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南平:科技特派员助力七大绿色产业

时间:2019-10-19

台海网10月19日讯 据闽北日报报道 1999年,南平市为探索解决“三农”问题,将一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下派到农村生产第一线,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二十年间,越来越多的科技特派员活跃在闽北大地,共有10批10109人次科技特派员奔赴农村一线,实现了1631个行政村全覆盖。科技特派员们指导农民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逐渐培育出茶叶、水果、蔬菜、食用菌等现代农业产业,奠定了南平农业强市的产业基础。

大到一个工业园区,小到一个村庄,都可见到科特派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身影。建阳区潭城街道考亭村一度是违章建筑重灾区。科技特派员下派后,在带动全村95%以上农民种植葡萄发展产业的同时,结合朱子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如今,考亭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新村。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不停歇。从单纯发展农业到进行社会治理、卫生事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领域,到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科特派制度改变过去以政府选派为主的方式,坚持双向选择、按需选派,乡村需要什么,科特派就服务什么,实现全领域覆盖。新时代,南平科特派制度围绕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七大绿色产业,提供科技服务,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结合。”市政协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长黄艳珠说。

党的十九大以来,南平科技特派员工作更进一步向宽领域转变,从农业拓展到旅游、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与南平生态资源相得益彰的绿色产业,从农村延伸到涉农电商物流、生态治理及水美城市建设等领域,既聚焦“三农”,又跳出“三农”,既全方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燃人才引擎,又立体式为南平市绿色发展道路注入科技活力。

“世界活性炭看中国,中国活性炭看福建,福建活性炭在南平”“顺昌虹润与神舟飞船、嫦娥探月工程结缘,与核电项目、高铁工程牵手”“南方市场销售的肯德基鸡块,每两块就有一块来自圣农”……这些都是在科技特派员助力下取得的累累硕果。当前,全市共有389位省级科技特派员服务七大产业,其中服务于绿色农业领域234人,旅游产业领域11人,健康养生领域18人,生物领域36人,数字信息产业领域7人,先进制造业领域52人,文化创意领域27人。(记者 廖晨星)

盛夏八月,建阳区麻沙镇水南村成片的荷花竞相绽放,在蓝天白云下汇聚成粉色的海洋,让人心旷神怡,前来赏花的游客纷纷驻足观赏。 水南村地处建阳区西北部,农林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该村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以葡萄产业为依托、旅游为载体,将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通过种植葡萄、桔柚、淮山、荷花、油菜花等特色的农产品,培育壮大当地产业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邓忠卫 摄)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科技特派员李恒教授(中)到南武夷药博园开展科技服务。 南武夷药博园位于邵武市城郊镇,是南平市首个国家级的农业科技园区,2013年12月,园区被科技部列为“第一批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 (刘建飞 傅东跃 摄)

武夷新区的武夷智谷软件园定位为南平市经济的集聚增长极、智慧中心、大数据中心,从引进企业、发展数字经济、培育产业生态等方面发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图为科技特派员与入驻园区的企业工作人员进行沟通。(朱宇 摄)

武夷新区科技创意产业园服务中心包括传媒、视觉艺术、工艺与设计、广告装潢、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文化创意集群。图为在科技孵化基地里,科技特派员向上海智能制造系统创新中心企业代表介绍一线开展科技服务的情况。 (罗光耀 吴怡媛 摄)

科特派张学典(左)在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指导工作。 近年来,虹润依托科特派的技术优势,邀请科特派任公司研发工程师和技术顾问,创新开发新产品,使企业始终保持国内产品技术的领先地位。图为科特派张学典(左)在虹润公司生产车间交流指导。 (池亮亮 摄)

3月30日,在武夷山市星村镇,科技特派员刘国英(右)给学生们讲解茶叶知识(3月26日摄)。 1999年2月,福建南平提出“科技特派员”概念,首批225名科技工作者分赴215个行政村驻点,拉开了科技下乡的序幕。20年来,一代又一代科技特派员前赴后继,把科技送进田间地头,成为南平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粘合剂”,为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农业系Miomir Niksic教授(右)与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晔(左)在浦城灵芝基地交流。 仙芝科技创始人李晔是一名科技特派员,他创新“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的联合模式,向周边农户辐射示范推广灵芝栽培标准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 (黄杰敏 胡文华 摄)

  • 上一篇:南平市物联网产业生态园被认定为市级物联网园区
  • 下一篇:福建南平举行朱子祭祀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