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的政和,2020年脱贫摘帽,曾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全国扶贫经验交流示范基地。
由于山区面积占全县九成以上,加上刚脱贫家底薄和持续疫情影响,一些脱贫户农民和潜在的易返贫人群仍存在返贫压力。如何阻断他们的返贫路径,并为他们致富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政和县因人施策,因地制宜发展平原特色产业和山区特色农业,持续为脱贫户造血。在播种希望的季节,记者行走在政和各地,看到过去的贫困户正绽放出自信而坚定的笑容。
特色农业:脱贫户稳增收
3月8日,在平均海拔上千米的澄源乡,参与妇女节护河活动的低保户郑金花,正悉心清理着水源区的垃圾。她因身材矮小被鉴定为残疾,与聋哑丈夫同是残疾人。2017年,经县乡村合力帮扶,郑家脱贫。
不过,劳动能力不足一直是郑家稳定脱贫潜在的风险。
2019年,乡纪委书记陈彬成为郑家结对帮扶人,随时关注郑家的情况。经他推荐,郑金花和丈夫到乡社工站公益性岗位工作,每月各有1500元工资,收入有了第一重保障。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必兴介绍,针对郑家这样的脱贫户,全县设立公益性岗位122个,给劳动能力不足的脱贫户兜底。易返贫农户均有一名副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实施动态监测管理,确保工作不留空当、政策不留空白。去年,全县共走访监测对象1956人次,落实帮扶措施957项,安排帮扶资金121.76万元。
“除公益性岗位工资收入,家里还有一份经营性收入,主要来自特色农业。”郑金花说,借合作社集中流转的土地,乡里为她丈夫谋划种植吊瓜20亩、茶叶3亩。这两种作物在坡地就能种植,且不需要精细化管理,十分适合郑家。
郑金花介绍,为解决种苗、肥料投入资金难题,帮扶干部去年为他们申请了2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还通过合作社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使家庭全年务农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
“吊瓜一次性投入后可多年收获,投资少,见效快,2月种下的新种子,当年秋季就可挂果。”澄源乡农业合作社理事许云忠介绍,吊瓜对土壤要求不严,可利用岗地、沙滩、坡地等成片种植,也适合零星杂地种植。
政和地形呈现“高山+平原”二元结构,其中高山区面积占九成以上。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该县因地制宜,带动770名高山区脱贫户农民发展茶叶、吊瓜、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业,每年户均稳定增收1万元以上。
“凭借独特的气候和生态条件禀赋,现代特色农业、旅游康养业成为高山区的致富抓手。”陈必兴介绍,全县持续推进万亩高山蔬菜、万亩优质茶山等“五个万亩”现代农业工程,过去5年茶、竹、高山蔬菜种植面积共增长了20余万亩,让脱贫人口生活更上一层楼。此外,旅游康养带动高山脱贫人口增收,星溪乡念山村、外屯乡稠岭村等长期“养在深山人未识”的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名村正逐渐“出圈”。全县1300多名脱贫人口参与旅游养生产业,年人均增收5000多元。
特色产业:搬迁户稳就业
过去,政和生活在偏僻自然村、地灾隐患点等地的农民将近2万人。为拔掉他们生产难、灾害多的“穷根子”,该县持续推进易地搬迁扶贫,10年来累计帮助近4000户居民走出大山。如何让这部分人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记者来到星溪乡找寻答案。
“我在这里每月能赚5000元左右。到家也只要十几分钟,方便照看家人。”在星溪乡同心安置点的碧城工贸有限公司车间里,搬迁户杨小珠停下包装茶盘的活对记者说,5年前,一家人花3万多元入住了100多平方米的新房,周边火车站、学校、卫生院一应俱全,还有10多家企业可供就业。
政和全县有46万亩竹林,毛竹年产量1100万株,竹茶盘的销售量占全国市场70%左右,发展竹制品加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星溪乡竹产量在全县占比20%以上,居10个乡镇之冠。碧城工贸这样的省级竹制品龙头企业落户政和,使得脱贫劳动力有稳定就业机会。
“竹制品比较轻便,工序也不难学,男女都能做得来。”杨小珠说,2012年,爱人中风,四处求医也未完全恢复劳动能力,家里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一家人成了贫困户。从那时起,原本是家庭主妇的她便进入了这家竹企工作,撑起了这个家。
“雇用建档立卡脱贫户,企业可获得每6个月700元的累积式补贴。”碧城工贸办公室主任宋宏丽告诉记者,当地还通过减税、“万企帮万村”等政策激励企业吸收脱贫户长期就业,目前公司有脱贫户群众12名,其中2名为残疾人。
稳脱贫的根本在于稳就业,而稳定规模就业的根本在于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自2012年以来,县里年均投入的竹产业发展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去年,全县实现竹业高山区一产产值3.57亿元, 平原区二三产产值49.73亿元。
“目前全县6461名建档立卡脱贫人口中,共有2052名在平原区稳定就业,年均收入在4万元左右。”陈必兴说,立足绿色产业体系,县里在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竹品加工、电商物流等特色产业作为撬动就业的大平台,使脱贫户增收致富有了稳定持续的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