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妇工+社工+义工=联动服务枢纽
/ 核心提要 /
“妇工+社工+义工”是福建省泉州市妇联改革的一个成果。今年泉州市妇联结合主题教育,抓住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提供精准服务,载体更加接地气,真正实现服务到最后一公里。
日前,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蚶江镇妇联“咱厝边”家庭服务中心揭牌仪式暨“激荡家国情怀,共筑幸福家园”主题活动在蚶江镇党群服务中心举行,该中心目前开设了巾帼维权服务、亲子教育服务、家风家训服务、创业就业服务等。
据了解,蚶江镇妇联“咱厝边”家庭服务中心整合基层妇女工作、社会工作、社会组织三种资源,采取“妇工+社工+义工(志愿者)”的运作模式,旨在解决妇女婚姻、家庭教育、创业就业、维权服务以及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等问题。
“开展这个‘咱厝边’活动,我们基层的妇联组织几乎都调动了起来,我们这些妇联主席也踊跃加入平时的活动中,比如参与授课、培训等。”石狮市蚶江镇妇联兼职副主席李迎迎说,“我们是要变被动为主动,让群众也主动地参与到‘咱厝边’的活动中来。”
近年来,泉州市妇联着力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妇联组织由“一根针”到“一张网”转变。
提高妇女儿童服务水平
日前,一场特殊的茶话会在宝盖镇妇联“咱厝边”家庭服务中心举行。“建议在幼儿亲子互动方面举办一些活动”“弄一个舞蹈培训班,既调节身心又加强村民的互动交流”……宝盖镇妇联干部、各村妇联主席、社工、巾帼志愿者齐聚一堂,共同为宝盖镇“一村一特色”常规服务活动和进一步推进“妇工+社工+义工(志愿者)”三工合作建言献策。
这场茶话会仅是泉州市妇联“三工合作”的一个缩影。为适应妇女维权新形势,提升维护妇女权益水平,促进家庭和谐,石狮市妇联联合公检法司等相关单位设立了石狮市妇女援助中心,构建了上下联动、部门互动的妇女维权、家事调解绿色通道。中心拥有一支具备专业资质的专家团队和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队伍,包括律师、心理咨询师、法律工作者、社工、婚姻家庭调解员、家教工作者等,形成“妇工+社工+专家+调解员”一站式维权工作平台和维权一体化服务体系。
据统计,仅2018年,该中心通过联系市司法局为48名困境妇女提供了法律援助,协助向市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5件,联系专业心理机构为受侵害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创伤深度个案服务2个,为29名妇女群众提供心理咨询与沙盘游戏辅导服务,共办结来电来访133个,参与法院家事纠纷调解18个;援助中心每月还现场组织开展法律维权宣传、心理健康关爱、婚姻家庭建设等形式多样的大型服务活动,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以技术传帮带促增收
不少拥有资金或技术的女性带头人主动担起妇女工作,也是泉州市妇联工作在基层顺利开展的原因之一。来自泉港区涂岭镇的茶农陈秀贞有36年的制茶经验,是“涂岭红”茶叶制作技艺的市级传承人。她和丈夫一同经营一家茶叶合作社,其研发的“涂岭红”制造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多年来,陈秀贞积极组织培训班,把茶园管理、鲜叶采摘、红茶加工等技术传给不少周边村庄的贫困妇女,帮助她们增加收入。目前,陈秀贞的茶园获评省级巾帼示范基地,近百个妇女家庭实现每季增收5000~7000元。
陈秀贞表示,刚开始组织培训班的时候,没什么人知道,后来通过妇联的渠道帮其宣传。“我将制茶经验传给村民们,茶叶质量好了,价格也就上来了。以前5元钱起,现在涂岭周围种的红茶,一斤在50~80元,这还只是最普通的。”陈秀贞露出喜悦的笑容。
泉州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庄灿霞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妇工+社工+义工(志愿者)”是泉州市妇联改革的一个成果,现在已经由原来的一个“盆景”变成多处“风景”。今年结合主题教育,抓住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提供精准服务,载体也更加接地气,真正实现服务到最后一公里。
据介绍,泉州市妇联立足于泉州是福建省民营经济大市特点,顺应妇女群众就业、生活、聚集方式多元化的趋势,坚持党建带妇建的原则,采取点上突破、横向联合、纵向共建、面上区域化全覆盖的形式,在产业园区、专业市场、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以及在泉高校等新领域新群体新阶层新业态领域灵活多样建立妇联,有效填补组织覆盖“盲区”。目前全市共建“四新”组织妇联和团体会员420多个,实现基层妇联组织最大覆盖和活力释放。(中国妇女报 记者 吴军华 李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