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福建 绿色闽盐
福建“天空之镜” 别有一番盐色
依山傍海,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下,一片片,一格格镜面的方田,波光粼粼,一望无际,一堆堆小雪山发光发亮,恍若进入天空之镜……这里便是福建海盐的生产地——莆田、山腰、漳浦盐田。千年来,福建人民在这片”天空之境”用智慧和勤劳把蓝色的海水变成雪白的食盐。
蓝天、白云、海水、盐田、硋片坎、石板路、盐耙、推车、纳潮、蒸发制卤、结晶、归坨…… “七步走水”、“盐耙旋盐”、“小坨淋卤”……沧海桑田,但初衷不改,初心不负!直至今日,人们仍然在沿用千年传承的工艺,全人工日晒天然海盐。
天空之镜(福建山腰盐场) 郑钊 摄
福建海盐历经千年,是中国海盐文化的代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据记载,福建海水制盐的历史可追溯到秦始皇时代,到唐代福建沿海海盐制作就具有一定规模,到宋金时代福建海盐的制作方法已有根本性改变,由被后世称为“盐神”的莆田人陈应功独创的日晒法制作海盐沿用至今。
暮归(莆田盐场) 郑成乐摄
收盐(莆田盐场) 郑成乐摄
追云赶霞(福建山腰盐场) 郑成乐 摄
福建海盐来源于清新的大气环境、独特的玄武岩地质、湛蓝的台湾海峡深层海水、优质的沙质纳潮口、受严格保护的海域和盐田,以及传统的人工生产工艺。福建海盐制盐工艺繁复,经纳潮、蒸发、结晶、小坨淋卤、大坨堆放等步骤;通过纳入鲜活的台湾海峡深层海水,完全依靠大自然的阳光、风,层层筛滤蒸发、人工旋盐、历时多天自然结晶而成,可直接食用;“七步走水”、“盐耙旋盐”、“小坨淋卤”等每一个步骤无不匠心打造。
霞映盐田(福建山腰盐场) 郑成乐 摄
福建海盐占据了全国传统人工日晒海盐70%以上产量。为了保护和传承天然、传统、健康、独特的海盐产品,2013年,福建省政府出台了《进一步促进盐业健康发展六条措施》,实行史上最严格的盐田保护制度,对山腰、莆田、漳浦和东山等地盐田实行严格保护,保护面积30万公亩,年产日晒盐近30万吨,其中优质日晒盐不足18万吨。像福建贡盐这样高品质的盐只有在天气持续良好、气温适当的秋冬季节,在独一无二的磁砖结晶池纯手工日晒而成,可直接食用,产量有限,极为稀有。传统的人工生产工艺很好地保持了福建海盐原有的自然风味,造就了高品质、纯天然、更健康的闽盐。
盐山如雪(莆田盐场) 曾炳麟 摄
晒盐 郑元奇摄
天空之镜下的劳作 郑成乐摄于福建山腰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