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输血”与“造血”并重
【解说】位于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的赤溪村是一个地处闽东大山深处的畲族行政村。30多年来,从昔日的“中国扶贫第一村”,蜕变为一个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美丽畲村,吸引游人远近而来。日前,记者来到赤溪村实地采访。
【解说】走进赤溪村,白墙黛瓦的畲族风情购物街两旁,茶叶店、特产店、小酒楼鳞次栉比。道路两旁灯笼高挂,池塘内鱼儿畅游,连片的茶树吐出新芽,处处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30多年前,闽东地区的这个畲族村落却是另一番贫困落后的景象。 “家家竹木屋、顿顿揭锅难”一度是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同期】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党总支书记 杜家住
他们当时在山上种不了粮食,野兽多,然后必须从山上把他搬迁到我们的山下,更重要的是要想这些人搬下来过上一种好的生活。所以我们就对接了我们旅游公司,然后入村,发展我们的旅游产业。
【解说】杜家住告诉记者,赤溪村的脱贫发展就是依托特色资源,做好做精产业文章。赤溪村依托白茶和生态优势,初步形成了以茶叶和乡村旅游为核心的产业格局。
【同期】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党总支书记 杜家住
利用我们赤溪的这两条溪的生态峡谷,开发户外拓展项目,还有我们的竹筏漂流,然后一部分解决了老百姓的就业,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又能带动农家乐,民宿的发展,才能真正地带动我们老百姓的增产增收。
【解说】村子的发展变化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回到家乡来创业。90后小伙杜赢就是其中的一位。
【解说】又到了新茶吐绿的季节,杜赢站在茶园内,仔细地查看着茶叶的生长情况。2013年大学毕业后,杜赢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机会,毅然选择回到赤溪村,凑足20万元人民币成立了白茶加工厂,和女友开始了创业的道路。
【同期】返乡创业大学生 杜赢
那个时候主要是看到村里有这么好的茶叶资源,但是村里没有茶叶加工厂,所以那时候在学校里面就想自己回来创办一个茶叶加工厂,把我们村里老百姓的这个茶叶全部收购加工,给它推广销售出去。
【解说】杜赢将传统技法运用到白茶的生产中,有机标准化种植,并保留了原始工艺。通过努力打拼,他的公司渐成气候,2020年营收就达到400万元人民币。眼下,过上小康生活的杜赢也成了村里年轻人创业的标杆,每年都有大学毕业生效仿他进行创业。在他的影响带动下,不少年轻人相继回了村。
【同期】返乡创业大学生 杜赢
很多村里的年轻人看到我回乡创业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们也会自己主动过来询问一些创业上的政策啊等等,我们这些大学生回乡,能够带来一些更多新的点子,应该说把当地的产业做得更加多元化。
【解说】居住环境好了,来的游客多了,村民们的创业热情也渐渐高涨。在赤溪村,从前的家庭妇女如今也能巧手绘梦。在村中的畲乡巾帼创业社里,畲族头饰、原创卡通玩偶、手工编织、彩绘鹅卵石等当地特色的文创产品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同期】赤溪畲乡巾帼创业社 监事长 钟丽眉
我们畲族的头饰然后这个是我们姐妹们在工作之余就是老师来指导一下,我们做出来的这些畲族头饰,游客来这边购买,还有游客体验这个畲族的一些文化。赤溪现在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现在公路通了,村庄变美了,村民现在的笑脸也更多了。
【解说】十多年前,钟丽眉从霞浦县嫁到了赤溪村,从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成长为一名村干部,她带领村里的妇女立足地方文化,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研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如今,创业社的农家妇女正通过自己的巧手和智慧,成为小山村里创业增收的“多面手”。
【同期】赤溪村畲乡巾帼创业社监事长 钟丽眉
就是为了增加我们赤溪村妇女姐妹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解说】夜幕降临,赤溪村沿街的灯笼亮起,村中男女老少三三两两聚着闲聊。数据显示,2020年赤溪村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集体经济收入215.18万元人民币。30多年里,赤溪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贫困村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在青山绿水中走出了生态旅游致富路。 (来源:中新网 记者 吴晟炜 福建宁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