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档案,在薄薄的纸片下,是一段段悠远的历史。近年来,漳州市芗城区档案馆立足服务,在不断丰富馆藏的基础上,让档案“活”起来,为民解忧,说好档案故事——
小档案里也有大民生
台海网3月4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近日,芗城区档案馆接收了区经信系统国企留守管理中心移交的一批珍贵档案。此批档案共8卷68件,涉及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漳州的地契、租地合同、公司执照、典契、卖契等,内容丰富,弥足珍贵。其中,民国档案30件,填补了芗城区档案馆新中国成立前档案的空白。
郑竹闰在档案馆查询文字档案
一个岗位中的大学问
“档案管理囊括了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活动,里面的学问大着呢!”郑竹闰是芗城区档案馆保管利用股股长,自1988年进入档案馆,从监督指导、保管利用、编研到办公室,他历经了基层档案工作的许多岗位。33年来,他长期坚持在查档窗口的一线,为前来查档的群众排忧解难,做好服务工作。
“‘为民服务’是档案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将档案整理保存,也可以更好地服务前来查档的群众。”郑竹闰每天都扎在浩如烟海的档案中,把档案的内容读懂、吃透,为前来查档的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
有一次,一位阿婆走进了档案馆的查档服务中心,想要查询自己与已过世丈夫的结婚证明。但是当郑竹闰问起阿婆丈夫的信息时,却为难了,因为阿婆“一问三不知”,她不记得自己在哪一年、在哪里结的婚,甚至连丈夫的名字都回忆不起来。没有关键信息,这如何查起?老郑与阿婆聊起了天,问起她家住哪个村,结婚当年的生活情况如何,从而慢慢推测出结婚的年代,缩小范围,最后替阿婆找到了她要的档案。
细心、耐心、专心,这些都是档案服务必不可少的。“群众的事就没有小事。”这是郑竹闰的口头禅,一份份档案资料,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随着政策的更新,民生保障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人来到档案馆查询与自己相关的档案,近年来,关于知青、招工、地契、婚姻、退役军人等民生档案的利用率快速增长。
“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就是查查档案的事,但对于群众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保障与补贴。”郑竹闰告诉记者。
多年来,通过一份份档案的证明,共有数万名查档群众因此或减免了缴交医保社保费用,或增加退休金,或享受到了政府对60岁以上失地农民、退役军人等的补贴,或顺利解决了财产继承、房屋交易、拆迁补偿等手续问题。一份小小的档案,关乎着民生方方面面的问题。
2019年,在福建省首届“档案工匠”的评选活动中,郑竹闰荣获了档案工匠的称号。
数字化查询系统方便群众查询档案
一串数字里的新升级
档案中的信息浩如烟海,而档案的整理和查询工作,也需要花费人力和物力。作为全区的档案保管和利用中心,芗城区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121个全宗41729卷,其中婚姻、复退、招工、上山下乡、地契、林权、土地承包等民生档案10665卷,占比近1/4。为了更好地为查档群众服务,提升查档效率,近年来,区档案馆对档案查询进行了全面的“整装升级”。
“档案的数字化将厚重的纸质档案转换成了计算机中一串串数字与图片,为档案查询工作减轻了很大的负担。”芗城区档案馆编研股股长赵祝成介绍,目前,档案数字化智能机房已建成,档案数字化的工作也接近尾声,80%的馆藏档案已可实现计算机查阅。
有了数字化技术的加入,档案查询的效率得到了质的提升。从前,一份档案的查询少则近半小时,遇到关键词不明晰,查询范围较广的,有时候甚至需要好几天。以前想要查找同类的多个档案,需要一个一个翻找,现在只要在电脑中输入关键字,与此相关的档案信息都能够出现。如今,档案的平均查询时间大大缩短,往往前来办理的群众只用几分钟就能够拿到自己所需的档案。
“档案工作,给退役军人的生活保障带来便利。”2020年,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国家决定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芗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委老干部局等单位到区档案馆查阅退役军人档案,在区档案馆保存着的5353卷退役军人档案中,核对了30余名退役老战士出国参战经历,复制了100多页档案,为老战士颁发纪念章找到重要依据。
“档案工作的不断升级,都是为了服务群众,为他们排忧解难,这也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赵祝成说。
有时候,档案中的一个小小信息,就能成为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一环。
“赔偿款已经到位了,感谢你们的档案支持!”2020年初,区档案馆接到了来自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打来的报喜电话。
区档案馆中保存着部分区(原漳州市)属国企的档案,这些档案不仅见证着漳州这片土地上的企业的变迁和发展,在市场营销、资质申报、诉讼案件、对外宣传中也都发挥重要作用,为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支撑。
这几年,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因起诉厦门某某厂商标侵权,在案件审理取证过程中,企业多次到芗城区区档案馆查阅片仔癀相关档案资料,以作为证据。区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也尽力配合,为企业搜集整理资料。
有了翔实的档案支持,经福建省高院二审判决,判定厦门厂商赔偿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00万元。
一张薄纸下的厚历史
一份小小的档案,其中包含的信息多种多样,是漳州历史发展变迁的有力佐证,档案编研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信息从文件袋里挖掘出来,述说更多档案故事。
近年来,芗城区档案馆通过挖掘馆藏资源,独立或联合其他部门编纂推出了一系列编研成果,包括《漳州市档案志》(芗城分卷)等,参与了《中共漳州市芗城区组织史资料》《龙溪华侨人物与印记》等书的编纂工作。此外,还利用区文史爱好者冯水国先生收藏的资料编印了《稀见漳州传统章回小说汇刊》。这些编研成果系统地展示了漳州市、芗城区的地方历史文化风貌。
“档案是死的,但是档案中的信息内容却是活生生的历史。我们有责任在档案中留存漳州的历史印记。”芗城区档案馆馆长钟海峰告诉记者,为了不断提升档案服务工作,下一步,芗城区档案馆将加大档案馆藏的征收力度,拓宽档案征收的范围,由原来的纸质档案为主拓展到图像、音视频档案的收集,尽可能更多地留存各类资料,他相信,这些资料将成为珍贵的财富。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杨凌怡 通讯员 郑文典 张龙腾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