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3月15日讯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 三山两塔,是福州的城市名片。从去年开始,福州启动了乌山历史风貌区二期工程建设。随着相关单位的搬迁,位列乌山三十六奇的邻霄台等景点将重见天日。
12日,记者了解到,在邻霄台的清理中,施工人员发现了三段明代石刻,这些石刻镌刻着多名明代官员的名字,还有一段记录了明代官员的抗倭功绩。在近70年的时间里,这三段石刻被埋没在现代建筑之下,如今施工单位正在进行保护性抢救,这些石刻将还原出明代福州的风俗和历史。
画圈处为福州乌山邻霄台新发现的石刻
三处楷书石刻 藏于建筑下
邻霄台位于乌山的制高点,是三十六奇之一,也叫作“清虚台”,俗称“进香台”。
该景点的历史不可考,不过,北宋名臣蔡襄曾作诗《登邻霄台》,可以确定,在一千年前,这里是福州最热门的登高望远点。
老照片中的邻霄台
从老照片上可以看到,百年前的邻霄台,是由多块巨石组成,在一块巨石上,刻着“邻霄台”三个大字。到了上世纪50年代,这里修建气象观测站,巨石大部分被炸毁,并搭建了建筑。
按照此次施工的计划,邻霄台要进行景观提升,除气象观测站设施外,东面有四处建筑和搭盖将被拆除。
园林专家告诉记者,明代石刻就是在拆除建筑的过程中发现的。“被发现的三段石刻位于最低处的巨石上。在此前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了这里有题刻的痕迹。在气象台局部建筑拆除后,我们拆除了挡墙,就发现了一整面的石刻。”园林专家告诉记者,这些题刻都是工整的楷书,字径最小的只有10厘米,大的有十六七厘米。
在历史的变迁中,石刻部分位置缺失,变成了“残刻”,幸运的是,清代文人郭柏苍在编纂《乌石山志》时,记录下了全文。
有石刻提及“抗倭”官员
文史专家卢美松老师表示,看摩崖石刻一要看年代,二要看人物的官职头衔,三要了解题刻记载的事情。
这三段石刻中,年代最早的题刻写着:“贵州佥宪陈辉伯炜,云南参议王善师舜,水部主事郑文季友,南康太守刘麒伯祯,监察御史罗泽宗本、林文秩礼亨、弟审理文秸嘉亨……宣德甲寅仲春望日,同觞咏于此。”卢老师解读说,“宣德甲寅”是1434年,“仲春”是农历二月,“望日”是农历十五。
福州乌山邻霄台新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刻
在这短板石刻西侧,同样是一段表示古代官员“到此一游”的题刻,写道:“成化癸巳九月九日,都察院右都御史致仕林聪季聪、同福城耆英,广东按察司副使张文从周……登高至此。”这记录的是1473年的重阳节,官员们在乌山登高望远。
三处中,年代最晚、题字最小的一处写着:“嘉靖壬戌年,水陆征倭有功,升授本卫所世袭千户、历任掌事五世孙男朱忠,万历丙申年仲春吉旦,重咏于此立。”这是1596年农历二月初一所题。
300多面石刻将被拓印收藏
一座乌山,半部中国书法史。文史专家黄荣春多年来收集了包括乌石山和光禄吟台在内的摩崖石刻314段。
黄老师说,乌山上年代最久远的是唐代李阳冰的篆刻。该段石刻写道:“般若台。大唐大历七年,著作郎兼监察御史李贡造。李阳冰书。”遗憾的是,上世纪70年代,原石刻被毁,后来根据拓片,重新镌刻在清泠台上。
乌山上年代最久远的唐代李阳冰石刻
在此次乌山历史风貌区的提升工程中,乌山的双骖园将恢复。园林专家透露,他们会尽全力保护位于乌山西麓龚易图的“奥旷之区,是谓神谷”石刻。
龚易图是清代藏书家,他在乌山打造了福州清代的著名园林双骖园。不过此前,该处石刻被车道等设施遮挡,今年这处石刻有望重新和市民见面。
而鼓楼区相关部门这几年利用晴天,对乌山历史风貌区的300多段石刻进行拓印,这项工程有望在今年内完成,并向公众进行展示,包括宋代曾巩《道山亭记》、米芾的“第一山”、朱熹的“清隐”、程师孟的“冲天台”等。(记者 石磊磊 毛朝青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