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大会现场放飞气球(新华社 图)
台海网10月7日讯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 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全国上下欢腾,祝福新中国生日快乐。群众游行尾声,7万只五彩气球腾空而起,色彩斑斓,而承接气球放飞项目和参与技术指导的是来自三明将乐漠源乡的何将斌、何将华两兄弟。何将斌出生于1989年,何将华比他小1岁。大学毕业后,兄弟俩将在大学期间所学的工美功底用到了以气球设计为主的第三产业,创立公司。
指导保障组24人
说起群众游行尾声放飞的7万只气球,兄弟俩讲出了幕后的那些故事。他们说,中国气球艺术行业协会挑选了24名精英作为整个活动的技术指导保障组,全程负责指导放飞气球的人员如何控制气球大小,如何正确扎系气球、掌握放飞的要领等。
从筹划到完成放飞,兄弟俩整整花了212天的时间。在此期间,兄弟俩不停地往返北京、上海等地,与相关部门商议气球放飞的设计工作,讨论采用什么气球、气球大小、遇特殊情况如何处理等细节。何将华说:“我们特意减少了商业订单数量,告诉团队一定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好天安门广场上的气球升空任务。”
气球大小严格控制
为了保证气球升空时的速度一致,必须严格控制气球的大小,直径30厘米,最大误差不能超过5毫米。何将斌说:“我们在纸箱上挖一个直径30厘米的圆洞,气球刚好能放在圆洞内便合格。”
据了解,本次使用的氦气球都为100%纯天然的乳胶气球,而且100%可降解,在空中也十分安全,即使掉落在飞机的螺旋桨上也不会造成事故,气球只会像小纸片一样瞬间消失。
气球装在金属笼内
训练用了130万只
气球充气后保持最佳状态的时间最长为8个小时,按照庆祝大会流程安排,他们需在10月1日5时30分开始给气球充气,充气时间仅一个半小时。
何将斌称,400多名志愿者经过130万只气球的强化训练,平均每人每天给超过300个气球充气、量尺寸、打结。他们两人一组,一人给气球充气,控制气球大小,另一人负责扎系气球,一拽、二转、三捏、四拉,气球成形。志愿者们从最开始的10秒钟打不好一个气球,到能够在10秒钟内完成2个以上气球的充气和打结,硬是把时间缩短到了70分钟。
激动得一夜没睡
9月30日16时50分,何将斌、何将华与其他技术指导一起来到气球充气点位。放气球小分队抵达气球区休息室,虽然可以休息,但他们却激动得一夜没睡。
7万只气球充气后放在70个长宽高均为2.8米的金属立方笼内。笼的顶盖有两层,一层为金属,一层为塑料薄膜(防雨遮阳)。如果下雨,可以在塑料薄膜顶盖上扎孔,雨水落下后,抖动笼上的金属网盖,水珠即可脱落。如遇大太阳,可往顶盖上洒水降温。
10月1日5时30分,充装气球工作正式开始。6时40分,团队准备出发。8时许,志愿者4人一组,推着装满气球的立方笼前往放飞现场,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风向、风速,静候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当7万只气球完美升空时,我们的团队一同欢呼,祝福祖国,高唱《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何将华兴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