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鲤城鲤中街道从细枝末节处保护“活的古城”

时间:2021-04-23

台海网4月22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古城保护与发展是个大命题,关键的落脚点就在细枝末节的背街小巷里。鲤中街道东起温陵路,西至城西路,南临涂门街、新门街,北望东西两街,位于泉州古城核心区域,辖区覆盖中山路、西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古城里,如何改善人居环境、引导业态发展、保护活态古城成为必答题,街道探索出具有古城特点、闽南特色、时代特征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鲤中路径”。

发挥街巷长作用

助力25条街巷保护提升

去年下半年,我市分期、分批对29条古城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提升,其中包括花巷、通政巷、奎霞巷、旧馆驿等25条街巷都在鲤中街道辖区范围。

“街巷综合提升需要深挖路面,我担心房屋的地基会动摇,出现安全隐患。”在启动街巷保护提升之前,通政巷13号房东向社区和施工人员诉说担忧。听到消息后,社区总巷长陈淑华和通政巷巷长郑秀治及时邀请施工队专业人士,将整套打桩加固的做法详细告知房东,让这位房东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确保工程施工得以继续进行。做足做细群众工作、激发居民古城保护的共识,成为街巷综合提升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开工前街巷长就积极入户宣传,答疑解惑,宣传动员,争取居民的支持。” 鲤中街道党工委书记庄蓉梅介绍。

街巷长制运作,因巷制宜设置。比如西街片区商家多、民宿多、游客多,街道党工委指导通政社区和新峰社区共同探索西街片区街巷党建,重点提升西街精细化管理水平,服务西街游客,推进民宿党建联盟建设。通政社区学校多、省直市直单位多,以“党建引领通政人”“党建引领古巷新风”为街巷党建品牌,开发居民共享空间睦偶九号馆,发动街巷长、党员、群众组建党员“护学岗”,打造集便民服务、城市推介、爱心帮扶于一体的党员志愿服务驿站。依托街巷长制探索,今年以来已解决群众反映的街巷问题150余条,将矛盾消灭在基层,进一步激发街巷活力。

文旅IP赋能

激发古城活力

以文旅融合推进小街巷业态活化,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鲤中街道充分利用古大厝、旧民居,引进无界初璞、山外山、奎宿、兮遇等民宿近36家,打造苏廷玉故居古城文创成果展示厅。古民居既保留了泉州的传统建筑特色,融合古城民风民俗,再加上经营者身体力行地将泉州的文化味、人情味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来泉旅行的游客充分品味最有韵味的故事,感受“最泉州”的生活方式。

文旅IP的打造,则进一步提升古城文化品牌。“旅游+文创、旅游+商贸”融合发展的谋篇布局同步进行——源和1916产业园已是4A级景区;新门街片区顺利获评省级文化旅游街区,盒子社区作为泉州城市文旅新IP的热度逐渐攀升,街道辖区集纳了“老字号”、传统竹编工艺(省级)、润饼皮制作(市级)等12个“非遗”代表;肃清门广场及旧馆驿、井亭巷保护整治项目周边成功变身文化旅游功能区,文化创意产业成为鲤中经济新增长点和产业升级新动力。“泉州新门会客厅”人才之家荣获首批全省示范站,源和1916获批党员创意创业孵化基地,产业集聚、人才集聚效应愈发显现。

“古城街巷提升以点串线,以线带面,街道产城融合发展的功能框架日趋成型,已初步形成以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西街步行街为核心的两大文创集聚区和游客集聚区。”庄蓉梅说,下一步还将打造更多的街巷文化空间,包括设置艺文空间、文创空间、小型博物馆等,推动泉州古城既有颜值又有气质。(记者 殷斯麒)

  • 上一篇:凝聚台胞力量 坚定发展信心 泉州台商投资区开展宣讲活动
  • 下一篇:泉州鲤中派出所连破多起盗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