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福建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4名医生走进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队长钱欣记录下这群逆行者的最美背影。钱欣摄
中新网福州2月8日电 一路颠簸20多个小时后,福建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方舱车队抵达武汉。38岁的福建省立医院南院重症医学科医生石松长,便成为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的最初“守夜人”。
近日与家人视频通话后,石松长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讲述起自己的“武汉方舱”首夜:“患者像潮水一样涌来”,“是非常艰辛、压力非常大的一夜”。
2月8日,福建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在防护服上写下名字。钱欣 摄
同行的福建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钱欣告诉记者,该救援队配备的7台越野型重型方舱车都是大家伙,每台车重达16吨,“福建山多道路崎岖,有雾又有雨”,奔波20多个小时才抵达武汉。
包括石松长在内的福建29名支援湖北医生随车队同行。2月6日凌晨,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完成部署启动开放时,他们已连续3天“没睡过超过三个小时的觉”。
石松长和三位同事作为第一批上岗的医生,被安排上2月6日凌晨2时至6时的夜班。是夜,来自福建、上海等地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并肩作战,收诊300余名轻症患者,首批开放床位一夜告罄。
福建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负责预诊,在场馆外搭建医疗帐篷作为预诊室。“帐篷不御寒,武汉的湿冷简直像刺猬一样,又刺又冷,我们做患者资料登记,手已经没有知觉,全凭意志在滑动写字。”石松长回忆道。
长夜有雨,四下无光,帐篷透出的微光击退暗夜。患者如同潮水般一波波到来,多数人拎着生活用品艰难行动。遇到年长者,石松长情不自禁起身护送几步。
“你最不听话。”在视频中,石松长妻子林玮忍不住哭了,指责他,“你的防护服被雨打湿了。”
林玮也是福建省立医院的医生。2月5日晚间,她带着两个孩子录了一首歌发给丈夫。不料一夜过去,丈夫还没来得及点开,她却先发现了丈夫的防护服是湿的,几近崩溃,“他暴露在感染环境中。”
“他一定冷坏了,防护服一湿,又容易感染。”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启动后,林玮一直紧盯武汉气温,午夜只有2到3摄氏度,寒意仿佛冷到她心里。但她承认,“在那种情境下,他那样做是对的。”
福建省立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福建)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出征宣誓。供图
“这段时间武汉确实冰寒彻骨,很多患者邀请我们,等到天暖了,疫情过去了,再来武汉看樱花。”石松长笑说,连续这两夜,他的护目镜都被呼气蒙住了,只能靠汗水流下来冲刷出的痕迹,“才能看得清这些可爱的武汉市民。”
钱欣在社交媒体上记录了这一夜:“今天凌晨2点-6点,我们4名英勇的队员----周晓芬、石松长、何进椅、陈刚首次‘触冠’,承担洪山方仓医院预检任务,在寒冷的冬雨绵绵的武汉寒夜里,在前两天长途奔袭尚未恢复的情况下,连续高强度工作5个多小时,检诊200多新冠肺炎患者,扛住了极端艰难的工作压力,以最刚毅的精神和最敬业的操守出色完成任务。好样的!我的四英雄!”
和石松长视频通话的还有他的堂哥石松生、堂姐石松菁,他们都是福建医学专家,把守福建抗疫一线。石松菁一再嘱咐石松长要多喝水,多照顾同行的女医护人员。“不敢喝。”他答道,“调剂任务特别紧急,随时上岗,防护服一穿就不能上厕所了。”
石松生则对着手机屏幕上的弟弟叮嘱道,“你要记得我们家那句话,‘一定会回家’。”
石松生告诉记者,在上世纪动荡年代,他祖父从广东和平被卖到福建龙岩,离别时向家人承诺“一定会回来”。半个世纪中,寻亲成为石家心愿;直至两三年前,寻亲84载的老祖父才终于叶落归根。
“武汉第四天,我们安好!”2月8日,队长钱欣在网络社群上记录下四位逆行者的姓名:洪东煌、李鸿茹、蔡菲莉,程思文。钱欣摄
石松长说,方舱医院收治传染病患者是国际首创,没有经验借鉴,“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亦有患者难免沮丧,需要心理纾解,他一遍遍跟他们说,“一定会回去的。”
从天黑灯暗到场馆通明,从寒夜料峭到人手配备电热毯,方舱医院正在得以不断改善。
“回家的路,总是最难走的,但我们有这个自信和爱。”石松长说。(林春茵 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