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4月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一朝春醒,万物清明。
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古村落龙潭村一畦畦错落梯田上,“新村民”江思林正荷锄作业,翻整地块,引水溶田,为谷雨时节插秧做准备。今年,他参与发起“龙潭谷东计划”,希望通过预售的方式,引市民下乡,为破解乡村闲置土地问题汇聚城乡合力。
和不少乡村一样,地处翠屏山之南的屏南,也曾遭遇乡村凋敝的困境。文创兴村策略,唤醒了一座座沉睡的古村落,也引发了更多关于那人、那山、那地的思考与关怀。
一场城乡融合视角下的乡村土地再造行动,正在屏南自发开展。
那人 那山 那地
在屏南乡村,像江思林这样的外来创业者,被称为“新村民”。
2019年,28岁的江思林第一次来到龙潭村。自然优美的田园风光、包容友善的社区、开放自由的人文环境……他确定,这就是理想乡村的模样。
文创重构了屏南乡村图景。
屏南150多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古村落,如沧海遗珠般散落于300余座高山和160多条溪流之间,大部分保存完好,但日趋空心化。过去的5年间,为活化保护古村落,当地引进以林正碌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开展文创兴村实践,由此撬开了乡村振兴的新大门。
重新迸发生命力的古老村庄,吸引着江思林们的到来,并以新村民身份落居。去年,在此间邂逅了爱情的江思林,成为龙潭村“燕窝空间”的民宿主。
在龙潭村,农学专业出身的江思林找到了自己的小确幸,也发现了更多观察当今农村现状的切入口。
在重构了古村落人文环境后,对土地、农业、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应当有更多担当。这个新村民对于乡村生活新的野望,正在被点燃。去年,江思林通过村集体流转了4亩闲置土地,开始了自己新农人的生活。
不仅仅是新村民,越来越多的老村民也出于对土地的关切,加入复垦大军。
熙岭乡四坪村村委会主任潘家如,带头在长满芦苇的闲置土地上劈草复垦,修复田埂,恢复地力,去年水稻种植面积近200亩。
在去年成功复垦30多亩闲置土地后,龙潭村党支部书记陈孝镇计划以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名义,逐步流转村里的200多亩耕地,集约化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引导农民化身农业产业工人。他希望能够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发展定制农业,从而提高粮食附加值。目前,这一设想得到了过半村民的支持。
那人,那山,那地,正在悄然改变。
让农田更是农田
森林更是森林
“不打药?不相信!”
“打那么多农药有什么用,对身体一点好处都没有。”
“虫子多的是,不打药哪里有收成?”
“开始两年产量低点有没有关系?但是我们吃得放心,价格卖得更高。”
在抖音短视频里,艺术家程美信和屏城乡厦地村农民展开了这样一段对话。
2015年,程美信受邀来到具有800年历史的厦地村,对村庄古建筑进行修复保护。去年,他的团队在村里流转了24亩耕地,开始农耕实践。
报名学习生态农业课程、坚持不使用农药化肥、种植绿肥紫云英还田、以菌渣作肥、导入物理与生物防治技术……最开始,他们坚持的生态农法,引起了老农民们的不解。“虫害最厉害的时候,我们从村里聘请的监工实在看不下去了,甚至和我们吵了起来。”团队成员、从广东茂名远道而来的新村民戴忠鸿犹记得,新旧观念在开荒地上一次又一次碰撞,“这是一场生态教育与观念革新”。
去年,24亩田收获干谷4500公斤,亩产187.5公斤,产量不算高,但每公斤稻米卖到了40元。这两年,厦地村的鸟儿格外多,美丽的红嘴蓝雀时常在田间翩然活跃。戴忠鸿说,这是他心中真正的田园牧歌与诗意栖息地。
“让土地长出粮食,这不仅仅是挣不挣钱的事,更是敬不敬畏、关不关怀的事。”林正碌希望,为屏南的土地导入新的生活方式与理念,“让农田更是农田,森林更是森林”。
在他看来,要让这片曾经“工业不看好、农业不看好”的山垄田重新焕发生机,不仅仅要坚持生态理念,还要依靠文化创意,撬动土地的更大价值。
土地生态与文创转型,正在屏南广大乡村发生。
代溪镇玉洋村姐妹邱桂敏和邱桂英,回到家乡创办屏南县一糯千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在临近的屏城乡南湾村流转200多亩闲置土地,带动社员种植水稻,用古法熬制麦芽糖,酿制农家黄酒。
以重披新装的土地为依托,这对姐妹策划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创意活动。
去年10月,一场田园音乐节在南湾村的农田上唱响,慕名而来的民间歌手在稻香里纵情歌唱,礼赞生活。取材于南湾村的纪录片《在田间》,在第33届金鸡奖期间大放异彩,荣获“新影像·手机电影计划”华为新影像荣誉。影片再现了屏南农民执守村庄田地,含饴弄孙,在高低错落的梯田上拾田螺、吃冰凉西瓜、静观秧苗生长的场景。
邱桂敏的愿景是,这片土地不仅仅能够生长出绿色优质的粮食,更能输出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带动村庄走文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市民下乡 农业进城
熙岭乡党委书记张宜世则以另一种方式参与乡村闲置土地复垦。
去年,他带动5名乡干部,通过购米包地的方式,以每亩2500元的价格预付开垦与生产费用,在四坪村认养了6亩农田。最终,每亩地出产400公斤稻谷,可加工为300公斤稻米。
今年,这一做法得以在屏南全县推广。更多的党政干部参与到包地购米的队伍中。当地还出台政策,对闲置土地复垦5亩以上并种植粮食作物的,县政府每亩给予补助200元;对于种粮面积30亩以上的大户,在既有补助的基础上县政府给予每亩叠加补助200元。
“在党政干部引领下,市民通过预付生产费的方式,既能够帮助农民减少借贷等资金成本,又能够直接与生产者构建连接,双方共同承担粮食生产风险。”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认为,解决土地闲置与粮食安全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农民,而要架起城乡互联桥梁,发动更多市民群策群力参与,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市民下乡,农业进城,屏南的探索正在更进一步。
去年,屏南县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等高校联合成立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探索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创新,温铁军担任院长,土生土长的宁德人、跟随温铁军教授从事乡村建设20年的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潘家恩担任执行院长。为进一步推动屏南的县域城乡融合和生态文明转型,研究院协助引进国内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的最早实践者——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过去的10多年间,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先后为3000多个北京市民家庭长期提供菜地认养和生态蔬菜宅配服务,在全国孵化了上千家以社区支持农业为模式的生态农场。
如今,社区支持农业从都市下沉到县域,小毛驴四坪农园将于今年4月在屏南四坪村落地。
“我们计划把全国的消费资源、管理经验嫁接到屏南广大乡村,通过产销对接的方式,为土地与粮食问题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同时培育更多本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乡村振兴合力。”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总经理黄志友这么认为。在开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小毛驴四坪农园将充分挖掘屏南在地生态、文创、人文历史资源,进行农文旅产品开发,大力发展乡愁经济与后备箱经济。
乡村土地复兴,资金需求强大,如何让更多资本从“下乡”到“回乡”?温铁军提出了深度挖掘山水林田湖草资源,开展生态空间资源立体综合开发,构建生态产品“三级市场”的构想。其底层逻辑是:通过导入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运作机制,推动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浇灌乡村田野,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记者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