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建瓯:科特派点燃乡村振兴“智慧引擎”

时间:2022-04-22

台海网4月13日讯 据大武夷新闻网报道  10日,走进位于建瓯市东峰镇坤口村的陶然生态园,清泉蜿蜒、满眼青翠,一派生机盎然。传统农田“摇身一变”,成了集绿色农业、休闲旅游、立体养殖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这里不仅是种植园,还是一个休闲农庄,前不久获得了省星创天地认定,这多亏了省级科技特派员、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舒良荣的帮助。”生态园负责人陈道慧高兴地说。

近年来,建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特派员已从单纯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拓展到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宽领域、全要素、全链条综合性服务。“2021年,我们被省科技厅选认省级个人科特派就有89人,团队科特派63个,法人科特派1个,需求对接达318项,科特派机制落地生根,成果丰硕。”建瓯市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局长郑群福说。

在建瓯,科技特派员将先进的技术、信息、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植入农村,推进农业从单打独斗、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设施化、智能化现代农业发展。如建瓯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练进旺被选认为省级科技特派员以来,共引进80多个省内外高产优质稻品种,其中从浙江农科院引进的“浙优21”在建瓯示范种植面积近2000亩。2020年,经专家实割测产,亩产干谷达1008.51公斤,创福建省水稻大面积公开测产单产纪录。

二十年前,建瓯锥栗只是产量不多的农副产品,亩产不过50公斤,亩产值三四百元。通过詹夷生、黄铭利等多位科特派的指导推动,如今,锥栗产业已成为建瓯支柱产业之一,种植面积57万亩,年产值6.7亿元。“去年,我家靠种锥栗赚了5万多元,锥栗真是我家的致富树、摇钱树。”建瓯市小桥镇西边村村民范景荣笑逐颜开。

建瓯是中国竹子之乡,竹林面积、立竹数、竹材和鲜笋产量均居全国县(市)之首,是全国最大的水煮笋生产加工基地。据了解,水煮笋及酸液保鲜技术最初由日本引入国内,但是,酸液会让鲜笋失去本身的味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瓯明良食品公司的科技特派员吴良如从竹笋生物性上进行研究,公司则从装备工艺上提供试验,最终研制成功国内首条鲜笋速冻生产线。刚煮熟的鲜笋装进小包装袋,速冻到零摄氏度以下,即便贮藏数月,味道仍然鲜嫩。凭借这“一招鲜”,明良鲜笋占领了日本大半市场,而且售价提高了三成。

“得益于科技特派员机制,我们集团引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林业局竹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张齐生领衔的法人科特派团队,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建成国家级竹板材研发实验室等系列创新平台,完成了‘高密度重组竹综合技术开发与示范’和‘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两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共同开发了5项新产品,申请了20项专利。”福建圣象华宇集团副董事长郭学婢高兴地说,过去,华宇集团只是位于建瓯东峰镇的一家代加工企业。如今,华宇是一家集生产研发和销售竹地板、多层实木地板和复合地板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5家子公司,集团年产值超过15亿元,成为国内竹地板企业“龙头老大”。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如今在建瓯,科技特派员点燃了“智慧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魏诗琦 魏芳)

  • 上一篇:武夷山近15万亩茶园大面积开采
  • 下一篇:福建:春茶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