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19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记者 庄严 通讯员 郑文敏 文/图) 地方农科院是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产学研密切合作,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宁德市周宁县地处闽东北山区,具有发展高质绿色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然而,该县农业科技支撑能力薄弱,高层次的人才缺乏。近年来,周宁县与省农科院对接,围绕生态茶园、高山马铃薯、高山高优蔬菜、晚熟葡萄等特色产业,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及人才交流合作力度,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澳洲淡水龙虾在周宁县原野水产养殖合作社落户
如鱼得水 淡水渔业大有作为
“澳洲淡水龙虾虽然是新品种,但是十分适应周宁水质,现在生长情况良好。”周宁县原野水产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刘康说。4个月前,1万尾澳洲淡水龙虾苗落户他的合作社,在这里繁衍生息。
原野水产养殖合作社是省农科院与周宁县院地战略合作科技项目示范基地,主要养殖小龙虾和锦鲤。刘康忧心地说,这几年小龙虾市场趋于饱和,虽然质量上去了,但是效益却不见长,想要突破却找不到方向。
为了进一步提高周宁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省农科院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因地制宜,对接福州水产养殖户,购进1万尾澳洲淡水龙虾苗,在该合作社开展澳洲淡水龙虾试养。陈永聪介绍说,澳洲淡水龙虾和其他虾类相比,体大肥厚、营养丰富、生长快、产量高、病害少、易养殖,而且市场前景广阔。如果试养成功将为周宁养殖户们增加一个短、平、快的好项目。
“第一次试养心里其实很没有底,还好老师们全程技术跟踪,电话指导,有什么困难都能及时解决。”刘贵说,“这几个月有很多养殖户询问,大家都盼望我们试养成功。”如果说,院地合作让刘贵这样的水产养殖户拥有了“凭空而来”的澳洲淡水龙虾,那么,农科院和福建龙鳇鲟业有限公司“牵手”则让鲟鱼“游”出了致富路。
福建龙鳇鲟业有限公司位于浦源镇五源村。2013年,该公司看中周宁优质的水资源和独有的地理生态环境在钟山桥水库投资养殖冷水性鲟鱼,从事鱼子酱加工和销售、鲟鱼苗种繁殖等。公司负责人陈明乐说,鱼子酱有“软黄金”的美誉,而产出高品质的鱼子酱就需要在鲟鱼养殖、产品加工等过程都拥有娴熟和先进的技术。
为了追求最“高端”的技术,2012年,该公司与省农科院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引进专家团队,全过程技术跟踪和协助。目前,该公司已掌握鲟鱼南移驯化技术、鱼子酱制作新技术、鲟鱼咸化养殖技术、南方鲟鱼苗全人工繁育技术、早期雌雄鉴别技术、活体取卵技术等,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
今年,该公司乘胜追击,与省农科院等签订了《周宁县鲟鱼产业科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中华鲟迁地保护及人工繁育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各方在鲟鱼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养殖经验,在中华鲟迁地保护、鲟鱼产业技术创新、鲟鱼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以及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全面战略合作。
“现在只要等HACCP体系认证一通过,我们的鱼子酱便可以在全球销售。”陈明乐憧憬着未来,下一步,该公司还将和省农科院一同探索中华鲟第三代繁殖技术和鲟鱼全值利用课题研究等。
省农科院专家为马铃薯种植户解惑释疑
推陈出新 高山土豆变身“金蛋蛋”
在周宁县南方马铃薯高山杂交育种(福建)基地,成片的马铃薯长势喜人。
“周宁县海拔高、光照充足、天气冷凉。”福建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罗文彬介绍,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周宁非常适合马铃薯繁育。
周宁话管马铃薯叫“乌蛋”。据《周宁县志》记载,该县于民国初年引种马铃薯,杂交水稻推广前,马铃薯是当地的主粮之一。在周宁县农村,每到春秋季,家家户户都要开田垦地,在村前屋后种起马铃薯。周宁所产马铃薯薯块大,淀粉含量高,黏性强,香甜爽口,深受消费者青睐。在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周宁高山马铃薯便远销新加坡和香港地区。
“周宁马铃薯虽然口感好,但是品种单一,农户思想观念保守,产业发展十分受限。”罗文彬说。2015年,周宁县与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对接,在该县建成南方马铃薯高山杂交育种(福建)基地,从多家国内外相关育种单位选出300多个马铃薯品种,通过品种对比试验,探索其生育特征特性,筛选出适宜在周宁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丰富该县马铃薯种质资源。截至目前,该县已引进各类马铃薯品种30多个。
与此同时,周宁县还依托育种基地,总结出了适合周宁不同气候类型和区域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重点推广了坑种垄作、马铃薯茶园间套种等技术,破解薯农缺技术等问题。
“马铃薯是一种无性繁殖作物,周宁薯农种植马铃薯多用自留种,经过十几代的栽培,已受到病毒侵染,导致产量低、品质差。”周宁县农技站站长兰毓芳坦言,这是周宁马铃薯发展最大的瓶颈。
为了保护“周宁本地种”马铃薯,2018年,周宁县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上,依托国家南方马铃薯高山杂交育种(福建)基地和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合作繁育优质脱毒的周宁高山马铃薯。茎尖培养、病毒检测、试管苗扩繁,经过一年多的繁育,共收获“周宁本地种”原种4万多粒。
种质的优化、更新和技术培训保障让农户发展马铃薯的信心更足。紫云村薯农陈木安高兴地说,马铃薯以前是主粮,现在“胖土豆”变成“金蛋蛋”了,这几年周宁高山马铃薯每公斤价格可达6元,我们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常常供不应求。
省农科院专家在指导种植户养护葡萄
锦上添花 晚熟葡萄“俏”四方
9月,周宁县纯池镇庭洋中村葡萄园的高山晚熟葡萄,喜获丰收。
“多亏了专家们长期的帮助,我们才能渡过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合作社负责人詹惠金感叹道,2017年,他与省农科院专家“结缘”,两年多来,在专家们的指导下,他不仅成功解决了葡萄大小粒、烂果、软粒等问题,还成为社员们眼中的“土专家”。
在纯池镇,从院地合作中受益的不只是詹惠金。该镇地处周宁县东北部,海拔高,水源优质,土壤肥沃。2013年始,该镇大力推广高山晚熟葡萄种植,短短5年间,已发展高山晚熟葡萄6000多亩,年销售产值约1.2亿元,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果香也怕技术“穷”。2018年,纯池晚熟葡萄出现大面积掉果、裂果,糖度上不去,转色不充分等问题,影响葡萄的品质、品相,导致销售价格低,给果农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果农徐守焰遗憾地说:“去年葡萄的田间收购价格是5.6元,种的11亩葡萄减产4000多斤,减收近5万元。”
天气原因还是技术问题?为了找出问题根源,纯池镇联合省农科院专家走进田间地头,抽样检测种植土壤,入园察看种植情况,把脉问诊推动问题解决。
省农科院陈婷介绍说,从当时调查结果来看,晚熟葡萄成熟前,当地雨水多阳光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葡萄的品质和产量。但是更为主要的原因是果农种植技术、管护经验参差不齐,有的果农未及时更换土壤,导致土壤微量元素匮乏。找到了症结所在,省农科院专家立即对症下药,通过田间指导、开设课程、微信一对一交流等方式为果农传授相关技术,解答果农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詹惠金感触地说道:“专家的讲解和指导,让我们对葡萄园的管理有了更科学的认识,今年我们一丝不苟按照专家建议种养葡萄,9月份丰收上市价格不错。”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深与纯池镇葡萄产业的合作,在稳定现有品种的基础上,推介具有市场潜力的其余品种。”陈婷说,省农科院还将加强当地“土专家”“田秀才”的培养,打通技术传授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