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今年的市两会上,“大美南平”是热词

时间:2021-01-22

台海网1月21日讯 据闽北日报报道 今年的市两会上,“大美南平”建设成为代表委员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大家纷纷从景美、城美、人美等方面建言献策,期待南平的明天更美好,人民更幸福。

建强富美 中心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南平要拓展新发展空间,着力双驱动优布局。科学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构建“双核集聚、轴带引领、两翼腾飞”的城镇空间布局。

航拍武夷新区南林核心区 (黄杰敏 摄)

对此,代表委员们畅所欲言

市政协委员黄青峰:做大中心城市是南平行政中心搬迁后加快发展的当务之急,建议着力打造特色街区。特色街区既能集聚地方资源,展示地方特色,扩大地方影响,也能较好地吸引游客,集聚城市人气,同时还能激发城市活力,增强城市韧劲。他建议,南平中心城市作为一座崭新的城市,应由政府主导策划,组建工作专班,赋予特殊政策,各行各业各部门共同推进,在创建大学城、文化休闲、小吃餐饮、古玩建盏、农特产品特色街区等方面寻求突破。

市政协委员洪森茂:他建议,要鼓励尚未完成搬迁的企事业单位和垂管单位尽快随迁至武夷新区,在规划、立项、用地审批和员工福利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解决迁入武夷新区的干部职工的住房问题,让他们居有定所。

做好同城融合文章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武夷新区与建阳区、武夷山市同城化发展。

我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图为建阳区潭山公园。

对此,代表委员们也给出了不少建议

市人大代表杨新强:要更加注重优化市区体制机制,推进市区一体化进程,在坚持“市区一体”的原则下,统筹产业、功能布局,更好地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市人大代表黄雄:应建立市区发展联席会议机制,成立市级调研小组开展充分调研,及时、有效地对市区融合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解决;继续推进“三大创新”,充分吸纳好经验、好做法,加大融合过程中的上级统筹力度,打破地域限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整体发展的态势。

市政协委员陈芩:同城融合,要以文化为魂。陈岑建议,要聚焦朱子、建盏、建本、茶文化等文化资源,高站位编制总体规划,提升文化软实力。在城市规划中要融入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园、景观带等公共空间充分展示文化形象和文化魅力。

市人大代表雷福明:同城融合,要推动资源共享。他建议,要充分考虑市区一体深度融合,使市区两级在教育保障等发展上实现机构整合、人员整合、成果整合,形成共建共享、互补互惠的机制。

市政协委员林元昌:同城融合,交通是纽带。他建议推动公交同城化,完善从建阳区至武夷新区、再到武夷山景区、最后到武夷山市区的快速通达线路。希望政府能在资源配置、城市规划上继续向公交事业倾斜,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为市民出行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市人大代表张碧聪:武夷新区旅游观光轨道交通线路就像一串珍珠链,把高铁南平市站至武夷山景区沿线的风景串起来。加强轨道交通与景区景点、城市交通的无缝衔接,对于沿线旅游资源的挖掘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张碧聪建议,高标准整治沿线环境,从供需两端发力,围绕丰富产品业态、扩大旅游消费,打造移动的“武夷山水”品牌展示窗口和最美轻轨慢游线路。

加快“南翼”延平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抓好延平城区建设,坚持老城补短板、新城强功能,加大东坑岭、南纸、大家厂、高铁片区开发力度,加快推进延平新城产教城融合发展、南平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延平港区洋坑码头及港后配套区和新港路二期、九峰山路等项目建设,促进新老城联动发展。

近年来,延平区用实际行动践行“两山”理念,着力推进“水美城市”建设,使得闽江上游两岸景观层次分明,形成了错落有致、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在改善流域水环境的同时,也进一步美化了人居环境。(伊凡 摄)

对此,代表委员深感振奋

市人大代表黄燕山:建议延平区要立足实际做好谋划工作,主动融入福州都市圈,依托“水深江阔”的航运条件,积极发展航运业。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强做优做大现代新兴产业。

市人大代表何宏:有关职能部门应积极与省上协调沟通,以闽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对闽江上游畜禽整治成果进行多元制生态补偿。他建议,延平要守好生态红线,争取政策支持,充分发挥近邻合作优势,把延平好的农产品推介到福州。同时,完善延平工业园区设施配套,做大做强工业产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市政协特邀委员薛立榕;延平作为一座千年古城,随着南平行政中心搬迁,面临着更加特殊的发展环境,需要更加明确的发展定位。就繁荣延平经济,他建议,要充分发挥延平新城高铁、高速、港口等交通区位优势,依托优质的水资源、空气资源等生态环境资源,凭借延平长期沉淀的医疗、教育基础,全力打造康养和教育两大产业。市、区两级应持续加大对延平区特别是延平新城的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城市、产业发展配套,出台更有力的举措,既做好留人的工作,又做足引人的文章。

把生态品牌擦得更亮

环境之美,生态之优,令每位南平人自豪——放眼世界,南平是地球同纬度地区生态环境保持最好的地区;置身全国,南平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十个国家公园试点之一;立足全省,南平森林覆盖率达78.85%,主要河流水质标准均在二类以上,空气质量在省内保持领先。

松溪县杉溪水厂水源保护区

如何让生态溢价,让生态价值反哺生态增值?

市两会代表、委员纷纷发声↓↓↓

市政协委员邓长昌:要向国家、省上积极争取,力争在制度顶层设计层面获得更多支持。当前,应推动南平开展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完善生态资源交易制度,以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交易制度等作为突破方向,规范自然资源市场交易、收益分配、农民权益维护,打通金融支持、市场认可通道,推动金融对接,为生态资源市场交易和抵押贷款提供依据,加大对生态产品开发的金融支持,重点解决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领域信用链条断裂、资本难进入的问题。

市人大代表赵刚源:在“两山”转化上求先行,在碳中和创新上当示范。南平市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倡导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推行碳中和制度的有利条件。他建议各级各部门在组织大型活动时,应同步制定碳中和实施方案,助力南平率先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市人大代表孙福:建议进一步用好南平的林业资源和生态资源,形成资产包,打造有南平特色的生态产品,并在建设武夷山低碳旅游示范区基础上,探索建立碳中和先行示范区。闽北生态资源优势明显,森林覆盖率高,碳汇资源储备和生态碳汇基础好,武夷山作为首批国家公园试点城市,在生态保护、低碳排放等方面已有良好的基础,希望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先行先试,为南平绿色发展增添新动能。

政协委员钱巧玲:保护绿水青山,就要持续向污染宣战,继续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对此,市她建议,要借力信息化、智慧化手段,结合5G技术的推广运用,打破平台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融合共用,加速突出精细化监测、精确化溯源头,以更科学的综合监管与解决方案,提升治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来源:闽北日报郑金富 邱冬勇 卢国华 杨希希)

  • 上一篇:从武夷山到中亚,再到欧洲……中欧班列新线路开通啦
  • 下一篇:武夷山今发出“国际货运班列”,为全省再添一条“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