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月22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福建、宁夏,武夷山、六盘山,闽江水、黄河水……跨越2000多公里距离,共度8000多个日夜。一股又一股挑战贫困的力量跨越山海,在此间汇集,接续传递扶贫接力棒,缚住贫困苍龙,改写生命篇章。东南的海风日复一日吹拂着西北大地,吹散了愁容与悲凉,吹绿了戈壁与荒塬。
这是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的闽宁模式的真实写照,也是国家广电总局重点剧《山海情》所呈现的画面。该剧以闽宁模式为创作背景,讲述了来自宁夏西海固地区的移民们,在福建援宁群体的帮助下,从无到有建设新家园,拔穷根、摘穷帽的奋斗故事。自12日上线以来,口碑持续发酵。
让我们透过荧前《山海情》,探寻幕后闽宁缘。
闽宁镇鸟瞰图
未来,迎面而来
电视剧的开篇,讲的便是7户吊庄移民,从玉泉营逃回涌泉村老家的故事。
为什么要移民?答案是太穷了!穷到兄弟同穿一条裤子,弟弟出门穿,哥哥大白天光屁股钻被窝;穷到女主角李水花被父亲“卖”到邻村,换来一头驴和两口水窖;穷到村民把“扶贫鸡”吃得就剩一只……
年轻的观众对此感到不可思议。但这种深入骨髓的穷,是真实存在的。
75岁的林月婵,是福建籍演员姚晨所饰扶贫干部吴月娟的原型。1997年3月11日,时任福建省扶贫办主任的她,第一次带队来到宁夏西海固。“农户家连碗筷都没有,在灶台上挖几个窟窿,小孩就站在边上吃饭;因为缺水,很多人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一次,结婚一次,去世一次……”尽管去过很多穷地方,对西海固的穷苦也早有耳闻,所见所闻依然让林月婵内心刺痛万分。
西海固位于黄土高原西南缘,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这里山大沟深,干旱少雨,生态脆弱,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种粮难、务工难,上世纪70年代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专家界定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上世纪90年代,当地开始实行吊庄移民政策。吊庄是宁夏的土话,说的是把整个村从一个地方“吊”到另一个地方。西海固涌泉村的村民便在政策指引下,移民到银川市附近一个叫玉泉营的戈壁平原。这里地势平整,可以引黄河水灌溉,周围还有国有农场,被扶贫干部们描绘成未来的塞上江南。
可是,塞上江南不是一天建成的。戈壁上,“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口一张嘴里全是沙子”“蚊子比苍蝇大,人去了就是给蚊子改善伙食”。这里没有房子,没有田地,没有路,没有电,用移民们的话说就是“未来就是还没来”。还没开始开荒拓土,“逃兵”就出现了。
这样的局面,因远道而来的福建人得以改变。1996年,中央决定实施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福建对口帮扶宁夏。
“没想到宁夏这么穷,我们一定要帮啊!”那次考察后,林月婵回到福建向省领导汇报情况后,得到了斩钉截铁的回复。
1997年4月,福建党政代表团赴宁夏开展为期六天的考察工作。其间召开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确定今后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建立福建设区市与宁夏贫困县结对帮扶机制,设立帮扶基金,派遣挂职干部。1997年7月,以福建、宁夏两省区简称命名的移民村——银川市永宁县闽宁村奠基,2001年12月,在闽宁村的基础上成立了闽宁镇。20多年来,在闽宁镇的示范带动下,涌现了110个闽宁协作示范村、20多个闽宁协作移民新村、320个易地搬迁安置区,累计接收易地搬迁移民100多万人,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海固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
山海为证,福建向宁夏立下了一段跨越千里的扶贫誓言。未来,迎面而来。
剧中,闽宁村村民白麦苗响应劳务输出政策,和姐妹们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福建莆田的电子元件厂务工。在这里,她学习技术收获自信,舍身救火成为先进模范。成长后的麦苗回到宁夏,建设家乡。
对于如此写实的情节,固原市驻福建劳务联络站站长董成璧感同身受。
1997年,莆田市与宁夏西吉县确立结对帮扶关系。董成璧对当时福建援宁干部的一席话记忆犹新:“劳务输出,可以饱肚子、挣票子、换脑子、学点子、找路子,是脱贫致富的‘铁杆庄稼’。”
这一年,会说普通话、人又机灵的董成璧作为协调管理人员,带领149名女青年坐了几天几夜的汽车来到莆田,开启务工的新生活。一开始,人生地不熟,许多人心存顾虑。心细如丝的林月婵,把每个环节都安排得细致周到——福建工厂里有遵照回族习俗安排的食宿,还有专门负责关照这些务工人员的“老乡管理员”。此后,一张张汇款单飞向固原,变成了一幢幢新房子、一台台新农机。
20多年来,乘着闽宁协作的春风,众多宁夏乡亲“东南飞”,来到东海之滨福建,搭上了脱贫致富快车。据统计,固原市先后向福建省输出劳务人员13万多人次,常年稳定在福建工作的固原籍务工人员达3万多人。董成璧也成为宁夏籍务工人员在福建的“娘家人”,20多年里,他为5万余名在福建务工的宁夏籍农村劳动力提供服务。
宁夏红寺堡德化扶贫车间里,当地居民在此开心就业
从“输血”到“造血”
通过闽宁协作,宁夏人走出去了,福建人走进来了。
“林教授,扶贫草!”黄觉饰演的福建教授凌一农一出场,屏幕前的闽宁镇园艺村村民刘昌富便一眼认出,他的原型就是福建省菌草研究所所长林占熺。
剧中的凌一农,不着西装、不穿皮鞋,整天和闽宁村农户待在一起堆肥、钻菇棚、卖双孢菇,临别时,全村人都赶来相送。剧外的林占熺是“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他发明的菌草技术实现“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不仅化解了菌林生态矛盾,还为福建广大农民开拓了增收渠道。1997年,54岁的林占熺扛着6箱菌种,踏上了前往西海固的列车。
“两旁的山光秃秃的,感觉像走进了撒哈拉沙漠。农户辛苦一年,只能收获两三百斤土豆,除此没有别的收入。”林占熺心想,“太穷了,日子没法儿过,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改变生活。”
在福建,室外建菇棚见效快、效果好。可宁夏气候干燥、日夜温差大,福建经验用不上。“必须因地制宜简化技术,让老百姓一学就会。”林占熺得知,彭阳县有不少废弃窑洞,温差小、保湿强,能否用来种菇呢?那日抵达彭阳县已是深夜十点多,林占熺一行顾不上吃饭,举着手电筒就钻进了老乡家的窑洞考察。
后来,整整一年时间,他都泡在土窑里,终于成功将福建菌草技术移植到了黄土地。于是,闽宁两省区决定扩大示范,在闽宁村建设菌草技术扶贫基地。
刘昌富成了首批受益者。
“我们连菇都没见过,一开始将信将疑,不少村民跑来泼冷水。”刘昌富的老账本,清晰地记录着菌草带来的生活巨变。1998年秋天,第一茬双孢菇就卖了800多元。从收购商手中颤巍巍地接过16张崭新的50元钞票时,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一年,刘昌富靠种菇增收2.9万元。
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投身菌菇产业。问题接踵而来:产量上去了,销售渠道还没打开。福建省扶贫办便要求林占熺签包销协议。
“我们是专家,如果不包销,农民就没有信心,菌草技术扶贫这事就做不成了。”尽管笑称这是“不平等条约”,林占熺还是硬着头皮签下了包销协议。带着菌菇样品,他和学生北上包头、南下兰州,天南海北地跑起了市场。一年后,戈壁滩上的蘑菇被销往国内各地。很快,菌草便发展成为闽宁对口扶贫的第一个产业。
宁夏南部山区的贫困根源在于自然条件太差,传统种养业发展受到限制。只有把人放到产业链上,打破传统产业结构,导入东南沿海的人才、资金、技术、经验、市场等要素资源,才能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于是,林占熺这样的技术专家来了,敢拼会赢的闽商也来了。
“拓荒者”福建籍侨商陈德启,投资15亿元,将贺兰山东麓一块10万亩荒滩地改造成了绿洲,种植2万亩有机酿酒葡萄,吸纳2000多名农民就业;在固原市德隆县,闽商潘文贤把人造花工厂建在村民家门口,专门定制生产线,为留守妇女、残疾人提供自力更生的平台;福建食用菌名人曾仲明,在吴忠市同心县开展“南菇北种”,采取“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模式,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20多年来,5600多家福建企业(商户)落户宁夏,8万多闽籍人员在宁从业。他们从马铃薯、菌草等产业起步,运用市场之手,共建扶贫产业园,走出了一条市场导向、企业投资、产业协作、项目带动,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扶贫之路,让曾经的“干沙滩”变身“金沙滩”。
当地农民正在丰收枸杞
扶智又扶志
从福建来的支教老师郭闽航,怀着一腔热情自愿调到闽宁村当小学老师。一开始,校长白崇礼对他的态度不冷不热,毕竟他的学校需要的不是来几天就走的支教老师。但最终,郭闽航选择扎根大西北,成了移民学校的一名正式教师。
剧中的这一幕,让来自福州的援宁教师欧阳强玲感动不已:“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我们的愿望就是用真心的付出,做一生难忘的事。”
斩断穷根,教育先行。在成为援宁教师之初,欧阳强玲就听说过宁夏姑娘王巧琳与福建姑娘李丹的故事。
“顿顿吃土豆蘸盐,麦子要攒起来还钱,供弟弟妹妹读书。”王巧琳说,自己自幼家贫,面临失学之际,远在2000公里之外的福州十八中教师李丹将助学款打到她的账户上,“感觉拿到了一张通往大山外世界的通行证”。
2006年,李丹瞒着家人来到德隆县二中支教,支教结束返闽后,却不幸罹患白血病。弥留之际,她依然牵挂着西海固的孩子们:“把剩余的医药费捐给贫困地区吧!”
年仅27岁的李丹走了,更多的“李丹”来了。20多年来,福建的1000多名优秀教师来到宁夏支教,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命运得到改写的王巧琳,也接过李丹的接力棒,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她把李丹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 每隔一周,就要给福州的爸爸妈妈打一个视频电话。
闽企也纷纷加入到教育扶贫的行列中来。
在闽宁协作的推动下,福建飞毛腿股份有限公司在固原市原州区设立了教学基地,面向固原贫困山区招录产业技术工人,学制3年,第一年在原州区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第二年到福建总校学习技能实操、考级考证,第三年在该公司带薪实习,毕业后可安排在企业就业。
扶贫,要扶智,也要扶志。去年,隆德县神林乡辛平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辛宝同提交了一份特殊的申请书。
“请把有限的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26岁那年,一场疾病导致辛宝同高位截瘫,家里因此欠下几十万元外债。祸不单行,老父亲也因车祸全身瘫痪,家庭的重担压在母亲身上。“感觉整个家都坍塌了,当时就有想轻生的念头。”
隆德县地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共有1.3万残疾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2%。为了让残疾人脱贫致富,援宁干部多方筹措资金,在隆德县建立宁夏第一家县级残疾人托养创业服务中心——闽隆福馨托创园。这里吃住全部免费,无障碍设施配套齐全,还引入闽宁扶贫车间、电商创业就业中心等,让残疾人也能自主就业创业。
辛宝同一家成为第一批入住中心的受益者,他还谋得一份文秘工作。
“第一个月拿到1600元工资时,母亲激动得哭了。”能够自食其力的辛宝同日渐乐观,开始学习网页制作等技能。在援宁干部的鼓励和帮助下,他开启创业历程,成立隆隆薯助残商贸中心。辛宝同还带头组织电商协会,成为隆德残疾人电商协会理事长。如今,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开创的残疾人“托养+辅助性就业”一体化扶贫发展模式,已在全国推广。
20多年来,闽宁协作已从单一的经济援助逐步发展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多领域合作的新格局,通过人才支援、教育帮扶、劳务帮扶等协作,把志气、智慧和信心送到贫困群众心坎上,不仅要让贫困群众“富口袋”,也要让他们“富脑袋”。
(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文 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图)
记者手记
为减贫事业探索更多智慧方案
《山海情》出圈了。作品聚焦减贫这一世界性命题,以“平民视角、国家叙事、国际表达”,再现了闽宁协作,探索脱贫新路的故事。
“你从八闽大地走来,带着海风,带着温暖;几回回梦里回到六盘山,闽宁情谊割不断……”一曲感人至深的“花儿”,传唱着山海情,歌颂着闽宁缘。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福建援宁工作者接续奋斗,筚路蓝缕,与宁夏人民一起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的闽宁模式,为全球减贫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协作,推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由单一的经济合作发展为教育、医疗、文化等多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深度协作;构建以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通过干部交流、人才培训、经贸往来和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流活动,为宁夏带来了沿海地区改革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福建人民爱拼会赢的精神财富,促进贫困群众形成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力量……
水滴石穿,闽宁情长;扶贫协作,源远流长。闽宁协作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思路、丰富内容、拓展领域,为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脱贫攻坚战完满收官,乡村振兴全面起航,关于减贫的探索没有止境。我们期待,为减贫事业贡献更多智慧,提供更多方案。(福建日报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