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这个村,筑海堤、修水库、育良田,曾经一穷二白的村庄拥有了几千亩良田;
这个村,战天斗地的事迹,被拍成纪录片在全国播映;
这个村,曾被国务院授予“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
这个村,时任文化部部长田汉曾率中央慰问团来这里演出,并亲自创作歌词褒扬;
这个村,如今良田连片、生态优美,成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这个村,有个光荣的名字——英雄金砂!
站在当年的标语下,陈师煊(中)和村民忆峥嵘岁月,谈乡村振兴。
台海网10月7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今年国庆,是新中国70华诞。在福州市琅岐镇金砂管理区红光村,退休老师陈师煊不仅与新中国同龄,生日也是10月1日。
“每年国庆我都很高兴,今年特别高兴!”陈师煊说,一来,是因为新中国70华诞,二来,如今的金砂,正集结多方振兴力量,迎来全新发展。
战天斗地 肩膀挑出时代奇迹
“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海滩变良田。”走进琅岐镇金砂管理区,墙上的标语仿佛在诉说这里的英雄故事。
“金砂三面环山,面朝大海,贫瘠的土地长期遭受海潮侵袭。”陈师煊说,尽管生存环境恶劣,但新中国成立、翻身做主人的幸福感让金砂人民充满斗志,“在党的领导下,整个管理区34个生产队掀起了一场筑海堤、修水库、育良田的行动。”
四五盏煤气灯,朦胧间红旗猎猎。挖土的喊着号子,挑土的赤脚走在田埂上,各个生产队排起一支支接力的队,移动起来就像一条条龙。在陈师煊的记忆中,这样艰苦的劳作画面并不枯燥,因为不仅有宣传员拿着铁皮卷的话筒加油鼓劲,更有人们自发唱响《打靶归来》《幸福在哪里》等歌曲。
“听起来很艰苦,但那时的人们都是自愿的、开心的,就像歌里唱的一样,幸福在艰苦的劳动里。”陈师煊说,那时,不管白天黑夜,不论男女老少,金砂遍地都是奋斗的身影。“特别是妇女的力量让人印象深刻。”陈师煊告诉记者,当时妇女们自发修建一座水库,不到1年就竣工了,如今这座妇女水库依然在发挥作用。
靠着努力奋斗,上世纪50年代,金砂人民筑起了3条各10公里长的海堤,挖出了3条河道,修建了3座水库,让一穷二白的金砂拥有了几千亩良田。“我们击退海潮,种下成千上万的红薯,家家户户不再挨饿了!”陈师煊感慨说,金砂的大变样,可以说是肩膀挑出来的奇迹。
不屈不挠 金砂精神代代流传
良田让金砂年年迎来大丰收,还有了名副其实的亩产“万斤薯”。“这引起政府的关注,领导们来金砂视察后都很吃惊。”陈师煊说,金砂的成绩先是报到省里,又报送中央,成为全国的热点。
英雄金砂的事迹被拍成纪录片,还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1959年11月,以时任文化部部长田汉为首的中央慰问团,来到金砂演出。田汉还创作了《英雄金砂村》的歌词,弘扬金砂精神。
“赤沙变金砂,想起笑哈哈;有了共产党,人民当了家;海上变良田,好种大地瓜……”时至今日,陈师煊依然能唱出这首歌。
跟歌曲一样流传的还有“金砂精神”。上世纪50年代的奋斗让金砂人民吃上了红薯,但海滩的盐碱地无法种植水稻。为让百姓吃上白米饭,上世纪70年代,金砂又启动了一场战天斗地的奋斗——打通海屿岭山洞,将雁行江的淡水引进金砂。
“青年们扛着铁锤、钢钎,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这场自力更生的战斗。”陈师煊说,源源不断的淡水灌溉旱地,让金砂人民结束了无白米吃的历史。
紧接着,为了保住外框堤坝不受海浪侵蚀,金砂人民靠双手将“九使角”山移往壶江填杠,由此改变了河水流向,金砂的河道从3条增加到6条。“这一切都为子孙后代留下了财富,如今金砂良田连片、生态优美,成为琅岐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好地方。”陈师煊说。
与时俱进 齐心协力振兴乡村
历史的传承还在继续,上个月底,一场关于乡村振兴的探索在金砂吹响号角。国庆假期,这个以“蟳味琅岐·英雄金砂”为主题的乡村文旅特色休闲游项目正火热施工,陈师煊来到村里,与金砂管理区党委书记陈善明等人热议项目发展。
项目实施前,政府和项目方整整调研考察了一年。未来,这里将建起农耕文化体验园、乡村振兴讲习所、红蟳养殖体验园及特色民宿,打造闽江口幸福第一村。
而去年项目有意选址金砂时,当地人民也行动起来。“我们想把以前的纪录片找回来,让子孙后代学习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让金砂再现荣光。”陈师煊说,他和陈善明等人用尽各方资源,终于得知纪录片存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档案馆。
去年10月,再次看到纪录片时,陈师煊不禁红了眼眶。“由于版权问题,档案馆起初不同意给我们原片。”陈善明说,后来对方被村民们的深情感动,最终同意。
“《英雄金砂村》这首歌要让它重新传唱起来”“纪录片也要好好利用起来”“又有几户村民同意把空房子用作民宿了”……在这与国同庆的日子里,陈师煊走在村里,仿佛看到了金砂要再现昔日荣光。(记者 谢星星 文/摄 实习生 苏怡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