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1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在中国古典家具之都仙游县,人们都说,木雕工匠徐元宝是“仙作”工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好似珍藏在“仙作”艺海中的一颗 “元宝”。
1972年,徐元宝生于“木雕之乡”仙游县度尾镇的一个工艺世家。他自幼喜欢绘画。受家传与邻里多位老一辈雕刻名艺人和木匠名师的熏陶,他在青涩懵懂的年华里,邂逅了莆田传统木雕艺术。
徐元宝16岁从开始学白描、磨刀具、木雕修光起步,刻苦钻研雕艺,踏上了弘扬“仙作”传统、探索木雕技艺的道路。17岁时已能制作出简单的木雕小玩件,18岁就如愿“出师”了,掌握了古典人物、花鸟虫草、飞禽走兽及各种生活吉祥题材的设计和制作工艺。上世纪80年代末,他跟着师父在福州、泉州、深圳等各地到处跑,博采众长,当雕刻设计和制作技工。
“人品好,作品才好。”那段时期,他谨记师傅这一谆谆教诲,以德修艺,以艺养德,刻苦钻研雕刻技艺,努力追求形、艺、材、韵相融统一的艺术境界。遗憾的是,当年他和师傅玩转八闽却并没赚到啥钱。1994年初,他跟村里人一起创办了度尾镇书潭珍藏坊名木艺品厂,并兼任雕刻总设计师,专业从事陈置把玩品创作、制作和木雕艺术研发。
20多年来,他带领厂里师傅使用了透雕、圆雕、浮雕等一系列完整的技法。“好作品自己会说话。”靠着精湛工艺、忠实为人和诚信经营,他带领厂里木雕师傅创作开发了“京味仙作、古为今用”的书房、厅堂、卧室、餐室等四大系列130多个品种把玩品,因在造型、设色、配景、整体效果上下功夫,他将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融入作品中,因而走俏市场。
为了攻克南方红木家具和木雕作品在北方易产生开裂损坏等“水土不服”的难题,他带领多名技术骨干经过潜心研究和实践,终于掌握了核心技艺;为了改善传统机械造成的红木材料浪费,他研制出微型电锯、电刨和刨床等适合微型几案陈设品生产的机械30多部,获得多项专利。
“艺精形美料奇,既富有神韵又有创意,展示了莆田传统木雕艺术精髓。”这是众多业内人士对徐元宝大师作品的评价。21世纪以来,徐元宝先后荣获“首届中国木雕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技术能手”“福建省木雕非遗传承人”等称号。
在木雕事业取得进步的同时,多年来,徐元宝倾注心力培养后辈新人,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传承莆田木雕的工艺,他接收贫穷人家的子女无偿进厂传授雕艺,将自己掌握的雕技、经验费心尽力相授。依托跻身省级示范的“徐元宝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师带徒”形式免费带出了200多个能独当一面的徒弟,其中50多人已成为高水平的工艺师,如今都各自投身创新创业创造的热潮中。
11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徐元宝捧回了“全国劳动模范”这一金灿灿、沉甸甸的荣誉。(来源:福建日报 文/陈国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