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2月14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走出家门穿越古今,坐在家中“云”逛闽越,“文化过年”让这个春节更有滋味。拂去历史尘埃的遗址公园、化身文化场馆的福州古厝、“活”起来的历史文物组成闽都“文化特产”,让就地过年的人们在有福之州乐享文化盛宴。
新店古城遗址公园:“古城遗址在朋友圈‘活’起来了”
市民在新店古城遗址公园游玩。记者 叶义斌 摄
连日来,市民的朋友圈被新店古城遗址公园刷屏,古城办联合市委网信办推出8幅主题海报,成为不少市民拜年的首选图。
这组海报以秦砖汉瓦的深赭色为底,从除夕至正月初七,精选闽越文化的雕塑、文创品,结合闽地年俗予以展示。正月初二的海报上,《得意》浮雕展现进士登科后携妻荣归的场景,结合“回娘家”的习俗,让古人生活和今人气息相交融。
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就进入720°VR,出现公园俯瞰图,雄浑苍劲的男声解说随之响起:“福建,古称闽,东周时越人南下,来到这片闽江奔流而成的沃土,融合而成闽越族……”
“文化海报很有创意,让古城遗址在朋友圈‘活’起来了,动动手指就能在各个景点自由穿梭、游览!”市民小陈说,通过海报,他和家人将文化图腾柱、汉代冶铁、迷墙等景点都“打卡”了。
冶山春秋园:“一座隐于闹市的‘宝藏’公园”
“一曲、二曲、三曲……”13日上午,家住马尾的市民吴童与许多游客一样,循着“九曲流觞”景观,将冶山绕个遍,欣赏散布其间的数十处摩崖题刻。在她看来,这是一座隐于闹市的“宝藏”公园。
作为闽越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刚开放不久的冶山春秋园在春节迎来众多游客。记者看到,公园里不仅有汉、唐、宋、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也有小桥流水、古树参天的雅致风景;不仅有细细探访历史遗迹的游客,也有牵着孩子惬意漫步的市民。
吴童和丈夫趁着春节假期来到冶山春秋园,收获了惊喜。“没想到还藏着一处仁寿堂,看到很多汉代至民国的文物,也感受了近代海军元老萨镇冰的一生。”吴童感叹,小小一座冶山浓缩了2200多年历史,希望这些人文印记能被越来越多人看到、知道。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专门来看国家一级文物”
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陈明光仔细欣赏国家一级文物老插床。记者 欧阳进权 摄
位于马尾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17年来首次重新布展,新展春节前对外开放。“趁着这个春节,我赶紧来一睹为快。”家住鼓楼的陈明光退休前从事机械工作,这次专门来看船政文化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老插床。这件文物1867年产于法国,学名叫“直刨床”,可用于切削金属件、加工铁板钢铆钉孔等,是国内现存较早的机床之一,也是船政创建史的见证者,“此前我多次参观船政文化博物馆,发现这次展览除了增加展品,还丰富了文字介绍”。
在船政文化博物馆,像陈明光这样的船政文化爱好者还有不少。“博物馆正月初一开始正常开放,每天迎来不少群众游览,通济舰舵轮、皮带式老车床、老插床这三件国家一级文物人气最旺。”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负责人王芳说。
福州非遗展示馆:“四大展区福气满满”
市民在上下杭非遗展示馆学习咏春拳。记者 池远 摄
福州非遗展示馆以省保单位罗氏绸缎庄为依托,利用现代化展陈技术,配套非遗活态展示,尽展福州市非遗之美。13日记者在展示馆看到,参观者沉浸在动静结合、视听融合的非遗空间,尽情领略福州非遗风采。
市民陈清平告诉记者,展示馆按院落进行展陈,区域划分合理,让人既领略了非遗之美,又发现了古厝之魅,“穿梭在福乐、福匠、福韵、福传四大展区,福气满满,我们都是有福之人”。
当天展示馆内还举行了歌舞专场演出,《好儿好女好家园》《幸福快车》《书韵榕城》《伞》等表演赢得阵阵掌声。“没想到还能在此看到时尚感满满的歌舞表演,太好了!”市民许女士说。
林觉民(冰心)故居:“为有林觉民这样的福州人感到自豪”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林觉民(冰心)故居经过近两个月的闭馆提升,1月30日起对外试开放,春节期间成为人们打卡的又一热点。
13日记者在这里看到,《与妻书》展区内,有市民在新增的林觉民塑像前留影。市民王诤林说:“塑像形象地再现了林觉民写《与妻书》时‘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的情景,墙上的投影反映了当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历史背景,让人们对林觉民为‘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切的体悟。我们为有林觉民这样的福州人感到自豪!”
福州市美术馆:“在这里找到城市记忆”
数十年来,我市摄影家用镜头记录了福州古厝保护、修复和活化重生的历程。春节期间,“古厝艺韵 名城新貌——迎世遗福州古建筑图片展”在福州市美术馆举行。不少市民参观图片展后表示:“福州古厝是福州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找到城市记忆。”
13日,记者看到,馆内设置的数字书法机前,不少市民在临摹书法。市民林科峻说:“展馆有静态展陈,还有互动环节,大大增强了逛展体验感。”
朱紫坊:“像是在和历史对话”
在朱紫坊34号的全国重点文物单位芙蓉园,市民群众戴着口罩有序游览。此前,芙蓉园已被活化利用为国内唯一的漆艺博物馆。
“像是在和历史对话。”小学生杨霖峻用手拂过木柱,轻声说。13日,他和家人特地从马尾来到漆艺博物馆,认识福州的文化DNA,“走进宅子就能感受到满园的历史气息和漆艺文化,名家展品体现了精湛技艺,满墙的工具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春节假期,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还准备了精彩的艺文展览,包括充满童真童趣的少儿建筑设计展、五彩缤纷的新春花卉作品展、瓷器和木雕等多种类工艺精品展示等,为市民游客送上文化大餐。(福州日报记者 莫思予 朱榕 欧阳进权 吴晖 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