”韩宇昆说,他就想如果能设计一个探测器,让盲人能辨别前方红绿灯颜色,出行就方便了。

心动不如行动。第一次做导盲机器人时,他制作了一个头箍似的支撑体,同时安装了两个传感器。这两个传感器为超声波传感器和颜色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负责探测障碍物,颜色传感器负责看红绿灯。

“第一次蒙着眼睛戴着头箍测试,效果并不好。”韩宇昆说,因为三个角度传感器不能动,很容易出现探测死角。

为解决这个问题,韩宇昆想了很久。后来,韩宇昆就大胆将角度传感器减少到一个,让它实现360度转动,既减轻了重量又消除了死角。于是,韩宇昆设计了第二代导盲机器人。

为更好地固定这个内置角度传感器,韩宇昆增加了转向装置,同时他又听从同学建议将头箍改成帽子,将一套传感器系统安在帽子上。再测试时,这基本上消除了视觉死角的问题。

一次次实验,一次次蒙上眼睛戴着导盲机器人体验……韩宇昆不断激励着自己,也不断完善着发明。

8月10日,在第十三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颁奖典礼,他的这个发明获得了铜奖。

为提高导盲机器人的灵活性,韩宇昆还不断尝试改写编程。目前,这个头戴式导盲机器人能够辨识2.5米以内的障碍物,能够检测信号灯的颜色,还能通过扬声器告知佩戴者。

为了少打游戏,走上创造之路

据了解,“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是经科技部批准的唯一以国家领导人名字命名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奖项,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3届,参与的中小学生超过100万人,在国内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韩宇昆说,之所以能发明机器人,主要是之前太爱玩电脑游戏。妈妈为了让他少打点游戏,便将他送到了机器人实验室。

没想到,他不仅学会了编程,还将之前的一些点子变成了作品。前段时间,他还亲自给妈妈设计了一款机器人扫地机。

机器人实验室的老师说,韩宇昆的设计之所以能获奖,一方面是孩子的创意,另一方面是作品设计上的创新。

他认为,现在不少孩子并不缺乏创新亮点和创意理念,只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氛围,孩子们的金点子就能变成开启未来的金钥匙。

  • 上一篇:国学教育将覆盖安徽省大中小学
  • 下一篇:今年成人高考于9月1日至10日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