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泉州府文庙及学宫:赓续海滨邹鲁千年文脉

时间:2021-04-14

蔡清祠等泉州名宦乡贤祠也是泉州府文庙及学宫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泉州宋元时期文风炽盛,被誉为“海滨邹鲁”,泉州府文庙及学宫这一绵延千年不绝的文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传梁克家中状元前,明伦堂池塘开出并蒂莲花。

大成殿内景

泉州府文庙广场上的夫子泉

泉州府文庙建筑群核心—大成殿。

台海网4月13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核心提示

泉州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古代泉州文教昌盛、英才辈出,社会开放多元,泉州府文庙及学宫这一绵延千年的文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唐宋以来,有赖于泉州官方和民间尊孔修学的优良传统,府文庙及学宫的修建一直被历任地方政府视为重大的文教工程,频繁修葺扩建,发展成规制完整、规模庞大的府文庙建筑群,规模位列中国东南七省之冠。

作为儒学传播和教育中心,泉州府文庙及学宫历朝历代为泉州乃至全国输送了大量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培养了一批在全国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杰出人物,在宋元时期海洋贸易的推动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泉州府文庙及学宫既见证了泉州因海上丝绸之路而城市繁荣、文化生活兴盛的历史,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儒家文化传遍东南亚,成为东南沿海乃至东南亚地区儒学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

让我们跟着泉州府文庙管理处主任何振良的脚步,一起品读这座泉州代表性的文化地标。

(一) 规制规模全国少见

对泉州人来说,泉州府文庙及其学宫,不仅是纪念和祭祀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也是泉州古代文化教育的神圣殿堂。这座有机融合了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代建筑文化的瑰宝,一砖一瓦、一殿一祠间,都凝固着古代泉州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泉州府文庙及学宫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年),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时的基本格局,构成一个集宋、元、明、清四代建筑形式、较为完整的府文庙建筑群,建筑规模为中国东南七省之冠。

建筑群坐北朝南,整体布局为左学右庙,由位于西侧的儒家祭祀建筑府文庙组群和东侧的州级地方教育建筑学宫组群构成,两组群均呈中轴线对称的院落布局,此外,两组群周边还分布有明清以来祭祀泉州历史名人的乡贤名宦祠。目前较好地保存着宋代建筑风格。

西边的院落是祭奠孔子的庙宇,包括大成门、泮池、泮桥和大成殿等建筑。作为府文庙建筑群核心的大成殿,始建于10世纪,1137年重建,基本保存了宋代结构。面阔七间,重檐庑殿顶,黄色琉璃瓦、龙纹柱身、殿内通饰彩绘等建筑做法,“这种形制是古代最高的建筑规格,侧面反映了宋元海外贸易带给泉州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特殊地位。”何振良表示。

泉州府文庙建筑群东面的一组建筑,是泉州古代官方学校,包括照壁、育英门、学池、学桥、东西书斋、明伦堂。明伦堂是古代官方举办的学校,也叫府学,是泉州的最高学府,只有经过一定考试选拔以后,如秀才举人等取得一定功名的学子,才能在这里学习,从这里毕业后才可以参加更高一级的科举考试。

明伦堂于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创建,现存建筑为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年)重建。面宽七间,进深五间,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构架。堂内48根粗大圆木柱,柱础为复盆式素面。前廊8根方石柱,左右有门。同大成殿一样,明伦堂的建筑规制在中国府州级学府中是比较少见的。

泉州府文庙内还有一组特色建筑,即奉祀当地政绩突出的地方官和本地出身的著名官员和地方绅士、知识界等社会名流的乡贤、名宦祠,现存蔡清祠、李文节祠和庄际昌状元祠三座。

泉州府文庙主体建筑大气恢宏,秉承中原传统孔庙规制,而在建筑手法和装饰艺术上,则融合闽南传统建筑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装饰的多样元素和特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特色。

(二) 科甲圣地成绩斐然

唐以后,特别是宋元以来,伴随中国经济中心的逐步南移和海外贸易的兴盛,文化中心也随之南移,给泉州带来了多元文化的空前融合繁荣,也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兴盛发展,使泉州人才辈出,科甲成绩斐然,为泉州博得“泉郡学甲于天下”“海滨邹鲁”“八闽形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等盛誉。

如今在明伦堂常年开设的“泉州教育史话”展,较全面地展示了一千多年来泉州教育发展的历程。宋元时期,泉州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海外贸易高度发达,时称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的文化教育也迎来了鼎盛时期。在漫长的科举时代,作为州一级的地方公共教育机构、古代泉州的最高学府,泉州学宫历朝历代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量政治精英和高级知识分子。据统计,从公元9世纪到20世纪的1100多年间,泉州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就有2454人。

宋代泉州教育发达,成为科第鼎盛的奥区,进士数量空前绝后,据统计,宋代泉州进士数量多达1418位,占全国进士数的1/30强,占全省总数1/7。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科第人物,他们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学、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都作出卓越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泉州乃至全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曾公亮、苏颂、留正、蔡襄、梁克家等便是其中的代表。

科举时代,泉州府生员考中秀才,必须履行“入泮宫,出府学”的礼仪,即从泮宫进入,经泮水桥,谓之“游泮水”;再从孔庙大石庭,抵明伦堂受学官训勉,领文凭;而后列经“海滨邹鲁”亭,过“洙泗桥”,出府学大门,以示荣显。站在大成门前向内外望,遥想当年名动朝野的一批泉州籍名宦,都曾在这里拜谒孔子、聚会、讲学,崇敬感不禁油然而生。

(三) 为海外贸易提供人才支撑

泉州府文庙及学宫是泉州包括政府官员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内的泉州精英群体的象征,这些政治、文化精英,在国家舞台上大量崭露头角,对时代和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鹏表示,他们中不少人都与泉州府文庙和学宫有着深厚的渊源,或从这里走出去,或曾主持修缮、扩建过。

仅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到绍圣三年(1096年),短短35年间,泉州学宫就走出曾公亮、吕惠卿、蔡确、苏颂四位泉州籍宰辅。曾公亮一生仕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曾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集贤殿大学士,封鲁国公,他一生革弊兴利,关心国计民生,为官清廉,政绩显著;苏颂(原籍同安,当时属泉州),官至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宋哲宗时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即宰相),朱熹评价他“道德渊深,履行纯固”;吕惠卿,北宋著名政治改革家,曾任参知政事(即副相),新法推行的先驱之一;蔡确,颇有文才,曾官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文化教育的兴盛为泉州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奠定了深厚的根基,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政治支持。这些社会精英,参与到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参与到对海洋贸易的管理、招徕和推动中,在国家口岸的管理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泉州宋元时期海洋贸易的空前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泉州府文庙及学宫也成为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区的代表性遗产要素。

如蔡襄(1012-1067年),仙游枫亭(旧属泉州府,今属莆田市)人,北宋至和、嘉祐年间,他两知泉州,威惠并行,政绩显著,他亲自主持建造我国第一座海港梁式大石桥——洛阳桥,使洛阳江天堑变通途,对泉州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他首创筏型基础和种蛎基法,为世界桥梁建筑技术的进步作出卓越的贡献。

著名的政治家、理学家真德秀,在南宋嘉定和绍定年间曾两度知泉州,其间曾主持泉州府文庙重修,在泉州府文庙留下《忠孝祠记》《劝学文》等。他在泉期间,广施德政,整顿市舶,整治海防,复兴海外贸易,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为了显示对海外贸易的重视,真德秀多次到九日山主持“祈风典礼”并宴送海外商贾。

在历史文献中,还记载了大量包括地方官、南宋宗室、地方知识分子等社会精英群体的活动。如1265-1266年主持府文庙大修的赵希㤞既是泉州知州,也是皇族宗室的知宗,他同市舶司官员于1266年在九日山举行了祈风仪式并留下题刻。

(四) 邹鲁文化重镇遗存众多

文化教育的兴盛,为泉州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书写了厚重的一笔,泉州被誉为“邹鲁文化”重镇,有着“承前启后,连接中外”的特殊地位。

为了弘扬“海滨邹鲁”之风,历史上泉州人曾在府文庙明伦堂前立有“海滨邹鲁亭”,亭内悬挂有一方“海滨邹鲁”大匾额,亭中立石碑,碑文为“接伊洛之渊源,开海滨之邹鲁”。如今亭已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泉州知府蒋毓英所立匾额及碑刻仍存于泉州府文庙。

据学者考据,泉州被称为“海滨邹鲁”已有近千年的时间了,不过,不少市民可能并不清楚这一美誉的由来。何振良介绍说,伊洛指伊川和洛水,指代理学宗师程颢、程颐,理学是宋元明清时期儒学的主要形态,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潮;邹国和鲁国是孟子和孔子的故乡,邹鲁指代文化昌盛之地,“海滨邹鲁”便是形容泉州是沿海文化昌盛的地方。

在旧“海滨邹鲁”亭旁,即今棂星门遗址(府文庙广场舞台)旁,有一口泉水,即夫子泉。夫子泉建于南宋隆兴年间(1163—1164年),不久后的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王十朋任泉州太守,他常到府文庙,并留有诗文。为培育泉郡人才,在泉期间,他每月初一、十五都会抽空到泮宫为士子们讲经授课。他在府学品尝了甘甜的泉水之后,写下了经典的诗篇《咏夫子泉》:“……刺桐城中泮宫里,大成殿下新泉水,不须更以品第论,混混源流自夫子……我来酌泉仍叩头,遐思洙泗三千游。世间何处有此水,此州无愧名泉州。”诗中称该泉“混混源流自夫子”,寓意儒家的文脉在泉州如泉喷涌。

以前的学子们赶考之前,会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从中山路泮宫口进入府文庙,走在青云路上,跨过洙泗桥,穿过棂星门,前往大成殿拜谒孔子,最后会到夫子泉喝一瓢清凉的井水。千百年来,夫子泉绵绵不绝,泉州的人才也源源不断。如今,井底仍有水源,王十朋手书“夫子泉”碑收藏于府文庙内。

(五) 历代名宦留下动人传说

除了海滨邹鲁碑、夫子泉、洙泗桥等相关史迹,泉州府文庙及学宫还留下了“登第皂荚”“学宫瑞莲”等许多动人的传说,至今仍在泉州古城流传。

五代时期的陈逖,是泉州第一位状元。传说陈逖中状元那年,泉州府文庙内的皂荚树提前开花结荚,被视为好兆头。这件事情,宋《太平广记》引《稽神录》“登第皂荚”一文以记载,《泉州府志》和《晋江县志》也有相关记载。据说,每逢开科考试,皂荚就开花结荚,结多少荚,预示该科有多少泉州人中进士。

926年,府文庙庭院内的皂荚树又结荚,民间纷纷相传,泉州士子有人要中状元。第二年,黄仁颖果然不负众望,状元及第。如今,皂荚树已不在,但府文庙内的“登第皂荚”的传说,仍在流传。

青年梁克家在中状元前,曾在泉州学宫就读。据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古迹·瑞莲堂》记载,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秋,明伦堂的池塘中开出并蒂莲花来,被视为“吉瑞之兆”,果然,当年梁克家高中状元。时任泉州太守辛次膺为此特别赋诗纪念这个祥兆。乾道七年(1171年),教授林岜在府学右边,当年梁克家读书的地方兴建“瑞莲堂”,以此纪念梁克家与泉州府文庙的特殊渊源。

据传,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并蒂莲再次出现于学宫之槐亭,次年曾从龙中状元。

(六) 东南亚儒学文化传播基地

借助于泉州在海上贸易中的作用,儒家文化也以泉州府文庙为中心,远播东南亚。在越南首都河内、日本的冲绳岛(古代琉球国)、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许多儒学史迹,都有泉州府文庙的影子。

泉州府文庙在海内外具有的特殊地位与广泛影响,明、清时期,琉球国曾派大批留学生到泉州学习儒学,其中有些先民是福建人的后裔。

明清时期,大批泉州人到台湾担任教授、学正、主持台湾儒学的教务工作,参与台湾文庙的创建与维修工程,不断推进台湾教育的发展,使儒学思想牢固扎根于宝岛。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蒋毓英被调任台湾首任知府,在任5年内修建了两座文庙,为泉台两地文庙间的交流奠定了基础。此后,台湾文庙建筑在传统建筑的形制、风格及营造方法上承袭了闽南建筑的传统,台湾各地最早的孔庙大都由泉州的工匠主持修建,建筑材料也多取材自福建。

(记者 黄宝阳/文 林劲峰/图)

  • 上一篇:泉州台商投资区构建融媒体党建教育宣传阵地
  • 下一篇:晋江42个省级重点项目加快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