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3月10日讯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 每年的正月廿九(3月12日),是福州传统民俗节日——“拗九节”,家中晚辈要煮一锅甜甜的“拗九粥”,敬送给长辈。
去年11月,“拗九节习俗”被成功申报为第六批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是“拗九申遗”后的第一年。
9日上午,为扩大“拗九节”的影响力,发扬敬老爱亲的传统美德,2021年“拗九”论坛在福州市非遗展示馆举办,现场还为市民准备了香甜可口的“拗九粥”。
“拗九节”民俗
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
“关于‘拗九节’的由来,福州民间流传较为广泛的是‘目连救母’的故事。”福建省文史馆原馆长卢美松说道。
相传目连的母亲因故入狱,他特意制作了黑乎乎的“拗九粥”骗过狱卒,才使得母亲得以饱腹,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
目连孝顺的举动令世人感动,便将送粥的习俗传承下来。
福州民俗中,正月廿九称为“后九”,所以又称“孝顺节”“后九节”(福州话“九”与“垢”谐音),这粥便叫做“后九粥”,又称“孝子粥”。
“每逢正月廿九,福州人都要用‘拗九粥’供奉祖先,敬送父母,一家人坐在一起以‘拗九粥’作为早餐。
已出嫁的女子,也要在这天带着‘拗九粥’回家探望父母长辈。”卢美松表示,在福州人的观念里,“拗九节”就是一个孝老敬亲的节日。“以前福州人都是在家中自己过‘拗九’,如今随着‘拗九’孝亲内涵的挖掘,各样的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一起过‘拗九’。”
非遗馆里
市民品尝拗九甜粥
那么“拗九粥”要如何制作呢?
福州大饭店的林琼芳厨师告诉记者,“拗九粥”的传统做法,要先将糯米浸泡2小时左右,再用旺火蒸熟。
之后,用另一个锅将水烧开,把蒸好的糯米,洗好的花生、莲子、薏米、红枣、桂圆、荸荠等食材一起放入其中,加入红糖,不停搅拌,这样煮出的粥,色香味一应俱全。
普通人家的煮法,可能稍加精简,但其中孝亲敬老的心意不变。
9日在论坛活动现场,热乎乎、香喷喷的“拗九粥”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品尝。
今年84岁的黄依伯,是个地道的老福州人,这次他第一次在外面和大家一起品尝、分享美味的“拗九粥”。
他告诉记者:“小时候是我端着甜粥孝敬父母,如今是儿孙们带着拗九粥来孝敬我,每逢‘拗九节’,一家人其乐融融。”
(来源:海峡都市报海都全媒体记者 李琪 陈晋 马俊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