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引领泉州时尚,浓缩时代记忆
最近,经过泉州中山中路的市民发现,一批“老字号”旧匾额得以恢复,在勾起人们浓浓的回忆之余,这类“老字号”店招背后的故事更为引人关注。
到大上海理发厅理个发,成为泉州街头最靓的人;到罗克照相馆拍个全家福……这些都是老泉州人在春节期间常做的事。本期“品味”,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去探寻这些“老字号”店招。
大众报 动员全民抗战
大众报社(张素萍 摄)
“中山路曾经有一家‘大众报社’?”路过的市民惊奇地发现。
数位泉州文史工作者告诉记者,关于《大众报》的文字记载极少,其创刊具体年份说法不一。平民中学创办人苏秋涛告诉记者,1938年3月16日,《大众报》在中山路通政巷口创办,社长是李振贯(平民中学第一届学生),发行人是叶非英。报社专职人员少,大多是教师学生义工,报纸为三日刊,每逢星期三、五发行,设立有“大众园地”“乡村教育”“中国与世界”等栏目。叶非英1948年离开泉州,1949年6月《大众报》停刊。
虽然是“小报”,但在时光长河里,《大众报》依然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根据现有的文史资料来看,《大众报》反映社会群像,曾因多次报道敏感新闻遭报复。泉州文史爱好者蔡永怀介绍,在一份由老报人撰写的回忆录中记载,1943年11月13日,《大众报》报道晋江英林乡村民聚赌的情况,呼吁当局禁赌;1945年6月23日,报道“惊人的高利贷”等现象。
关于《大众报》,叶非英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黎明高级中学史略》一书记载:叶非英是广东东莞人,1930年他来到泉州后,先在黎明高中做代课老师,1931年后到平民中学任教。黎明高中和平明中学是兄弟学校,办学宗旨一致,请来的老师是日本、法国留学的老师或革命者,都是比较进步的学校。平民中学改为民生农校后,他先后担任教师、教导主任、校长。1938年,为动员全民抗战,叶非英倡办《大众报》,担任发行人,化名叶景。
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叶非英在泉州办学、办报,特别是对教育的探索和改革,在泉南一带颇有影响。1932年4月,著名作家巴金旅居泉州三次,其中后面两次都是住在平民中学。他与叶非英同住泉州府文庙一间小厢房,两人常畅谈人生、办学,叶非英的理想主义受到巴金的赞赏,这在巴金的作品中有记述。生活俭朴的叶非英让巴金备受感动,后来巴金在《随想录》第147篇《怀念非英兄》一文中说,叶非英“一生只有付出没有收入”,又在《黑土》中说十分佩服叶非英的苦行。
大上海理发厅 曾打造“最靓”泉州人
大上海理发厅里散发浓浓的旧时光气息
大上海理发厅店招外观(王柏峰 摄)
在大上海理发厅理发(王柏峰 摄)
中山中路368—370号是泉州最知名的理发厅之一大上海理发厅。上世纪40年代,大上海理发厅开张,在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一直站在泉州时尚潮流前沿,当年青年男女做完头发走出大门,都会觉得自己是泉州街头最靓的人。每年春节前,到那里理发的人往往排很长的队。
走进大上海理发厅,墙上挂着“大上海迎客厅”的横幅,黄底红字,用的是几十年前流行的字体,这种真实的怀旧气息,远非刻意打造的复古气氛所能媲美。理发厅内,旧时光似乎在这里凝固,老式的理发厅专用转椅、老吹风机、老剃须刀,再加上一台播放怀旧音乐的音响,让人觉得瞬间重回几十年前。这家理发厅是几位福州人合伙开的,早在清末民初,福州人便以“三刀”(剪刀、菜刀、剃头刀)行走天下。
理发厅以“大上海”命名,除了体现来自民国时期的时尚之都上海的味道,很多细节都与上海有关。当年有一位上海理发师来店里培训员工,之后店里的理发师又随这位理发师前往上海学习。此外店里的设备,比如座椅、理发工具、风扇等,大多从上海直接购回。在大上海理发厅最早的老店内,有一种手拉风扇,它由6扇1米见方的蓝色厚布组成,通过滑轮连接绳索,绳索则在店门旁垂下,末端装有一个把柄,往下拉动把柄,绳索就会带动厚布,来回扇动,往下送风。夏日理发厅里十分炎热,理发时还得披上一件罩衣,普通理发店的顾客理完发,往往汗流浃背。大上海特意装了这种手拉风扇,还雇一位驼背阿伯专门负责拉动风扇,带给顾客清凉舒适的感受,这让大上海理发厅很受欢迎。
当年大上海理发厅买来上海明星的画报,贴于店内。如果顾客是普通修剪,就按两毛五的价格收费。如果需要理一个时髦的发型,理发师会根据顾客的头型、脸型,选择与明星类似的发型,收费稍贵,但效果会令顾客十分满意。
据介绍,当年最流行的“烫发”,与如今用药水烫发不一样,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真正的“烫”,即用一根火钳加热,在头发受烫卷曲时打理出发型。现在看来这种烫法有点简单粗暴,但在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技能真真切切为泉州爱美人士带来了时尚的体验。
罗克照相馆 见证中山路照相馆兴衰更替
罗克照相馆(王柏峰 摄)
罗克照相馆摄影师陈建基为弘一法师拍的照片
在中山中路的花巷口对面,可以看到“照像馆”三个大字,这里曾是中山路上著名的罗克照相馆。走进花巷不远,花巷31号是罗新照相馆,老板陈培新是罗克照相馆摄影技术第三代传承人。从陈家几代的照相事业发展,可以清晰看到中山路上照相馆的兴衰更替。每年春节到这里拍全家福,成为全家十分慎重和期待的事。
1914年,陈培新的爷爷陈春木师从泉州摄影家邓孙农,在承天寺开办“艺轩照像馆”,这是泉州最早几家照相馆之一。1934年,陈培新的父亲陈建基在中山中路开办“罗克照像馆”,直到2009年才停业,历经75年。“罗克照像馆”的名字灵感来自著名影星“罗克”,这是美国喜剧大师哈罗德·劳埃德(Harold LIoyd,1893年—1971年)当年在中国的译名。上世纪20年代的默片时代,罗克跟查理·卓别林是中国影迷最为熟知的喜剧明星,当年照相馆以此命名,不仅时髦,还有浓郁的文艺影像气质。
在后来的岁月,“罗克”成了泉州最为知名的几家照相馆之一。“罗克照像馆”几个大字则来自泉州文史界名人吕文俊(1918年—1994年)之手。吕文俊出生于泉州东湖仁风东禅村,一生与戏剧、木偶、书法、武术结下不解之缘,曾导演过轰动全国的高甲戏《连升三级》,书法颇受泉州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的影响,结构紧凑,笔力苍劲。
据陈培新介绍,那张举世闻名的弘一法师侧卧涅槃瑞相,是他的父亲陈建基在1942年拍摄的。弘一法师弥留之际,有僧人前来邀请陈建基,前去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之所以将如此重要的时刻交由陈建基,是因为弘一法师与陈家有深厚的友谊。据陈建基之子陈奕芳回忆,上世纪30年代,弘一法师来到泉州,罗克照相馆开业不久,衣着朴素的弘一法师来到罗克照相馆内,邀请陈建基随其出门拍照,当年21岁的陈建基立即背上沉重的镜箱(当时拍照设备需要一个大箱子,内装玻璃底片、12英寸木制照相机、三脚架等,粗大笨重),一起徒步前往泉州西门外晚唐诗人韩偓的墓道碑。
原来这块墓道碑是弘一法师无意间发现的,准备将照片放在自己编撰的中国文学史书中,所以请来了相馆人员帮忙拍摄。拓字工作十分辛苦,弘一法师中途休息的时候,陈建基主动要求帮忙,弘一法师将信将疑地让这个年轻人试一下,没想到练过毛笔字的陈建基完成得十分出色,弘一法师颇感投缘。
陈培新回忆,当年作为泉州时尚和文艺风向标之一的罗克照相馆,一直不乏美女工作人员。上世纪80年代有一位名为“美燕”的工作人员,上世纪60年代有一位名为“惠丽”的工作人员,都是远近闻名的美女。
正骨医院 浓缩泉州武林史
正骨疗伤老物件
泉州市正骨医院老照片
中山中路的泉州市正骨医院招牌(王柏峰 摄)
拳头、烧酒、曲是泉州自古以来三大民风。“拳头”即武术,位于中山中路花巷口的正骨医院从创建到发展都深深打上了泉州武林的历史烙印。
从中山中路243号旁小巷进去,可以看到一栋2层洋楼,年深月久,房子爬上了藤蔓,四处是斑驳的岁月留痕。这栋现已无人居住的危楼,说来大有来历。它就是“全国四大正骨医院”之一的泉州正骨医院,其前身“泉州市第五中医联合诊所”正是租用楼房创办于此。
在传统武术中,存在“医武兼修”的文化现象,如武学之风盛行的河南登封、河北沧州、广东佛山等地,也是正骨疗伤的高手云集之处,泉州同样如此。上世纪40年代,不少武术家在泉州开设药堂正骨疗伤,遍布全城,东街有益安堂的廖尚武;西街有普安堂药房庄子深、徐云时,铁龙堂的张铁龙;北门有姚醒狮、陈飞龙;南门则是杜丕草、郑青龙等。
1955年,为抢救和保护中医,号召个人诊所和行走江湖的医生走集体化道路,时任泉州市市长王今生和时任泉州卫生局局长洪元隆来到东街益安堂,委托廖尚武创建泉州中医第五联合诊所。廖尚武深感旧社会医者地位低,被人称为“打拳卖膏药的”,于是动员连清江、庄子深、张铁龙、苏天赐、刘振兴等加入,得到大家共鸣,共几十人参与,廖尚武被选为主任,诊所位于中山中路通政巷口。
当年正骨创立之初,由于经费严重不足,医生们捐出家中诊疗用具和各种自制药来帮助建院,廖尚武带头把家中的中药柜、诊桌、制药工具等无偿捐献给诊所,并捐出自家的祖传吊膏,留下“一鼎吊膏建医院”的佳话。1959年,诊所改为“正骨医院”,在院长廖尚武带领下,诊所员工自力更生、勤俭办院,几年后在中山路花巷口建造一幢三层新门诊大楼。
传统武术一直有门派之见,各派的拳术功法一般不外传。据统计,正骨医院成立后,其中武术拳种占当年泉州武术拳种的三分之二,对泉州武学的交流传承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民间正骨医生的社会地位就此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泉州有一句话,正骨有三宝:整复、推伤、自制药。老一辈正骨医生在一起交流医术、武术,打破门墙观念,比如庄氏手法、庄氏骨伤、廖氏骨伤这些家传医术,还有正骨活络油、吊膏、化瘀丸等自制药,均无偿奉献给医院,成为如今正骨医院的根基,这种精神令人钦佩。
【记者 谢伟端(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泉州晚报社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