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谷乡智能育秧
台海网5月29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播种、催芽、喷雾……一系列繁琐的育秧工序,只需一个人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远程控制,便可实现人工智能自动调节。除了智能育秧外,机械化插秧也改变了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方式。日前,在永泰县盘谷乡,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兴未艾。
近日,记者走进盘谷乡育苗基地的温室育秧棚,在现场记者看到,一排排绿油油的秧苗整齐陈设在棚内。远处,一台全自动浇水机正在给一排秧苗喷洒浇水;分散在棚内的一个个感应器,静静地收集着各种信息;温棚上方的屏显,以清晰的数字标记着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各种参数。
在各种机器的智能把控下,温棚内的秧苗长势良好。基地负责人毛有仓告诉记者,温棚内秧苗经过25天的培育,就可搬运到田间水田插秧了。眼前这片秧苗就可供300亩水田插秧。
除了育秧外,插秧这项艰苦的劳作在盘谷乡也逐步实现了机械化。
在盘谷乡官村村广阔的稻田里,一台台拖拉机来回穿梭。农田中到处都能听到机器的“轰隆声”,却不见昔日一身泥土忙碌的农民的身影。走近后记者才发现,两台水稻插秧机在水田中自如穿梭,互不干涉。插秧机只需在田间走上一遍,排排秧苗就会整齐地扎根在稻田里。
负责操作插秧机的钱师傅现场为记者演示了这台插秧机的效率。几亩稻田,七八个来回,顷刻间水田内已经铺满了秧苗。棵棵秧苗不仅排列整齐且间距相当。钱师傅说:“这台插秧机可以通过调整间距、密度来满足生产需求,效率相当于三十个人工劳力。不仅晴天如此,就算是碰到雨天,它的工作效率也很高。”
盘谷乡育苗基地负责人毛有仓说:“水稻插秧机改变了传统水秧劳动力低下、管理不方便等众多的不利因素,全程机械化或许是未来粮食生产的方向。采用机械化在我们当前农村劳动力比较少的情况下,为粮食生产稳定生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依靠机械生产,一改以往人工作业模式,让机器忙起来,让农民闲下来,正是盘谷乡传统农业一步步走向现代农业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