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东南网4月18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日常的消费需求,很方便。”今日下午,家住福州鼓楼区军门社区的李大姐在小区附近购买了晚餐所需的食材和水果,她表示,社区附近商业配套完善,平常买菜、理发、缝补等消费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记者从福州市商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1年10月,福州市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经过6个月的发展,福州依托老载体构筑新环境,服务老顾客融入新业态,兼顾智能化和便利化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给周边居民带来满满幸福感,让所在社区烟火气氤氲。
引进新业态补齐设施短板 促进“一站式”便民
今日下午,记者在军门社区时看到,沿着织缎巷往前走,路两边都是商铺。社区内便利店、餐馆、生鲜水产店、理发店、修鞋店等基本保障类业态一应俱全,还有足浴、推拿、专科诊所等医疗保健类业态,同时配备了“家门口”早餐工程点、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少儿托管中心等。
军门社区地处福州老城区,过去存在社区配套设施落后、商业网点老旧、经营业态传统等问题。近年来,福州大力推动一系列社区改造更新工程,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去年,军门社区成为福州市首批11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社区之一。如今,以军门社区为圆心、步行15分钟为半径、覆盖面积约2.5平方公里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辐射4个街道、8个社区、近5万人口。
“城市便民生活圈建设是城市商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伴随社区商业发展而产生,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福州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程学英表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顾名思义就是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
近年来,各地便民生活圈快速发展,但也存在商业网点布局不均、设施老旧、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亟待加以解决。商务部等12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福州市相应出台了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工作方案,从便民生活圈在网点布局、业态配置、智慧化建设、服务创新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便民生活圈服务的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圈”。
程学英介绍道,福州建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召集人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下达了220万元专项资金,推动商业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纳入《福州市完整街区建设导则》,建立市、区、街道、社区联动机制,通过摸清辖区内商业网点底数以及社区人口结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合理优化便民服务网点。实施分类建设布局,新建居住区优先考虑发展集聚式商业形态,重点建设改造社区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便民商业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等,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和同步交付;老旧小区因地制宜补齐商业设施短板,提升现有设施水平;商业设施配备相对齐全的社区重点优化调整业态组合,加强新业态、新服务引进,拓展商业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按照社区发展基础和居民消费需求,优先配齐基本保障类业态,通过引进品牌企业、扩充现有网点功能等方式,优先配齐、配优、配强基本保障类业态。” 程学英表示,福州市民政局持续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按照“中央厨房+长者食堂+助餐服务点+配送”的服务模式,构建以养老服务机构和餐饮企业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依托的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目前,福州市已建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00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477个,设置了118个助餐点。市新闻出版局针对部分社区无出版物销售点的问题,开展居民恳谈日,收集居民意见,指导相关街道、社区创设新式书店。同时鼓励文具店兼营出版物零售和打字复印,实现“一店多能”,提供多样化便民服务。仓山区试点社区探索出一套“底楼便民服务”法,把底层一楼的物业配套场地改成茶馆会所、连锁药店、旅行社、口腔门诊、养生保健等服务类场所,为社区业态“添砖加瓦”。
此外,福州还发挥多方协同作用,整合街道、社区、物业、商户等各方力量,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诚信经营和守法意识,通过共建共管加强环境整治和自律规范,完善适老化服务。市城乡建设局发布了《福州市无障碍设施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按照“一年有明显成效,三年基本完善”的目标要求,全面推进福州市无障碍设施品质提升,全市共排查建档无障碍设施项目450余项,改造提升项目240余项,总投资额2161.7万元。市城管委大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支持试点社区商家利用自有空地展销,悬挂宣传品,营造商业氛围。市生态环境局分批分阶段督促3017家餐饮企业完成隔油池规范化整治,做到达标排放。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构建多层次早餐供应体系,指导社区早餐店向有资质的供应企业采购,并结合“点题整治”,启动网络餐饮百日专项整治行动,保持商业网点整洁有序。
推动服务创新 智能化赋能“一刻钟”
在福州台江区鳌峰街道鳌峰洲社区海润江滨小区楼下,摆放了几台“乡村振兴柜”,摆满具有福州特色农副产品,居民只要通过手机扫码打开柜门,取出商品关门后,手机上就自动结算价格。“乡村振兴柜”是福州市金控集团通过整合合作伙伴农副产品供应链资源,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紧跟预制菜热潮,推出的智能售货柜项目,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居民可按需随时购买。
“这个项目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围绕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则,解决了居民在家门口消费、居家养老、早餐夜宵供应、减少厨余垃圾等问题。”程学英表示,项目以冷冻柜为主,占用空间小,可弥补小区空间带来的配套短板,且商品类型丰富、营养卫生、标准化可溯源,配备的智慧屏后续还可拓展书报经营、代扣代缴、复印打印、家政预约等功能。
程学英提到,“乡村振兴柜”通过“基地+中央厨房+冷链+餐桌”的模式,提高本地农产品自给率并稳定生产供应链条,避免农产品价格的暴涨暴跌。同时,结合柜体的大数据分析,指导农业订单化生产,让优质的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供到餐桌,用科技手段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从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在遇到疫情等特殊灾害的情况下,智能售货柜可向居民提供应急生活必需品,按每20人配备一台售货机,可供应急生存7至10天左右。
据介绍,福州推广应用智能化技术和设施,鼓励加强智能信包箱(快件箱)、智能冷冻柜、自助售卖机等智能设施建设,推动智能设施设备进社区、进门店,提高社区智能化水平。市大数据委在近百个社区部署“e福州”便民服务终端,为市民提供医社保、公积金、不动产等服务事项的自助办理;同时,e福州接入了中青家政平台,为广大市民提供保姆、月嫂、水电维修、电器清洗、管道疏通等家政服务。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建设、规划、房管等部门印发《关于在城镇住宅小区、住宅建筑工程等区域建设智能信包箱的通知》,推动智能信包箱标准化建设,2021年,全市备案建成智能快件箱741组,累计备案建成智能快件箱1328组,提高了便民服务的“温度”。
今年将打造22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
近年来,福州市便民生活圈发展保持良好态势,通过推动商圈周边路网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扩大重点商圈的辐射范围,推进商圈业态优化。支持商圈打造智慧平台,将传统商圈升级为“百货+购物中心+街区”复合模式的“超级商圈”。同时,大力发展社区便利店,完善便利店网点配置,支持品牌连锁便利店开设新店及搭载各类便民生活服务项目,鼓励、引导福州市传统商超企业积极布局零售创新业态。加大对朴朴超市等新兴零售主体的培育支持力度,通过在居民社区设置前置仓的方式,实现30分钟内商品配送到家。此外,基本形成智能快件箱、快递公共投递服务站、快递标准化网点“三位一体”的快递末端配送服务模式。
根据福州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工作安排,2021年-2022年为试点建设阶段。2021年,福州市以主城区和周边重点区域为主,已建设了11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2022年,福州市将在继续优先配齐、配优、配强满足基本消费需求业态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发展满足社区居民更高层次消费需求的新业态。
福州今年将在2021年试点建设基础上,结合福州市完整街道建设、精品社区创建等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再打造22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其中:鼓楼区6个,分别是中山、东大、公益、建华、三坊七巷、杨桥河南社区;台江、仓山、晋安区和罗源县各2个,分别是台江区的宁化、牡丹社区,仓山区的港头、天马社区,晋安区的新秀、环南社区,以及罗源县的环三中路生活圈、滨岐社区;其他县(市)区、高新区各1个,分别是马尾区培英社区、长乐区西关社区、福清市清华社区、闽侯县滨江社区、连江县温麻社区、闽清县洋桃社区、永泰县樟树坂社区和高新区旗山文城社区。
程学英说道,2023年-2025年为全面推广阶段,在前期试点生活圈基础上向全市推广,力争2025年底前在全市建成区80%以上社区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