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小学之前会自行消失,若十岁还没戒掉,可以考虑做心理治疗
指导医生 泉州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心理治疗师邱佳静
台海网1月29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吮吸手指、抱被子、咬被单、摸耳垂……不少宝宝的入睡习惯令家长很头疼。看情况,不干预担心如其他家长所说,手指吃变形了;干预吧,又怕方式不对反而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宝宝们的入睡“怪癖”,请泉州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心理治疗师邱佳静给我们分析一下,什么样的“怪癖”需要干预,如何干预。
小义奶奶: 两个月大开始咬被角 咬了快两年被角发霉了
小义是冬天生的,出生时家里人给他盖了一条棉被,被单角上有一个黑色的球。他2个月大时经常盯着那个球看,后来就咬。每天睡觉都要找那个球,一边抱着一边咬。刚开始他没牙齿,只是把被角咬湿了。再往后有牙齿了,他把被角咬破了,也不让换。到现在小义已咬了快两年,那个角已经发霉了。
小树妈妈:18个月还在吃手手上长茧开裂也不停
小树从出生40多天时开始吃手。那时候一名通乳师说,宝宝吃手是口欲敏感期的表现。如果敏感期没有过渡好,长大后容易复吃,妈妈就没有纠正他。但万万没想到,现在小树18个月了还在吃。
大概在他10个月大的时候,妈妈发现小树左手的大拇指长了一个很大的茧。当时是冬天,茧裂开了一道口子,可他还在继续吃。家里人用了各种方法,始终没办法让他戒掉。
现在他听得懂话了,家里人会慢慢跟他讲不能再吃手。他也懂了,有时候手抬到嘴边要吃又放下,但最近又反弹了,半夜常能听到他吸手指的声音。目前拇指有点扁了,就怕他真的把手吃变形了。
丫丫妈妈:一条毛巾被抱了9年破了也不换
丫丫小时候要抱着一条毛巾被才能入睡,一直抱到她9周岁。抱到后面毛巾被已经破烂不堪了,她仍然爱不释手。
出生时家里给她备了两条毛巾被,一条粉色的一条蓝色的,她独爱这条蓝色的。中间要洗这条被子,拿粉色的给她也不行。后来这条被子破了,要换一条新的也不行。长大一点问她,为什么这么喜欢这条被子,她说喜欢被子上的味道。
就这样丫丫每天睡觉都要抱着那条毛巾被。直到她9周岁时,有一天家里人偷偷把它扔掉了,这才戒掉。
琴琴奶奶:睡时喜欢摸人耳垂一直到上小学才戒
琴琴的爸爸妈妈工作忙,琴琴基本上是奶奶带大的。她小时候一定要摸着奶奶的耳垂才能入睡。有时候奶奶没空,让她妈妈哄着睡,她就不喜欢。所以每次睡觉都要奶奶进屋和她并排躺着,她一边摸一边睡,很快就能睡着。这个“怪癖”一直持续到她上小学的时候才慢慢戒掉。
医生说法
10岁前如不影响身心 可不干预
对于宝宝的入睡“怪癖”,我们请教了泉州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心理治疗师邱佳静。
“儿童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这些物件在宝宝心中是母亲恒定的一个象征。”邱佳静解读说,在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妈妈是全天候24小时陪伴,到宝宝六七个月大时,妈妈就要去做自己的事,精力被分散了,宝宝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这时宝宝就会想象一个过渡性的客体替代心中母爱的东西。
“小被子、手指都是他安慰自己的一种情感寄托。我的建议是分月龄看,在上小学之前,如果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可以不用干预的。”邱佳静表示,比如抱被子、摸耳垂这种,对他来说更有安全感。
“像上述的吃手问题,属于有轻微的影响,就要干预,但不能太粗暴。可以用商量的语气和宝宝说我们不吃手了,妈妈帮你把手拿出来,慢慢把它拔出来。”邱佳静表示,这是宝宝的自我安慰的来源,如果一下子把这个安慰夺走了,那他肯定是要哭闹的。
她说,宝宝的“怪癖”一般十岁左右都能戒掉。如果十岁了还没有戒掉,就表示宝宝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行,情绪没有找到合适的出口。这时可以考虑到医院做心理治疗,医生会针对情况对宝宝进行适应性训练。(记者 陈玲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