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闽东木拱廊桥梦,匠心技艺代代传

时间:2021-02-28

台海网2月27日讯 据“文旅宁德”微信发布 地处东海之滨的宁德,并不是沃野万顷的一马平川,相反,其陆域大多是重峦叠嶂、沟壑纵横、溪流交错。因此,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便成为这里的先民们必须掌握的生存本领和生活技能。千百年来,一座座桥梁应运而生,构成山间路网的关键节点。尤其是一座座造型独特、工艺超凡、功能多样的木拱廊桥,更是架起了山水相间的路程,让行人既无如履薄冰之恐,又平添了“人在画中游”的美感。

如今,在闽东大地上还保留着五十多座存世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木拱廊桥,其中的十一座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为难得的是这种古老的桥梁营造技艺还在闽东完好地传承沿袭,荣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佳誉。

今天带您去拜访廊桥技艺的传承者们。

寿宁:郑多金、郑多雄

郑多金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郑多雄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拱桥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说起廊桥的建造技术,就不能不提郑多雄的父亲郑惠福和哥哥郑多金。郑惠福是寿宁县坑底乡一带有名的木匠师傅,郑多金是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年92岁高龄。寿宁县的红军桥、鸾峰桥,浙江泰顺的柿洋桥等廊桥都留下了郑家父子的墨迹。当年,郑家父子凭着一手绝活,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造桥巧匠。

然而,随着闽浙山区纷纷建造石头桥,木拱廊桥悄悄退出了历史舞台。郑多金虽然不时被人雇请参加修缮廊桥,但这位身怀绝技的造桥巧匠,却再也找不到主持建造廊桥的机会,一度封墨30多年。2006年初,郑多金带着弟弟郑多雄主持张坑、长濑溪两座桥的迁建,老人终于再圆造桥梦,并借此机会将造桥技术完整地传授给郑多雄。

对造桥来说,更多需要的是扎实的真功夫。跟哥哥郑多金学造桥之前,郑多雄是一名石匠,对木拱廊桥并不在行。受哥哥的影响,他立志转行传承造桥技艺。每天他都花上八九个小时练习砍、劈、弹等基本功,熟记哥哥传授的建桥工艺口诀。在多年的实践中,郑多雄的建造技艺日臻成熟。这些年来,他带领七八名老木匠先后在浙江景宁、福安潭溪等地主墨建造了8座廊桥,成为了能独当一面的廊桥巧匠。

为了将造桥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2015年春节过后,郑多雄的儿子郑辉民也加入木拱廊桥建造队伍。一代代廊桥建造师们,都有一个当主绳(“主绳”又称“主墨”,相当于现在的建筑总工程师)的梦想,郑辉民也不例外,他想像前辈们那样造福桑梓和传承绝技。

屏南:黄春财

黄春财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和寿宁的郑多雄父子一样,在屏南也有一个世代相传的廊桥家族,其领衔者就是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黄春财。

现年85岁的黄春财老人是当地出名的好木匠,有着熟练老道的身手和气定神闲的仪态,他也掌握着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这门古老“绝活”。黄春财的祖父黄金书,在清末就是闽东北著名的造桥能匠,父亲黄象颜一生造桥31座,手艺传到大儿子黄春财时,已是第三代。

黄春财15岁便跟随父亲跋山涉水,到建瓯、顺昌、古田等邻县造桥建屋。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不但会造桥,还会造水车及各种家具。1956年,年仅20岁的他就“主绳”建造了上墘桥,成为廊桥工匠的后起之秀。

与自己的父亲和祖父相比,黄春财显得毫不逊色,甚至更有天赋,这充分体现在他拥有绘制设计图纸的能力。这项能力不只是他的祖辈没有,连现存的民间建桥名匠也无人能及。

黄春财的这个本领对于木拱廊桥营造技艺的提升来说,具有突破性的意义。他超越了传统技艺全凭师傅个人经验的俗套,为木拱廊桥的设计、建造插上了科学的翅膀,也更有利于这项技艺的传承和传播、发展。如今的黄春财已声名远播,许多省内外媒体、特别是中央电视台都请他去讲解、演示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同时,当地政府大力发展廊桥文化和生态旅游的举措也让他有了用武之地。为此,他成立黄氏家族木拱桥技世传习所,组成20多人建桥团队,将全部建桥技艺传授给两个儿子,把廊桥文化发扬光大,让这抹木彩虹长存闽东山水间。现在大儿子黄闽屏、小儿子黄闽辉都能独立建桥,两兄弟也分别被评为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

正是因为拥有像郑多雄、黄春财这样执着坚守的造桥世家,木拱廊桥营造技艺才得以在闽东生生不息、日益光大,闽东地区也才得以保有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木拱廊桥,从而享有“木拱廊桥之乡”的美名。

木拱廊桥是我们中国传统木构桥梁,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品类,也是世界桥梁史上仅有的品类。

这些造桥的工匠更是廖若星辰了,对此技艺及技艺传承人,我们应当珍惜、呵护!

(来源:文旅宁德)

  • 上一篇: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脸琵鹭现身霞浦福宁湾湿地
  • 下一篇:商标助推乡村振兴,宁德成为“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