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名片
开元寺地处泉州古城核心区域,南临西街,始建于公元7世纪,10世纪奠定主体格局,至今仍保存着中国古代大型佛寺建造形制成型初期的经典布局,即在中轴院落东西两侧另建塔院。该布局在14世纪后已很少出现,非常珍贵。
寺院坐北朝南,中轴线主要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紫云屏、天王殿与拜亭、东西两廊、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及其东侧檀越祠等。东、西两侧分别矗立着镇国塔、仁寿塔这两座宋代石塔,整体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
台海网4月14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载,寺址原是唐代富商黄守恭经营的一片大桑园。传说中,黄守恭梦见一和尚向他乞地建置道场,他虽乐善好施,却舍不得将此桑园奉献,于是有意作难说:“须园中桑树三日内开出白莲花方愿施舍。”谁知第三天,满园苍绿的桑树竟然开出白皑皑的莲花,被这一神奇现象感化的他,毅然献地结缘。传说中的这位和尚就是主持建筑道场的匡护大师,道场也因此得名“莲花”。如今,寺内西侧有株枝杆龙蟠的老桑树,便是昔日遗留下来的。“桑树开莲花”当然是美丽的传说,此寺却因此有了“桑莲法界”的雅称。
唐朝长寿元年(公元692年),莲花道场升为兴教寺,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改名龙兴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遂又改称开元寺。
迨至两宋,泉州开元寺不断发展,香火更盛,周围设有不相统属的支院120所。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僧录刘鉴义向当时的福建行省平章伯颜申请,经朝廷批准合并为一寺,赐名“大开元万寿禅寺”。此后的40年,是泉州开元寺最为鼎盛的时期,寺内有一千多名僧人,是当时国内少有的大寺庙。
泉州开元寺建筑宏伟,风格别具。全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由中路主体建筑群、东西石塔及东西两路附属建筑组成。中轴有照墙、天王殿、拜亭、东西两廊、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樾祠、准提寺;西翼为功德堂、尊胜院、水陆寺和弘一法师纪念馆。巍峨的镇国、仁寿两座宋代古塔高耸于东西两广场上,组成严谨匀称、宏伟壮丽的古建筑群。
开元寺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遗产要素,也是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它的寺院经济及多元文化遗迹,反映出宋元海洋贸易带给泉州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共存特征,以及与寺院关联的统治者、宋元官方、僧侣、地方大族等人群对宋元社会经济和海洋贸易的重要贡献。
煌煌千年开元寺 活态“海丝”博物馆
航拍泉州开元寺
记者见闻
探访“泉南佛国”里的佛教宝藏
四月暖风拂面,西街上熙熙攘攘,游人如织。而就在这热闹非凡的网红街巷中,一座灰白素雅的“紫云屏”照墙与庄严宏伟的山门相互呼应,引得无数旅客驻足合影——家喻户晓的开元寺便坐落于此。
戴好口罩、扫码预约、测量体温、出示绿码……一系列流程下来,记者才得以走入山门。循着空灵婉转的佛音,进入石板铺就的露天拜庭,放眼望去,正前方的大雄宝殿巍峨壮观,远远可见“桑莲法界”的牌匾。拜庭两侧,古榕参天,佛塔错落,一旁的石龟匍匐静卧,给寺院增添了一份静穆和禅意。寺中的古树多有数百年的历史,盘根错节,郁郁葱葱。据寺内僧人介绍,开元寺中还有一棵1300多年的桑树,正是传说中盛开莲花的“桑莲”。它虽经千年风雨,仍岿然屹立、峥嵘苍翠。
走近大雄宝殿,殿前香火萦绕,一群白鸽在庭前休憩,时而低头啄食,时而振翅飞翔,十分惬意。隔栏而望,五尊金身佛像低眉垂目,肃穆慈祥。记者注意到,在殿前的须弥座上有数十幅青石浮雕,均刻有印度教中传统的狮身人面图案,大殿后的两根辉绿岩石柱上,也同样雕绘了印度教的传说。这说明泉州自古便有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在当年的古刺桐城内,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贩们带来了数不胜数的奇珍异宝,也引入了不同的宗教信仰,随着岁月流转,这些信仰在泉州生根发芽,相互交融,最终汇聚成灿烂多彩的泉州多元文化。时隔千年,开元寺里这一佛教与印度教相结合的建筑风格,便是那段历史的最好证明。
在大殿的东西两侧,抬眼可见镇国塔与仁寿塔遥相对峙。作为泉州的地标性建筑,东塔镇国塔与西塔仁寿塔见证了泉州海外贸易的繁荣与昌盛。两塔不仅建筑构造巧妙,还雕绘有精美的石雕,罗汉、观音等造像皆栩栩如生。
行走在开元寺里,聆听着僧客的点拨,仿佛穿越于千年时光隧道,一幕幕充满文化气息的画面,织就古泉州宋元的繁盛画卷,在我们眼前缓缓打开……
紫云屏
专家讲述
城市规划原点 开元寺藏“精神之轴”
“开元寺大雄宝殿的中心及其中轴线,是泉州城的规划原点和精神之轴。”这是去年11月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汪勃在泉州城考古学术研讨会上对开元寺的精辟论断。东西双塔雄伟高耸,大雄宝殿古朴精致,甘露戒坛庄严肃穆,藏经阁神秘高深……可以说矗立在寺中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根石柱、每一块石碑,均隐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自唐以来刺桐城的千年历史,以物化形态一一呈现。
六古城门皆以开元寺为中心
汪勃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江苏工作队、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的队长,长期主持扬州城遗址考古工作。2019年年底,他开始参加泉州古城的考古工作,从那时起,他的脚步遍及大街小巷。
在寻找古代城池与山脉、河流、重要建筑之间在方位和朝向上的关系时,汪勃通过反复踏勘和测绘后,惊喜地发现开元寺与古城的有趣联系——五代时期泉州罗城的七门形制出现后,除了正南门之外,其他六座城门皆以开元寺为中心。若把临漳门和仁风门、义城门和通淮门、通津门和朝天门两两连线,得到的三条线,恰好在开元寺交汇。
不仅如此,汪勃还在开元寺找到了两条中轴线,一条是大雄宝殿的中轴线,另一条是大雄宝殿中心至东西塔连线的垂线。从这两条中轴线延伸开,为考古工作者寻找泉州的南外宗正司遗址与市舶司遗址指明了大致方向。汪勃表示,各种寺塔比比皆是,而能构成天盘缝针且至今还保存在地面上的,目前知道的只有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和东西塔构成的测绘体系。
双塔凌空现存最高宋代石塔
开元寺东西塔为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代表了13世纪中国石构建筑技艺的最高水平。
东塔镇国塔建于1238-1250年(南宋),为五层八角仿阁楼式石塔,通高48.27米,底层面积255平方米,由塔座、塔身、塔顶、塔刹四部分组成。塔中为一根花岗岩块石叠砌的八角形塔心柱,直径约4米,从塔底直达塔顶。该塔在比例关系、构件形式等方面均体现了7-13世纪的唐宋建筑特征。塔壁一顺多丁的砌筑方式以及塔身收分、门龛错位、分段接柱等建造方式,增强了塔身的稳定、美观和抗震能力,体现出古代工匠的非凡智慧。
西塔仁寿塔建于1228-1237年(南宋),其造型和工艺与东塔相同,高度上略低于东塔,为45.06米,底层面积270平方米。西塔与东塔有三处主要差异:其一,第三、四、五层补间铺作仅一组斗拱。其二,塔身外壁的80尊石刻造像内容为佛教人物,代表佛教所弘扬的众生平等理念。其三,须弥座石刻为花兽图案。另外,西塔第四层雕刻有印度佛教男性观音菩萨、猴行者腰系《孔雀王咒》经书,体现出与外来宗教文化的融合。
东西塔院格局体现了佛寺格局变革早期的特征,后世并未推广,具有标本性价值。同时,双塔的宏伟体量和精湛的石雕工艺,从侧面反映出13世纪时泉州作为国家指定的国际港口,拥有的先进建筑技术、完整工程组织、强大社会动员能力以及雄厚的经济实力。
大雄宝殿飞天乐伎
护遗者说
24尊飞天乐伎 全世界独一无二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在漫长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中,外来宗教文化在泉州落地生根,宗教文化在这里融合共生,成就了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名。”开元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泉州开元寺内深藏众多刺桐城辉煌的“海丝”历史,以及中外宗教文化频繁交流的历史见证,有大家熟识的,也有很多不为人之知的。
寺内在石柱上雕刻着印度教神话故事
寺内一石一柱蕴藏“海丝”印记
在大雄宝殿后廊,有对16角形石柱,这是南印度朱罗时期常见的柱型。两根石柱柱身上的24幅圆浮雕图案中,9幅雕刻有印度教古代神话故事。
据介绍,宋元时期,阿拉伯人通过海上贸易往来,在泉州安家落户,同时带来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并在这里建了印度教寺院——番佛寺。元末,番佛寺坍塌。直到明朝郑芝龙出资重修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时,这对番佛寺的石柱才被搬过来。和中国传统的圆柱形、六菱角、八角形不同,这对石柱为16角形,每一面有立体圆形浮雕,形成方与圆一体的成面,共有三层,两根柱子共计24面。
“中国的图腾在印度教的寺庙出现,充分说明当时我们国家的文化已影响到东南亚。”据开元寺的知客师介绍,浮雕中有面图案是凤凰,与凤凰相邻的那面为大象浮雕。凤凰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图腾,大象为东南亚国家的神兽,两个不同国度的图腾在同一根柱上、同一平衡线上以不同方向呈现,这可以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
历代僧人护持多元文化传承
开元寺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在历代僧人的护持下,寺内的文物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殿”的大雄宝殿,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处的72幅狮身人面像浮雕,具有浓厚的古希腊、古印度建筑风格,同为17世纪(1637年)重修寺院时从已经毁坏的元代印度教寺院移来。“佛教来自印度,到了中国就中国化,到了泉州就泉州化,这就是文化传承过程中不断吸收包容的体现。”知客师告诉记者。
据介绍,大雄宝殿上最富特色的是两排石柱和桁梁接合处的木雕斗拱,为24尊形态各异的飞天乐伎(佛教中称“迦陵频伽”,意为妙音鸟),象征中国24个节气:12尊长着大鹏鸟的翅膀,大鹏负日而升腾,象征着白天,她们手捧文房四宝;12尊略小,长着蝙蝠的翅膀,象征着黑夜,她们手持南音乐器。“24尊飞天乐伎可谓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不少专家表示,妙音鸟的艺术价值超过敦煌飞天,因为它不仅有观赏性,更有实用价值。”飞天乐伎布局相当严谨,既有美化道场作用,又是“顶梁柱”,整根为立体镂空雕,形成三角形,头为冠,身体为枝干,建筑学里称为“斗拱”,承载大殿屋顶的重量,是古建筑艺术中力学与美学的统一。
相关链接
【山门】
开元寺山门始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现在的整体为18-19世纪(清代)传统建筑风格,其中间三开间的部分构件承袭7-13世纪的建筑特征,石柱上悬挂对联“此地古称佛国 满街都是圣人”,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记载了当时泉州佛教兴盛和僧侣众多的景象,弘一法师住锡泉州时重新题写了对联。
宋代二塔
【宝箧印经塔】
大殿前的两座石塔称为宝箧印经塔,因塔的造型酷似藏经宝匣,故得名。传说公元前二世纪古印度阿育王敕建八万四千座塔,其中十九座传入中国,故又称为阿育王塔。1982年维修宝箧印经塔时,在塔内发现一件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建造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印证了五代时期官方对海外贸易的重视及当时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
千年古桑树
【千年古桑】
开元寺寺址原是唐代黄守恭经营的一片桑园,桑莲古地有一棵开出洁白莲花的桑树,如今仍斜卧于莲香园中,成为开元寺镇寺之宝。这棵树龄1300多年的古桑,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桑树。1925年的一次雷电,古桑被一劈为三,有一枝几乎焦掉,另一枝坠落在地,被人们用一块花岗岩托起。1994年的特大台风又将桑树吹落,未等人们扶起,它就落地生根。如今,“三树同根”的古桑树四季常青。
猴行者雕像
【甘露戒坛】
戒坛建筑始建于1019年,殿顶正中为八角圆形藻井,采用无梁结构,柱头及补间铺作也有24尊木雕飞天乐伎,手执泉州南音乐器。11世纪初期开元寺能够设立戒坛,可见当时泉州具有很高的官方地位。中国佛寺中现存的古代戒坛建筑甚为稀少,开元寺戒坛形制高度吻合古代佛教经典记述的规制,是佛教建筑发展史中的珍贵物证。
西塔旁的“放心石”
【藏经阁】
开元寺藏经阁始建于1285年(元代),内藏有宋、元、明版纸本经书,以及贝叶经、金刚经、血经等珍贵经书,佐证了开元寺的悠久历史。
(记者 林福龙 陈小芬 王柏峰 实习生 林灿鑫 ■手绘图:樊云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