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文良老人双目失明仍心系畲语传承。
台海网10月8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破译地域乡愁的独特密码。罗源县有畲族人口2.1万,占全县总人口8.1%,畲族人口相对数位居全省第三、全国第四,是畲族文化主要发祥地。畲族由于迁徙频繁,没有统一的民族文字,因而被认为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畲语趋于消亡的境地。
在罗源,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情系畲语研究60余年,用国际音标将畲语抢救性记录下来,希望在多年以后,还有人能说出这种带有乡愁的语言。
他,就是85岁的游文良老人。
用国际音标记录畲语
9月26日,记者来到罗源城关游文良老人家中。老人满头银发,双目已失明,耳朵也只有一边可以听到声音。
老人大病初愈,可一聊起畲语,他就打开了话匣子。
“我是罗源人,小时候家里附近有很多畲族群众居住,同学中也有不少畲族同学。”游文良说,学生时代,他发现不少畲族同学在学校说罗源话,回到家说的又是另一种语言。“后来,我才知道这些同学说的是畲族话,那时候,总感觉他们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讲畲语。”游文良说,解放前,罗源的畲族以农业生产为主,狩猎为辅,生活水平低,所以畲族同学有些自卑,不愿意在他人面前讲畲语。
1955年,游文良考上了厦门大学中文系,学习语言专业。“我大三的时候,北京大学语言学教授、著名理论语言学家高明凯来厦大开讲座。得知我是罗源人时,他很兴奋地告诉我,罗源畲族的语言是南岛语言的开端。如果将畲语研究清楚,就能将南岛语言这个大课题做好,甚至可以将畲族语言与世界南岛语系民族的关系研究清楚。”高教授的话鼓励了他。
1969年,游文良到福安三中教书,“福安也是畲族聚集区,到了那里我更是如鱼得水,沉浸在畲语的世界里。”从1969年到1978年,在福安三中教书期间,他用国际音标记下了20多本畲语词汇。1981年,游文良将自己记录的20多本畲语语音词汇整理成小论文,寄给厦大的黄典诚教授,得到老师的称赞。
“当年,我还去北京参加了一次研讨会,当时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所长李荣教授专门邀请我去他家,探讨畲族语言,鼓励我继续研究下去。我走时他还专门送给我一台录音机,让我调查研究畲族语言时用来录音。”1993年,美国著名汉学家罗杰瑞教授来到罗源县,通过县政府找到了游文良,交流畲语研究。
游老说,在这些专家的鼓励下,他对畲语越来越有感情,一有时间就想方设法记录畲语。为此,他走遍了福建、广东、浙江、江西4个省的20多个畲语代表地,对畲语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调查研究。
抢救性记录出成果
“畲族都是居住在深山里,环境很差。我记得我曾经去一户畲民家中探访畲语,没有地方睡,就睡在厨房里,那时候的厨房,中间隔了一块木板,一边养猪,一边就是我的床铺。畲族人吃什么,我也吃什么。”游老说,虽然那时候畲族人生活艰苦,但民风很淳朴,“做调研耽误了他们生产,我给他们调查费,他们不要。我坐车离开时,还把钱扔还给已上车的我,后来我又将调查费汇给当地民宗局,委托他们转交给那户畲族人家。”
游老说,他对畲语的研究工作得到了省教育部门的支持,一次性拨付了5000元研究经费。“当时我走了许多地方,5000元肯定是不够的,我就拿工资贴补。”
靠着对畲语的执著,游老记下了3000多张畲语卡片,退休之后还笔耕不辍,常常通宵写作,熬坏了眼睛。他写出了《畲族语言》《凤凰山畲语》《福安畲语方言熟语歌谣》《闽东畲语》4本书,撰写的文章被编入《福建省志》《浙江少数民族志》及有关市、县志或畲族志中,还为《中华文化通志·民族文化典》《中国民族文化大观·畲族编》二书撰写了“畲语”章节。此外,游老还撰写了连江、罗源、宁德、霞浦、福鼎、柘荣等地的地方志。1996年,他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
“我仍记得当年上大学时,老师曾经说过,没有文字载体的语言很难传承下来。现在,畲族群众中会说畲语的人越来越少,我很庆幸自己在前些年对畲语的抢救性记录,希望以后还有人能说出这种带有乡愁的语言。”游老说。(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黄益辉 肖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