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闽北人民一路逐绿而行 点绿成金

时间:2019-09-26

台海网9月25日讯 据闽北日报报道 绿色,是闽北最亮眼的“底色”;绿色,也是南平发展历程中执著的追求。

岁月的长河里,闽北人民一路深耕“绿色”、追逐“绿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间,从培植绿色资源,到养护绿色生态;从对“绿、旅、新”的探索,到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打响武夷品牌、建设生态银行、发展水美经济……闽北大地由“浅绿”到“深绿”,荡开了一圈圈“绿色”涟漪。随着发展理念的不断提升,南平正奏响新时代“点绿成金”的华美乐章。

“绿色金库”的激情岁月

闽江源头富屯溪水自北向南缓缓前行,流经延平区王台镇时,兀自折弯向东而去,留下密布水网积蓄于沟壑,滋养了郁郁葱葱的林木,诞生了一个闻名中外的“绿色金库”。

时间回溯到1919年春,王台镇溪后村三个青年农民,在村东北方向被称为安槽下的山头造林。他们从健壮的杉树母株上采撷生长旺盛的鲜嫩枝条,用世代相传的扦插法栽种杉苗,并经精心抚育,形成一片杉木丰产林。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在印尼万隆会议上宣布,溪后村这片杉木丰产林,亩蓄积量达78.9立方米,年均生长2.076立方米,创下了杉木速生亩蓄积量全国乃至世界新纪录。1958年,王台公社被国务院授予“绿色金库”光荣称号。

9月,白露秋分之际,我们重访王台溪后村安槽下杉木丰产林,树木苍翠,暖阳透过密密的林层,洒下点点光斑。“作为国内人工造林的典范,‘绿色金库’声名远播,直至今日,到此考察参观、调研学习者仍络绎不绝。”长期从事营林工作的市林业局副局长冯为建介绍。

王台“绿色金库”的历史,是闽北人民培植绿色、久久为功的生动实践的缩影。

其实,作为南方重点林区的闽北,自古就有造林护林的好传统。建瓯人造古森林“万木林”,邵武植栽“千松岭”,政和百年“楠木林”……“植绿”是闽北人世代传承的基因。

《延平府志》记载:南平自古以来,“森林之富,本甲全闽。”清代,南平的“山林之产,岁入不下百万余金……通行于燕、齐、楚、豫、赣、浙之邦。”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林业一度是南平经济的支柱产业。1994年,闽北各乡镇、村的集体财政收入,50%来自林业;农民人均收入约四分之一来自林业生产所创造的效益。

“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闽北林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冯为建说,当时,为大力推进林业发展,国务院还在闽北山区批准设立过南方唯一的林业县——建西县,以南平、建瓯、顺昌各一部分行政区域为建西县的行政区域。同时,在建西林海中修建森工铁路,将优质木材源源不断地送往全国各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从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末,闽北提供国家商品材达5700万立方米,毛竹4亿多根,为全省之最。闽北主要木材集散地大洲贮木场,年吞吐量高达60万立方米。

“那个时期,走进山里,见得最多的是锯木、运木的工人和购买木头的商贩。”退休多年的林场工人温锡贵回忆,过去,林业经济效益的产生大都来自木头买卖。

1986年,闽北开始实行以法治林,按照消耗量不得超过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资源消耗,结束了从“大跃进”年代开始的连续28年森林赤字历史,年消耗量和年生长量基本持平。随后,闽北积极推进国土绿化,实施“三五七”消灭荒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林木生长量、木材蓄积量逐年提高,至1990年,全市森林蓄积量达1014.6万立方米,林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2019年,全市森林蓄积量已达17348.6万立方米,居全省第一。

绿色发展的路径求索

随着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强化,南平开始更多转向思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提出“闽北最有竞争力的是生态,最有优势的品牌是武夷山,最有特色的产业是‘绿、旅、新’”,到建设“用高新科技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到作出“建设开放、发展、和谐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决定,再到“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宣言中,南平持续深入探索,扎实做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不断提升和完善以“绿”为底色、以“生态”为品牌的发展思路——

以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探索建立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五节一循环”技术集成模式,促进农业生产由增产转向提质,持续推动农业发展生态化;

成功策划并实施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215亿元,建设规模469万亩,包括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现有林“赎买+改培”以及在现有林中发展林下经济等,更好提升森林质量,更多积累优质生态财富;

积极推广绿色建筑、提倡绿色出行、发展绿色产业等,低碳旅游在武夷山景区景点全面推进,全省首个“碳中和”展会举办,林业碳汇等碳排放机制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取得实质性成效,低碳理念向产业、能源、交通、建筑、机制等方方面面渗透;

深化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积极开展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系统价值核算、“互联网+生态”巡查、“无废城市”等试点工作,让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在延续历届市委市政府绿色发展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调研,逐步明晰了“选产业、补短板、延链条、强保障”的思路,从选准与绿水青山相得益彰的产业入手,确定把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七大产业作为南平发展的主打产业,并高标准编制了绿色发展纲要和七大产业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加快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进程;

……

过去20年,南平单位GDP能耗下降38%,增长方式、动力、动能正在加速转换,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比66.5%的不均衡产业结构,到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16.2:43.3:40.5。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七大绿色产业完成固投占全市的56.4%,七大绿色产业规上企业数量占比超过全市企业数量的八成,低碳可持续的绿色产业体系逐步构建,绿色发展动能正在加快形成。

“不负生态,逐绿而行”,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为绿色发展提供永续动能,成为南平发展的“主旋律”。

绿色南平的富美憧憬

森林覆盖率达78.29%,主要水系Ⅰ—Ⅲ类水质比例100%,空气质量连年居全省第一……在呵护绿色、呵护生态的同时,南平还把探索“青山”变“金山”的突破点、发力点聚焦在创新上,以新思路、新路径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实施“武夷品牌”工程,以大武夷绿色生态为闽北优质产品赋能,以政府为武夷品牌诚信背书,推出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探索“1+N”的母子品牌运作模式,并对首批33家企业的茶叶、笋等11类产品授权使用,通过品牌效应直接带动溢价增值,真正让来自好山好水中的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首创“生态银行”建设,借鉴商业银行分散化输入和集中式输出的模式,搭建了一个资源变资产变资本转化平台,前端将分散、碎片化自然资源集中收储,中端通过规模化整治提升成优质资产包,后端委托专业运营商对接市场、对接项目,引进社会资本助力点绿成金,目前已探索形成顺昌“森林生态银行”、武夷山五夫镇“文化生态银行”、建阳“建盏生态银行”、延平巨口乡“古厝生态银行”等多种模式;

深化“水美经济”发展,在全国首创提出“水美城市”建设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拓展,把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城市经营、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结合,打造“商、居、文、游”一体的水岸经济模式,培育一批亲水旅游等新业态,实现“水美城市”向“水美经济”的跃升,推动“单纯自然产品”的水资源向富有经济价值属性的水美经济模式转变,实现城乡颜值与产业价值的“双提升”。

今年8月初,部分在闽全国人大代表到南平调研时,纷纷点赞南平探索“点绿成金”的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三项创新,并表示南平通过创新实践,发挥了自身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走出了一条符合南平实际的绿色发展新路。

我们欣喜地看到:首批授权使用“武夷山水”公用商标的33家企业销量和价格都有较大提升,其中,浦城“武夷山水”优质稻米售价比一般大米售价高出150%;“森林生态银行”的首位受益“客户”夏六华,托管自家9亩幼林后,现在每月能领到310元的预期收益,20年托管期满后,根据山场林木价值,还能再拿到除了预付收益成本外的六成纯收入;“水美城市”得到市民的普遍认可,在即将召开的全市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举办地建阳,按照“山、水、园、城”的理念,把建盏文创产业区、花海旅游区与考亭公园区、城市居住区有机融合,拉开了城区框架,撬动了城市经营……

如今,以“绿”生“金”的创新成果,在南平遍地开花,绿色,成为南平最大优势、最亮眼的品牌。而属于闽北的“绿色基因”,也将继续在优渥的土壤、清新的空气、优质的水源润泽中,绵延成芳林浓荫。(记者 吴建琼)

  • 上一篇:南平市政协党组召开主题教育集中学习研讨会
  • 下一篇:壮丽70年 闽北一日| 南平对外出口日均达444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