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连线 云祝福
共奋斗 迈征程
3月8号是“三八”国际妇女节
“巾帼心向党 奋斗新征程”——
“三八”国际妇女节
省领导云连线先进女性代表活动
在福州举行
活动现场。彭莉芳 摄
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宁宁与
福建省妇女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林叶萍
现场连线5个先进女性典型代表与集体
福建省立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团队
福建省立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团队。来源:福建省妇联 供图
福建省立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团队:福建省三八红旗集体(女性占比69.4%)
疫情发生后,团队先后选派多名成员逆行出征,赴武汉、意大利、菲律宾等多地执行抗疫任务,舍身忘死,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
福建省立医院是我省抗击疫情的主力部队,也是我省援鄂先头部队。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李红在连线中介绍,目前省立医院女职工占60%,她们兢兢业业地工作在临床的第一线,为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为常态化的疫情防控、高水平医院建设不断奋斗。
福建省立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团队。彭莉芳 摄
“我们是平凡的护士。”全国三八红旗手、省立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团队成员护士长陈巧玲表示,“新冠疫情爆发后,医院接到驰援武汉的任务,我和护士姐妹们纷纷写下了“请战书”,奔赴武汉拉开了与病魔抗争的序幕,我们无怨无悔。未来我们将继续立足岗位,守好疫情防控关,守护生命。
李秀妃
李秀妃。福建省妇联 供图
李秀妃:南平市顺昌县高阳乡朱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全国三八红旗手。
作为村书记、主任“一肩挑”,争取资金为村里架梁修路,带领村民发展生猪养殖、种植山茶油、成立合作社、建立家庭农场……实现脱贫致富。近日李秀妃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荣誉称号。
朱台村有1500多户人口,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的大多是妇女和孤寡老人。近年来,李秀妃带领朱台村姐妹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利用国家的政策进行土地流转,发展烟叶种植、食用菌栽培,并成立了家庭农场,“让留在家的妇女有事做,留在家里的老人自己有能力脱贫”。
李秀妃。彭莉芳 摄
“希望在发展产业时,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为此李秀妃积极推动巾帼志愿者服务工作,带领乡亲们守护绿水青山。
如今村里已实现脱贫摘帽,李秀妃连线时透露,未来打算带领村民发展电商,把村里的东西卖出去,把走出去的年轻人吸引回乡创业,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黄艳
黄艳。福建省妇联 供图
黄艳:福州市农田建设与土壤肥料技术站高级农艺师、福建省三八红旗手。
作为女科技工作者,为福清等地建立当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参与多项农业科技项目,先后赴新疆、甘肃挂职,积极开展农业技术传帮带工作。
黄艳主要从事农田建设与土壤肥料技术推广工作,近年来科研的重点主要是开展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去年,黄艳主持国家农业农村部2020年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在提高产量、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农产品的品质也得到了提高。
黄艳。彭莉芳 摄
此外,黄艳还是福州对口甘肃定西的援建干部,参与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开展定西市特色马铃薯育种与配套技术,同时深入乡镇开设农业技术讲座,交流福州农业产业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定西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这项工作特别有意义,也是一个长远的任务,我会一直努力,一直坚持下去。”谈及近些年的研究和成果时,科技工作者黄艳如是说。
张欣颐
张欣颐。福建省妇联 供图
张欣颐:福建省三明市上趣开新创意策划有限公司规划师、福建省三八红旗手。
在闽台湾女青年,带领团队打造“耕读李家”等美丽乡村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参与两岸交流,为台青进一步了解大陆、两岸融合做出积极贡献。
台胞张欣颐来到三明已经有些年头。泰宁际溪村里的“耕读李家”,是张欣颐和伙伴们在福建的第一个乡村营造项目,小张和伙伴们做基建规划、改善村居环境,设置两岸文创品展示,把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逐渐转变为吸引大批游客到访的美丽景区。
张欣颐。彭莉芳 摄
近两年,张欣颐还开展了“跨越海峡来乡建”活动,在三明地区引智台湾专家学者及乡村产业从业者进行行业交流。张欣颐在现场连线时透露该项目发起的初衷:“希望在自己的领域带动更多两岸的地方的交流、两岸学生青年群体的交流。"
张欣颐透露,今年除了继续做好乡村服务,她与团队还希望发起地方民族信仰和民间地方文化交流和拓展。“针对两岸信俗与乡村营造,两岸团队协同创造出展现两岸融合的项目和成果。”这是张欣颐的新年度计划。
李丹舟
李丹舟。图片来源:生态周宁
李丹舟:宁德市周宁县纯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始终扎根扶贫一线,被称为宁德扶贫干部队伍中的“拼命三娘”,创新推出系列扶贫措施,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淬炼成长。
周宁是宁德的贫困山区,这些年,李丹舟先是在七步镇后洋村挂村,探索出了“林种、林养、林游”的产业发展新路;后来当了县扶贫办常务副主任,又创新完善各项扶贫政策机制;如今又到了周宁最偏远的乡镇纯池镇当镇长,接续奋斗。由于一直工作在基层扶贫一线,李丹舟更被称为宁德扶贫干部队伍中的“拼命三娘”。
李丹舟。彭莉芳 摄
“这些工作都是我应该做的。能够获评脱贫攻坚的先进个人是集体的结果,是所有前线扶贫干部心血与付出。”谈及这些成绩,李丹舟在连线中谦虚地表示。
李丹舟回忆,十多年前大学毕业时,放弃留在高校任教机会回到家乡工作,就是希望回到家乡,为家乡老百姓做些实事好事,让乡亲们日子越来越好。
“这些年我们看到因为我们的努力,许多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很多家庭脱贫致富。”李丹舟直言收获了成就感和价值感。
谈及未来 ,李丹舟表示还需要继续努力,继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与新时代新征程的要求相匹配。(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