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嘉在精心修整炉坯
台海网12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王龙祥文/图) 漳州台商投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闽南生态文化保护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化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有14个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保生大帝信俗)、省级非遗项目1项(漳州仙草传统制作工艺)、市级非遗项目8项(宋江九州八卦阵、东美糕制作技艺、送王船、龙裤国师传说、漳州日安堂“正骨疗法”、蜈蚣棚、传统风炉、闽南红砖)、区级非遗项目4项(金山送王船、闽南弄龙、闽南舞狮、庆春东美糕)。此外,台商区还有区级非遗传承人1名(仙草制作技艺的詹皓钧),以及非遗传习馆2个(东美糕制作技艺传习馆和宋江九州八卦阵传习馆)。
这些乡村非遗项目的成功入选,进一步弘扬了乡村传统文化,也对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提供较大助力。
在非遗进校园方面,台商区也积极探索:市级非遗项目沙坂村宋江八卦阵常年与当地学校沙坂小学进行文化共建,派驻非遗传承人定期免费向学校师生传授非遗知识;佳庆东美糕项目通过动手体验等方式走进实验幼儿园、康睿幼儿园,与孩子们一起亲历非遗。
可喜的是,2020年12月,漳州市教育局、漳州市文旅局联合公布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学校,台商区康桥学校、鸿渐中学、沙板小学成功入选。
台商区社会事业管理局(以下简称“台商区社管局”)局长方松树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台商区将继续推进非遗申报。针对目前台商区传承人较少的现状,加大力度推进区级、市级非遗传承人申报工作;加强对省级非遗项目的组织申报。对现有14个非遗项目传习所进行场馆建设,争取建设覆盖面100%,特别是对鸿渐送王船传习所和国家级非遗保生信俗传习中心等进行重点打造,形成示范带动点。
沙坂传统风炉继承传统积极创新
角美镇沙坂村制作风炉的技艺,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今年57岁的陈永嘉,是传统风炉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
9日上午,广东潮州客人定制的一批风炉炉坯已经阴干两天了。陈永嘉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炉坯放在桌子上,用刻刀修整边缘,之后又取出“金沙堂”的印章,盖在每一个炉坯上。“到这一步,炉坯算是定型了,接下来还要阴干才能入窑烧制。”陈永嘉说,一个传统技艺制作的风炉,需要经过炼土、制坯、晾坯、入窑、烧窑、出窑等多道工序,真正成为成品,需要四五天时间。
据陈永嘉介绍,他十几岁就跟着父亲学习制作风炉。在制作风炉过程中,他不仅传承了先辈们留下来的传统技艺,更在风炉的外观、形状、用途上做了进一步创新。经过反复炼土配比、制坯等各种工序,在不断的尝试中,他总结了一套自己独有的风炉制作技艺,制作出来的风炉不仅形式多样美观,而且耐火不裂,具有实用观赏、审美的艺术收藏价值。“虽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用烧炭的风炉不多,但我还是希望这门传统技艺能一直延续下去。”陈永嘉说。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陈永嘉的儿子也在跟他学这门技艺。
▲佳庆东美糕制作技艺
佳庆东美糕以糕为“媒”打文创牌
位于东美村的佳庆食品厂成立于1982年。佳庆东美糕又名香脯糕,其制作始于明崇祯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在闽南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东美糕是婚寿喜庆、祭祀敬祖的必备礼品。
地道的东美糕以小麦粉为原料,炒熟后贮藏于大缸之内,放置于阴凉干燥处,几经翻缸,三四十天后才配入秘制葱头、大豆油、白糖搅拌印制而成。此糕入口即化,清凉润喉,既可作为上等茶食,也可调糊喂养幼婴。同时,它还是一种礼仪,一种尊崇,寓意着金榜高中,步步高升。2010年12月,东美香脯糕制作技艺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9年12月,佳庆东美糕(花生味)作为全国六大茶点之一,入选北京故宫博物院“凤鸣·老字号点心”,展示于慈宁宫广场。
然而,佳庆东美糕的创始人徐源裕却“不守本分”,在糕点上做文章,大打文创牌,建设佳庆东美糕制作技艺传习馆、东美糕手工制作观光工厂、佳庆小院(游客户外活动区域)等,开展非遗技艺传承活动,把实物及文创产品与旅游相结合推向市场。
目前,佳庆东美糕制作技艺传承发展旅游观光工厂项目已被列入台商区观光旅游点之一。
▲普圣法师讲解龙裤祖师传说
龙裤国师传说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龙裤国师,法号樵云,字真常,俗名郭世杰,出生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卒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享年83岁。龙裤国师的故事发生在明代后期,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
据台商区社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1935年,释念西著述、施慈航编辑的《明漳州三峰闲云石室龙裤国师传》,形成“传说”最早文本。1987年,黄阿怀、黄海洋讲述,黄步文采录《民间故事·石室岩龙裤国师》共九则。2016年,方港水撰写《龙裤国师传说》共十三则。这是“传说”从发源到成型、记载准确,描述了龙裤国师的历史渊源,进一步考证了龙裤国师的历史事实和社会价值。
龙裤国师的传说得以保存传承下来,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龙裤禅寺的普圣法师介绍说,龙裤国师传说的特点是把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的故事地方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如“道心坚固”、“设点奉茶”、“求学戒律”、“法传四众”等故事歌颂了历史名人,宣扬了他们的美德,为人们树立了榜样,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出了贡献。
▲送王船习俗
鸿渐村“送王船”见证两岸同根同源
鸿渐村凤山宫三年一任的“送王船”(代天巡狩)习俗已有300多年历史,每届庙会都有厦漳泉及东南亚、菲律宾、台湾地区有关宫庙的信众前来膜拜,多达上万人。
据了解,鸿渐村凤山宫是传播闽台地区民间信仰“送王船”的神庙之一。自1984年恢复举行“送王船”以来,到今年已是第11届。每届所造的王船都用杉木作为主架,再用白布装裱和彩绘而成。船身6.2米、宽1.46米,连主桅高约5米。“王船”造好后,依照流传的习俗,择定吉日稳稳地从许氏宗祠移到凤山宫广场,开始为出海航行(巡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王船巡境是历届庙会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科仪。巡境从起始点绕村一圈,游境中处处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鞭炮轰鸣,热闹非凡。王船所经之处,道路两旁观众不计其数。
王船巡境后又停放在广场,只等吉时一到,大家再齐心协力将王船护送到既定的地点安放。舱内添载柴、米、油、盐、蔬菜、水果等各种生活用品、文房四宝及金帛纸钱。“送王船”前,道士先为顺风岀港王船念经作法,围观信众举香祈告、拜船敬神。到恩准的吉时,主事一把火点燃这艘美轮美奂的王船。最后,在千人的目送下王船化吉,蔚为壮观。
信仰“送王船”习俗的地区有福建南部、广东东部、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人聚集区,合计信众多达上亿人。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的血缘关系,也是维系华人华侨的重要纽带。“送王船”习俗作为长盛不衰的信仰活动,数百年来沿袭不断,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它是地方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量的民俗事项,也是劳动人民祈愿驱邪、避灾,向往美好生活的民间活动。因此,“送王船”习俗得以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