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1月13日讯 据湄洲日报报道 夜已深,莆田市城厢公安分局办公大楼内灯火依旧。一起涉黑组织案件的摸排进入攻坚阶段,局长林一虎正主持召开警情分析研判,扫黑除恶专业队成员悉数参加,严阵以待。
案情特殊,会商升级。城厢区检察院主要领导挂帅担任该案专案组负责人,抽调精干员额检察官为专班人员,第一时间启动提前介入侦查机制;联合上级业务专家,多次参与警方会商,积极引导取证。
城厢法院同步介入,与区检察院充分交换意见,从受理到一审判决并“打财断血”,仅用了1个月时间。当法槌声起,旁听群众拍手叫好:“这伙人十分嚣张,这次受到法律制裁真是大快人心。”
所有这些披星戴月的努力,都指向一起案件:林某程等15人涉黑一案,这也是全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宣判的第一个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城厢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七类案件”列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百日攻坚专项整治,以最严的要求、最高的标准、最实的措施,推动整治取得显著成效,群众安全感率、政法执法工作满意度有效提升。
全速推进 聚焦聚力攻重点
苏达锋怎么也没想到,2018年发生的那起贷款后敲诈勒索,会将自己的“罪恶链”连根拔起。
2018年1月5日,几名车主信访称,他们与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以车钥匙抵押贷款后正常履约,车子却被拖走并敲诈勒索。这是全省首起具有“套路贷”性质特征的系列团伙犯罪案件,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省公安厅将其列为第二批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挂牌督办案件,省纪委列为第一起扫黑除恶挂牌督办案件。
经前期大量的调查取证,警方随即成立专案组。“一开始,很多受害者无法提供更多线索,案件成了‘无头案’。”专案组民警陈坚回忆,前期线索少,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强且因慑于扫黑除恶宣传工作的压力而收手,侦破一度陷入瓶颈。
专案组民警放弃休息时间,展开全方位内侦外调,整理的起诉卷宗多达35册,起诉意见书达2万字。
同年3月15日,收网时机成熟,市公安局抽调全市百余名警力分赴泉州、莆田等地,当场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苏达锋等17人。连续3个多月的昼夜奋战,这个全链条的“套路贷”犯罪团伙被彻底摧毁,有力震慑了此类犯罪行为。据介绍,这是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开局之年省内侦破“套路贷”案件中一次性打击、处理人数最多的一起。
何为“七类案件”?即敲诈勒索、寻衅滋事、聚众斗殴、强迫交易、非法拘禁、故意毁坏财物、故意伤害。城厢区位于中心城区,商贸发达、人口聚集,流动人口多达12万。2015-2017年,辖区内“七类案件”相对高发,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冲着问题上,对着问题改。该区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和整改领导小组,区委书记王文才任组长、区长吴文恩任第一副组长,先后召开47次会议,作出106次批示,开展23次各类调研,主要领导挂钩“七类案件”重点整治地区,协调、督促问题整改。瞄准打击靶心,围绕“七类案件万人发案比”较高的重点地区、重点案件、重点问题,深挖问题线索、彻查犯罪案件、严惩违法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
该区整治工作分两步走,2018年以攻坚打击为主,实现以打促防;2019年在巩固打击成果的同时,打防并举,确保实现发案数下降的目标。
全情投入 严打严治破难点
如今,市民们行走在城厢区的大街小巷,徜徉于祥和喜庆的氛围中,安全感油然而生。
安全感源于心中有“数”。去年全区共破获“七类案件”113起,破案率达107.62%,排名全市第一;去年以来破获647起刑事案件,对犯罪分子形成强大震慑。
一场“百日攻坚”行动在全区迅速铺开。排出任务书,挂出作战图,定出时间表,打击“保护伞”成为主攻方向。纪检监察机关与政法机关密切配合,推行纪委班子成员联点包案、重点案件挂牌督办等方式,深化“打伞破网”成效,强化“打财断血”;坚持抓捕涉案人员与清查涉案财产同步进行、深挖犯罪线索与深挖利益链条同向发力,及时收缴一批涉黑之财。
“公安是摸排打击的主力军,要深入线索摸排,全面攻坚打击,不断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向深入。”林一虎说。“面上摸排、深度摸排、专案经营”三级摸排工作机制随即出炉,基层民警、网格员开展面上常态化滚动摸排;抽调重案组等精干力量组成4个专门排查组,进行深度摸排;逐一核查有犯罪嫌疑的线索,全面摸排锁定“七类案件”。通过线索摸排,打掉涉及“套路贷”的敲诈勒索、在娱乐场所寻衅滋事、校园欺凌等8个“七类案件”黑恶团伙。
号角已经吹响,行动就是命令。警方专门成立“七类案件”攻坚“尖刀队”,开展平安“1-5号”行动,刑侦、技侦、治安等警种全面亮剑,行动队、查找队和便衣队三支队伍联动出击,对历年旧案和新发生“七类案件”加大打击侦破力度,确保清零见底。
全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披坚执锐之志,持续掀起一轮又一轮强大攻势。扫黑除恶专业队利箭上弦,通过日通报、周研判、月会商强化黑恶警情分析研判,确保黑恶势力早发现、早打击。
该区还健全“网格+扫黑除恶”工作机制,创新“多元调解+扫黑除恶”治理模式,教育、公安、交通、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联合深入开展20个重点行业领域源头防范治理,综合施策突破难点,进一步堵塞行业漏洞。截至目前,37家单位共排査369个问题,并得到有效整改。
全面发力 提质提效疏堵点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标尺难把准度。针对“七类案件万人发案比”较高的问题,该区制定出台重点整治工作方案,强化打击防范管控的同时明确整治项目;各相关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建立长效机制。
“攥紧‘拳头’力量大。”区扫黑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专项整治期间,公检法三家加强沟通协调,出台《关于规范提前介入扫黑除恶刑事案件侦査工作的若干规定》,需检察院、法院提前介入侦查工作的,公安机关出具邀请函,公检法三家各司其责全面审查事实和证据。通过会商交流,在案件性质认定方面达成共识统一认定标准,严把证据关、事实关、适用法律关,确保打深打透、打准打实。去年侦办的全市首个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公检法三家先后召开6次案件会商,达成共识成功判决。
擂响攻坚战鼓,剑指黑恶势力。全区建立健全问题线索双向快速移送反馈、问题清单式管理、重大复杂黑恶案件会商机制等11项工作机制,有效增强部门合力。
在此基础上,该区创新“视频合成作战、小案快侦多破”工作机制,提炼网侦、图侦等12种技战法,真正实现快破案、多破案,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优秀奖。
对办理的每一起黑恶案件,该区法院坚决做好“一案一分析一治理”工作,力争从源头上治理,防范黑恶犯罪滋生。在中央扫黑除恶督导“回头看”中,该工作制度得到充分肯定。
上下联动,合力攻坚。该区检察机关充分发挥“上下一体”工作体制优势,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第一时间启动提前介入侦查机制,联合上级业务专家,主动加强与公安、法院的沟通协调,凝聚横向协作、上下联动办案合力。
“数”说变化,见证努力。全区“七类案件”破案率从2015年70.9%上升至2018年107.6%,实现清仓见底;2018年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县区综合考评排名全市第一;2018年6月,作为全市唯一县(区)获评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今年1-10月,全区共立“七类案件”58起,同比下降38.3%。
枯燥的数字背后,是全区广大干群与黑恶势力斗争的决心和意志,更是党委政府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不变初心。(湄洲日报记者 许爱琼 通讯员 易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