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14日讯 据闽北日报报道(曾大龙 阮倩敏) 宁德市政和县是山区县,长期以来,一些生活在偏僻自然村、地灾隐患点等地的农民,生产不便、收入低下、生活困难。
近年来,政和县持续推进造福工程易地搬迁扶贫工作,让精准搬迁、精准脱贫落到实处。仅2012年以来,全县就累计完成造福工程易地搬迁3893户17083人,相当于一个中等集镇人口。
国家政策好,搬得出
“今天上午去帮人家刷内墙腻子粉。”10日中午,满头大汗的许绍善完成了上午的工作,收工回家吃饭。
“搬下山后,老婆看病方便了,我也有时间就近做一些泥水工技术活,一天收入200多元,孩子也在电商公司工作,去年家庭收入超过3万元,实现脱贫。”许绍善由衷地说,“感谢党和政府,安排给我这么好的房子。”
许绍善原住在政和县星溪乡后坝林场,妻子身患糖尿病多年,孩子待业,平时要照顾生病的妻子,竹山、锥栗收入不到6000元,2014年被列为国定贫困户。
“后坝林场原有住户16户,看到别人都在政和城关购房了,自己只能干着急。”许绍善说,“2017年初,当乡干部和林场领导告诉我只要出1万多元就可以搬下山,住上由乡里统一建设的安居房,当时别提有多高兴了。”从抽签选房到装修入住,不到3个月时间,许绍善一家搬进了星溪乡同心安居小区75平方米的房子,实现了安居梦。
这个安居小区地处城郊,距离县城2公里,周边有幼儿园、小学、卫生院等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还有十余家企业,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星溪乡整合各项资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装修,节省了大量资金,让搬迁户特别是贫困户仅出少部分资金,就可以拎包入住,有效解决了搬得出的问题。
同心安居小区建设4栋住宅158套,安置158户500多人,其中安置国定贫困户74户260人、省定贫困户8户37人,其他对象是东山村山头仔自然村、九蓬村上国楼自然村整体搬迁困难群众。
“我们用足上级补助政策,搞好基础配套服务,让搬迁户出最少的钱,就能搬出来。”政和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必兴说,“同时,采取集中、插花式、梯度、跨区域安置等多种形式,让搬迁户自主选择。”
政府配套好,稳得住
每天一大早,家住政和县岭腰乡集中安置点的钟富财就来到宇轩竹制品加工厂成品车间,开始一天的工作——打包成品竹筷。
三年前,钟富财是岭腰乡高山村洋木桥自然村的国定贫困户,他一家四口,住在大山深处破旧的房子里,种点水稻、锥栗和毛竹,家庭收不抵支,生活在贫困线下。2017年,得益于精准扶贫易地搬迁政策,钟富财在岭腰乡集中安置点购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当年6月,一家人搬进了新居,他自己还在安置点附近工厂找了一份工作。
“像我们这样的贫困户,要不是党的政策好,不可能从山里搬出来。”笔者见到钟富财时,他刚从竹制品加工厂下班,洗了把脸,换下工装,“住上了这么好的新房子,就像做梦一样。现在一年收入近4万元,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钟富财激动地说。
邻居钟富江闻讯走了过来,搬把凳子坐下,聊起搬出大山后的变化。“女儿在家门口的岭腰小学读书,儿子快毕业了,今年就可以出来工作,苦日子要熬出头了。”钟富江感慨万分。
钟富江和钟富财一样,都是从洋木桥自然村一起搬迁来的。2013年,一场疾病导致钟富江丧失了劳动能力,钟富江的妻子许正莲既要照顾生病的他,又要照顾年幼的女儿,无法出门打工。一家人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只能靠亲戚朋友接济,勉强维持温饱。
2017年,钟富江一家四口搬迁到岭腰乡精准扶贫集中安置点,有了自己的新房子,加上多年来的静养,钟富江的身体逐渐恢复,妻子许正莲安下心来,到附近的竹加工厂打工,钟富江则留在家中照顾女儿。
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才能吸引搬迁户稳定居住下来。岭腰乡把精准扶贫集中安置点选在集镇所在地,周边中心校、卫生院、文体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靠近岭腰工业走廊,方便就学就医就业。
就业岗位多,能致富
在铁山镇锦绣小区的新居室里,郑立标正在准备晚饭。
“之前住在下马山自然村的高陡边坡地段,土房子一间,一下雨就漏水。”回想起之前的日子,铁山镇贫困户郑立标感慨地说,“现在住上了新房子,还在附近的临江四季农场找到了工作。”
2017年,郑立标一家从偏远自然村下马山搬迁到铁山镇集中安置点锦绣小区,告别了那间住了22年的土房子。郑立标告诉记者,自己在临江四季农场做工,妻子在江上村做保洁员,一家年收入可达到5万元左右。
对贫困群众来说,搬迁不仅仅是得到一套新房、换一个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拔掉“穷根”,走上脱贫致富路,过上幸福新生活。
何仕青和汤大伟原住在铁山镇凤林村,种植点茶叶和锥栗,家庭贫困。搬迁到牛背山造福工程安置点后,何仕青和妻子一起到安置点旁的工业园区务工,老何月收入4500元,妻子月收入也能达到2500元。同样,汤大伟也到工业园区务工,每月工资4500元,家庭年收入有5万多元。
铁山镇选择在工业园区旁的牛背山建设造福工程小区和集中安置点锦绣小区,既解决了农户就业问题,也解决了园区企业用工难的问题,把搬迁农户安排到园区企业上班,实现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工业园区有竹、茶加工企业近20家,可安排就业人员4000多人。
牛背山造福工程小区占地面积74.3亩,安置了13个边远偏僻自然村和一个地质灾害点共196户村民。小区有村民活动中心、农贸市场、篮球场、公厕、垃圾收集站点、公园等公共设施,300多劳动力就近在铁山工业园区企业就业,年人均收入4万余元。
“像这样可以安排百户以上的集中安置点有8个,入住率和累计脱贫率都达到100%。”政和县副县长颜隆波说,“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目的是让贫困户有发展、能脱贫、可致富。”
20多年来,政和县把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工程中的“头号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重要项目来抓,选择城镇、中心村以及工业园区附近作为集中安置点,形式一批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和谐新社区。同时,配套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逐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