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生产车间(刘金通 摄)
台海网9月14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记者 林剑波 陈荣富 通讯员 刘金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为高技术企业成长建立加速机制。这极大增强了我们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信心。”福建华峰集团董事长方华玉说,华峰把创新创业创造的理念和要求,贯穿于材料研发、工艺革新、产品生产全过程,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经过20年的创新发展,华峰已从最初的主营单一产业,成长为一家以自主研发为核心,集生产绿色纤维原材料(占比25%)、制鞋面料(占比65%)、运动用品(占比10%)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高新技术企业。
颠覆技术,抢占高地
近日,记者来到华峰纺织园,走进投产不久的经编厂房,只见几台经编机正在满负荷运转,生产出一块块立体感十足的制鞋面料。
华峰纺织园位于莆田秀屿木材加工区南港片区,是华峰集团投资建设的新项目,从国外引进经编机、大圆机、针织机等设备,采用自主研发的高温热压不伸缩技术,年产5万吨长丝织物,销往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掌握话语权,靠的就是技术突破。”方华玉说。
最早的时候,鞋子是纳出来的,纯手工制作,纳一双需要两到三天。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机械胶粘鞋工艺开始兴起,利用黏合剂,将鞋帮、内底、外底连接在一起,生产效率相对较高,但是工艺复杂,材料也不环保。
创新,华峰敢为人先。2014年,华峰自主研发出智能化制鞋技术,可以一次性打印成型。几年过去了,华峰掌握的这项技术仍然保持世界领先水平,还入围“2018年IET创新奖”。据了解,这是欧洲最高创新奖。
华峰智能化制鞋技术是一种3D涂层技术,采用世界级原材料制成的水性聚氨酯配方,通过多层丝网印刷技术进行加工,可以选择性使用,灵活设计。13秒产出一双,产能提高4倍以上,用工减少2/3。Haptic是华峰智能化制鞋技术的核心工艺,采用水性油墨进行增材印花,取代传统的PU革鞋面,相比针车缝制面料,其产品耐久不开裂、防霉抗菌、时尚美观,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弹性。
通过技术创新,华峰每年可开发出300多个新品种、新花型、新材料产品,使其成为国内首家同时获得国际一线运动品牌认证的面料供应商。
汇聚人才,研发不息
只有落后的技术和标准,没有落后的产业属性。鞋服纺织面料是传统产业,但不等于落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技术创新,技术创新需要高端人才。华峰深谙这个道理,并且付诸实践。
针对不同的生产领域和环节,华峰引进不同的国内外专业人才,各司其职,人尽其才。纺织面料研发,由美国专家担纲;新材料开发,由德国专家领衔;智能化车间打造,由国内高校教授带队……
引进来,还要走出去。近几年,华峰先后在美国、德国等海外地区设立了多个产品设计中心,目前在全球拥有超过300人的设计与研发团队,累计申请专利近300项,手握授权专利243项。
“引才”见效快,“育才”后劲足。今年7月初,华峰向秀屿区政府提出建议,共同培育人才。双方一拍即合,依托当地一所职业中专学校,开办纺织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学校。学校采用“二元制”教学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华峰源源不断输送产业人才。
产学研合作,这是华峰的“用才”策略之一。华峰携手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建莆田首个纺织材料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致力于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突破纺织材料制备关键技术,解决纺织染整加工系列技术难题。
“创新人才机制,完善研发人员考核及奖励制度,使人才队伍越来越壮大。”方华玉说,公司现有1个中国工程院院士、1个博士后、14个博士和31个硕士,以及相应的技术研发人员。
为科技“花钱”,华峰从不吝啬,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专门用于创新研发。但是单靠企业的力量,仍显不足,时常会遇到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此,秀屿区出台优惠政策,助力华峰转型升级。国开行福建分行依托国开发展基金,与秀屿区国有企业合作,支持华峰建设华彩先端纤维材料产业创业创新基地。
去年,华峰成为秀屿区第一纳税大户,跻身莆田市纺织新面料龙头企业行列。
日前召开的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年中推进会上提出,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支持企业实施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形成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生态,充分激发人才和企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发展实力。“今后,华峰将按照省委的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创新进取,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努力打造国家级绿色鞋服面料研发推广中心,为中国纺织行业多做贡献。”方华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