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峰开发区一角 本报记者白志强摄
蒲姜岭生活垃圾焚烧厂,工作人员介绍模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模型。 本报记者杜正蓝摄
金峰开发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台海网10月21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近日,长泰县林墩工业区的群众做了一次愉快的“告别”,其对象是困扰他们许久的扬尘。
“轰——”伴随着工程机械手的挥舞,长泰县林墩工业区最后一家石材厂轰然倒塌……至今年6月,长泰县林墩工业区1342家石材加工企业全部完成停业整改。
这是长泰县谋求生态事业发展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漳州推动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眼下,以减谋长俨然成了漳州推动绿色发展的共识。
垃圾焚烧:减污染,增能源
10月起,占地82.17亩,日处理垃圾能力1000吨,可满足周围“三县一区”日常生活垃圾处理的漳州南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正式开工,开启了它“吞废发电”的使命。与此同时,蒲姜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在扩建;位于中部的漳浦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经完工;漳州北部和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也将进入施工阶段。届时,漳州东南西北矗立起的五大“吞废金刚”将辐射全市生活垃圾处理,借助高科技手段让垃圾变成清洁能源。
10月10日,记者走进漳州蒲姜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现代化的工厂内不时传来“轰隆”声,操控室里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操控机械爪抓取垃圾到指定位置。“新鲜垃圾的含水量大,需要在垃圾仓内分区存放5至7日,脱水发酵,有助于垃圾充分燃烧。”漳州环境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运营部负责人张主江介绍,垃圾中的水分通过垃圾仓底部的滤网流到收集池,再输送到渗滤液处理站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到排放标准。
如何利用焚烧垃圾的余热进行发电?
“化学水处理车间制备的除盐水被送至除氧器除氧后,再由水泵送至锅炉。水吸收热量后,变成饱和蒸汽,进行蒸汽发电。”张主江说,每吨垃圾焚烧发电可供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的用电量。
为了避免臭气扩散,垃圾仓采用密闭设计,垃圾燃烧所需要的空气由垃圾仓抽取,使垃圾仓始终处于负压状态。抽取的臭气成了垃圾焚烧的助燃剂,以至于记者置身于垃圾处理厂中,却不闻其味。
经过850℃以上高温焚烧分解处理,垃圾中的可燃物已经烧成灰渣,经过高温煅烧后的炉渣是一种密实的、不腐败的无菌物质,可作为路基或建筑辅助材料,也可送往填埋厂作为覆盖土填埋。
地下管廊:减杂乱,添便利
“有了‘共同沟’,就能‘由上改下’消除‘蜘蛛网’,集中铺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并进行集中管理的大型综合性市政基础设施。提升交通承载能力的同时,改善营商环境。”芗城区委常委、副区长、金峰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郭炎河说,这一场景在金峰开发区金塘路实现了。
曾经,金峰开发区水、电、路、通信管线错综复杂,雨污水管网铺设零散,硬件设施对企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2018年6月,金峰开发区金塘路及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启动,总投资约36.9亿元,南起胜利路,北至高速天宝互通,总长10.2公里,宽60米。目前管廊已基本贯通,进入路面施工阶段。
“管廊运营将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管理,用智慧覆盖管廊运营的全过程,实现‘管、控、营’一体化。”项目工程师吴旺根介绍,对比过去的各种管道,地下管廊不但改善人居环境,也提高维护效率。一旦某节线路发生故障,管廊智能机器人会快速精准地将定位和故障原因反馈到维护中心,再由中心派工作人员指定某节线路维修。
“新建管廊的初始建设成本较高,但维修运行费用较小,经济社会效益随着运营期的增加而逐渐凸显。”吴旺根说,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有利于解决传统地下直埋管线所带来的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既提升城市管线维护的便利性,也避免城市路面的反复开挖。此外,管线的使用年限比传统直埋式管线大幅延长。
节约环保,消除城市上空的“蜘蛛网”,线路“由上改下”,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西大门的整体形象。
废钢回收:降能耗,促减排
在蒲姜岭30公里开外的漳州主城区,有一个可以吞入废旧钢铁,生产出新钢铁的“大胃王”。2018年初,三宝集团一条具有6000马力的废钢破碎生产线正式开工,困扰了钢铁企业几十年的废钢铁回收问题告一段落。
在钢铁行业中,有三到四成的资源来自于废钢铁的回收再利用。据科学分析,用废钢代替铁矿石炼钢,不仅能减少大气污染与水污染,而且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采矿废弃物的产生。但回收废钢铁中存在的杂质和易爆品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块绊脚石,如何利用先进技术加快废钢循环利用?
“废钢铁大多来自于拆迁地的水泥管、五金模具等,通过机械臂破碎废钢,投入炉中电击融化成铁水,添加化学品提纯,经过冶炼工艺,从而得到可利用的钢材。”三宝集团资源部副经理曾锦煌介绍,为了提高效益,该公司通过优化废钢加工处理工艺,提高废钢收得率,有效降低炼钢能耗,达到节能减排效果。
三宝集团这个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预计每年产生1000万元收益,既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也是2018年“省级重点项目——耐腐蚀热轧卷板”的配套工程。三宝集团成为福建省首批通过国家工信部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现场验收的企业。
以减谋长,成了漳州新亮点。今年1—8月,漳州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9%,增幅位居全省第二;工业投资增长34.5%,增幅位居全省第一。漳州市委书记邵玉龙在福建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发布会漳州专场中说,预计漳州市规模工业总产值3年左右将力争达到1万亿元以上,挺进“万亿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