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平(资料图)
台海网6月12日讯 据海峡网报道刚刚在美国获得沃伦·阿尔珀特奖的陈列平教授,发现了具有抑制肿瘤免疫反应功能的PD-1/PDL1通路,并独自建立了以PD-1/PDL1通路为靶向的癌症免疫疗法,此疗法对癌症治疗具有革命性意义(详见本报昨日头版报道)。在亲朋、同事眼中,陈列平是个怎样的人?昨日,海都记者多方采访,为大家呈现一个全方位的医学研究者。
推动国内“第一例免疫药”上市
2013年,作为国家“千人计划”和福建省“百人计划”创新人才,陈列平被引进到他的母校——福建医科大学,着手组建福建医科大学免疫治疗研究所,并担任所长。
“虽然他很忙,但几乎个把月就会回国一次,跟进研究所的科研项目,了解科研进展情况并指导。”福建医科大学免疫治疗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许云禄说,自研究所成立以来,陈教授首先在科研方向、大框架上进行把握,每当实验遇到问题时,他都会一一给出建议和指导。
福建医科大学原副校长梁敬阳教授退休后,在陈列平的感染下,放弃退休时光,担任了免疫治疗研究所的顾问,帮忙处理事务。梁教授告诉记者,陈列平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高级顾问,回到母校建立研究所,也是我们国家想推动免疫药在国内的面市。
目前福建医大免疫治疗研究所已与北京一家生物制药公司签订转化协议,顺利的话,我国的“第一例免疫药”就将诞生,这将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大突破。
在科研之路上 他持之以恒
福建医科大学的张秋玉博士是免疫治疗研究所所长助理。张秋玉博士在2014年3月前往耶鲁大学陈教授所在的癌症研究中心进修。
在耶鲁大学时,陈列平曾和张博士聊到自己的经历。
“大家看到他今天的成就,其实之前他也遇到过很多坎,他的实验室也面临经费不足的困境。”张博士说,1997年,陈教授在美国做完博士后,进了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出于药品市场趋势的考虑,公司开始大规模投入小分子药物的研究。陈教授认为这违背了他的初衷,于是他断然拒绝,回到学校任教。2010年,刚到耶鲁大学,陈教授要重新组建实验室,也面临着经费不足的情况,但他依然坚持着他的科研方向,始终没有改变过。
持之以恒是陈列平的科研之路的真实写照。福建医科大学助理研究员陈玲,在她攻读博士阶段师从陈列平教授。她说:“陈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极好的榜样,在科研遇到困难和瓶颈期时,是他教会我们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坚持不懈。”
母校铅球纪录 保持二三十年
陈列平是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那一年,考入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梁敬阳教授算是陈列平的师兄,“当年在福建医大读书时,陈列平就很有名了,因为他体育特别好。”梁教授告诉记者,在2008年前,陈列平一直是医大的铅球纪录保持者,保持了二三十年。
在少年和青年时期,曾和陈列平一家住得很近的郭先生告诉记者,他和陈列平一样,父母都在福建医科大学工作,两家还有亲戚关系,陈列平的母亲是福清人,父亲是泉州人,按辈分,陈列平还要喊郭先生为“舅舅”,但年龄却比郭先生大一两岁。
郭先生说,“文化大革命”后,福建医科大学停办,后来又迁到泉州的华侨大学校址,他和陈列平都在泉州城东中学读书,因为住房紧张,一套房里有好几户人混居,“陈列平的姐姐和我妹妹住一间,我和他住一间房子”。在他印象中,陈列平酷爱读书,很少和同龄孩子一起疯玩。
“他的生活很有规律,很有条理,早上起来做点运动,然后就是读书。”郭先生说,陈列平还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吹得一手好笛子,甚至达到了比较专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