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0月4日讯 据大武夷新闻网报道 “我现在成正常人了,不能老靠人扶着。小玉姐,我要找份事做,靠自己的双手赚钱,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日前,蔡小玉说:“一想起光辉出院时说的那句话,心里就喜忧交加。喜的是,他终于可以融入社会,且有心自立了;忧的是出院已几个月了,还没帮他找到工作。心放不下。”
光辉全名叫余光辉,今年44岁,是光泽县鸾凤乡崇瑞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小玉全名叫蔡小玉,是光泽县财政局干部,他们俩并非姐弟,而让他俩结成“胜过姐弟”关系的,是精准扶贫。蔡小玉现在还记得头次认亲的情形:走到大门口就闻到浓烈的尿臭味,硬着头皮走进厅堂仍没见余光辉本人。余光辉71岁的老妈说:“躲在房间,不敢出来哩!”推开房门,余光辉两眼泪水一脸无奈地坐在臭烘烘的铺着稻草的床上。
余光辉的不幸起始于出生4个月后的一个冬天。妈妈外出做事,就把小光辉放木制暖桶里,回来后发现光辉已掉在暖桶下的火盆上了!烫坏了命根子还烫伤了两腿。经弄草药医治,虽保住了一条命,但落下终生残疾:小便失禁。光辉妈妈说既心疼又自责,无奈地说:“打那后,辉子穿开裆裤、睡稻草垫的尿床、不敢和外人接触至现在。”
震撼、同情的同时,蔡小玉和村干部一道就在那臭气熏人的房间同余光辉本人和他妈妈商量帮扶的头一个问题——帮余光辉治病,让他能穿上有裆的裤,找回尊严,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回到县城,蔡小玉连家也没回就直奔县医院找医生咨询,医生说:“可做膀胱造瘘术。”“光辉有救啦!”蔡小玉满心高兴。
在余光辉住院的11天时间里,蔡小玉每天一下班就往医院赶,买吃的送去,买营养品送去,拿伙食费送去。教怎么与医生护士交流,教怎么按呼叫器,还和母子俩拉家常,教余光辉正确对待眼前困难,重树人生。动手术那天,蔡小玉一大早就和丈夫来到病房,一番精神安慰之后,就推余光辉去手术,在手术室关门之际还交待一句:“光辉,我们都在门外为你鼓劲!”
出院那天,蔡小玉和丈夫一早就开着借来的车到医院,先帮余光辉办好出院手续,又帮着整理东西,陪着余光辉和他妈妈等亲人回家。
余光辉出院后,蔡小玉先帮耳聋的妈妈到县残联办了残疾证,又去乡里办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接着,又和村里一道帮他家申请来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帮他争取到危房修改等资金,修缮了房子;居住条件改善了,光辉妈妈戴上耳机能和人交流了,母子俩有了最低生活保障了,蔡小玉又跑医院找主治医生和院方为患有糖尿病的光辉办了特种病门诊,让他平时看病能享受住院一样的报销。
“虽然不是姐弟关系,但比同胞的姐姐还要关心得更周到”,余光辉说。为了帮助余光辉家摆脱贫困,蔡小玉还跑残联、信用社、刺桐红银行、国投公司和养蜂专业合作社、乡政府等地方,帮余光辉申请创业基金和小额信贷,安装了光伏发电和养蜂等产业扶贫项目,让光辉家可每月坐收几千元的电费和卖蜂蜜的收入,就连闭路电视也替他家安装好了,还为他家办好了长期免费的手续。
从去年12月认亲那天起,蔡小玉满脑子都是“怎样帮余光辉”。自从余光辉提出“要找件事做,要做个自食其力的体面人”后,蔡小玉又在四处奔走,为光辉找工作,虽然一次次被婉言拒绝,但她仍在帮助余光辉圆梦。(邱盛林 黄华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