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甘肃省医改经验获国家卫计委肯定

时间:2017-06-19

我省推广中医诊疗,扩大报销病种

甘肃医改经验获国家卫计委肯定

  每日甘肃网6月19日讯(西部商报首席记者金奉乾)在经济欠发达省份甘肃,医疗服务却亮点频出:平均住院费、门诊费连续3年保持全国最低,患者实际报销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十多个百分点。人均期望寿命由2010年的72.22岁提高到2015年的73.25岁,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全省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筹资总额比例由2011年的35.42%,下降至2015年的29.87%,群众卫生负担正在逐步降低。今年6月2日,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充分肯定了甘肃卫生计生工作取得的成效,甘肃实施的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分级诊疗、中医药等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为欠发达省份深化医改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中西医同病同价

  中医治疗管用又便宜

  6月10日上午,兰州市榆中县和平镇卫生院中医科室外的走廊上,坐满了候诊的患者,病房内艾烟缭绕,身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熟练地为患者进行火龙灸、隔姜灸、针灸、拔罐……接受着不同中医治疗的患者或闭目养神,或相互交流感受。“最近腰椎疼得厉害,连腰都伸不直了,过来找医生给我治疗一下。家里农活多,我病倒了谁干活呀?”一位50岁左右的大妈说道。在她看来,这种中医治疗既管用又便宜,最适合自己。这里的情形只是甘肃省近年来大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甘肃省卫生计生委获悉,我省积极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对594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进行建设,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中医药服务“三个1/3制度”,即中医就诊人数占总就诊人数的1/3以上,中药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1/3以上,中医药收入占总收入的1/3以上。目前甘肃省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提高20%,新农合对县级250种、乡级50种分级诊疗病种实行中西医同病同价。

  重特大疾病

  报销病种比全国多了28种

  今年40多岁的王菊来自我省平凉农村,多年来,她遭受着股骨头坏死的折磨,因为家庭比较困难,治疗拖了好多年。今年年初,她打听得知她的这个病可以享受大病补助。家人找当地相关部门了解了政策后将王菊送到了甘肃省人民医院骨二科住院治疗。医院专家在检查会诊后,为王菊实施了髋关节置换术。6月12日,王菊康复出院了。“我们一家都为医疗费发愁,我们在医院里总共花了近6万元,真的没有想到享受了这么快捷的即时结报,大病补助3万多元,还有新农合报销。经过多重报销后,最后我只支付了2000多元。大病报销的政策太好了,老百姓能看得起病了。”王菊颇有感触地说。

  记者了解到,我省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有机衔接,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参保(合)城乡居民,重特大疾病报销病种扩大到50种,比全国多了28种。以医师多点执业为保障的分级诊疗制度,每年选派近9000名医师到基层开展多点执业,持续推进新农合基金、医生和病人“三下沉”,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效果明显,2016年上半年,全省新农合住院患者实际补偿比同比提高至66.70%,上升4.03个百分点。2015年以来,中央深改办《改革情况交流》专题刊发4篇向全国介绍我省医改经验。

  • 上一篇:兰洽会卫生保障工作有序推进
  • 下一篇: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召开六月份建设项目调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