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评论】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彭雯
发展好乡村旅游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精准扶贫、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同步推进,真正让家门口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我省日前召开的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会议指出,甘肃的乡村旅游尚处在打基础的初级阶段,要防止发展的不良倾向。这一认识是客观而理性的,有助于在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潮中冷静思考、规避风险、审慎布局,确保我省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脱贫攻坚的“突击队”。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策叠加下,在大众旅游消费时代的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当下的“爆款”是必然的,而且未来前景可期。中科院去年11月发布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表明,我国的乡村旅游已从过去的小旅游、中旅游进入到了大旅游时代,乡村旅游人次目前已达13.6亿,平均全国每人一次。这意味着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全民旅游模式。甘肃紧跟机遇,正在将陇原田园风光、村落形态、民俗文化、特色物产、舌尖诱惑,借助乡村旅游的“东风”展现于世人面前。从数据上来看,上半年全省乡村旅游游客达到3250万人次,旅游收入5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0%和28.4%。这一发展势头可谓强劲,但与发达省份相比,仍有加速发展和向上提升的空间。此外,机遇与风险并存,大踏步迈进的同时,还需时刻警惕不良倾向,确保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扶贫不能忘。脱贫攻坚是我省当前的“头等大事”,旅游扶贫见效快、参与面广、经营成本小、返贫率低,是实现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产业和支撑。我省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把发展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则是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切忌本末倒置,只重视外来投资,却忽视甚至无视村民尤其是贫困群众的感受,使旅游扶贫出现贫困群众不但没能从乡村旅游发展中获益,而且还要担负因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代价,比如环境破坏、生活成本增加、生活和发展空间被挤压、传统生计被迫放弃等问题。乡村旅游与扶贫结合的根本目标,是让贫困人口借助旅游业脱贫致富,这是初衷与目的。因此,旅游扶贫要更加注重精准,要将帮扶对象纳入到乡村旅游开发整体布局中来,提高参与度,提升话语权,激发起脱贫的内生动力,形成投资者、贫困户、普通村民等多方利益体多赢的局面。
特色不能丢。同质化严重、“千篇一律”,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很多地方,有特色却不知如何开发利用,借鉴他人却来个全盘借鉴、“复制粘贴”,想推倒重来却已是骑虎难下、进退维艰。究其因,一是缺乏统筹规划,二是未能因地制宜,三是缺乏市场导向。放眼国内,杭州云栖小镇等充分挖掘本地特色将乡村旅游做得有声有色,而大名鼎鼎的“白鹿原”却因千篇一律、同质化竞争走向了衰败,经验教训值得深思。从我省来看,做出特色做出风格的村子也有不少,截至目前,已建成旅游专业村650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7个,206个乡村旅游示范村。这些村子,正在成功将自身的特色最大化利用,但更多的村子,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每一个村子都有自己的气质与禀赋,更何况,陇原大地本来就是一块民族多元、文化多元、风景多样、美食多样的神奇土地。乡村旅游在全省一盘棋、全域旅游的统筹规划下,各地要深耕自己的特色,琢磨品牌化的呈现方式与市场的深度结合。比如,都有特色农业,却可以有不一样的另类“玩法”;都有仿古建筑,却可以有独特别致的设计概念与文化内涵。
管理不能缺。这里的管理有两层意思,一是旅游监管,二是专业化管理。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乡村旅游就会陷入无序化的混乱状态,这对当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品牌口碑都将是灾难性甚至是毁灭性的,并会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诸如青岛的天价大虾、东北雪乡的天价客房、三亚的低价游等,就是旅游监管的缺位所致。当前,我省的乡村旅游还在起步阶段,监管及时跟上,既是对这一行业的必要监督,更是对乡村旅游为长远计的精心呵护。此外,专业化管理也是乡村旅游不可或缺的一环,从策划到开发到运营,从模式到制度到人都应该是专业的。模式和制度有专业范式可参考,而专业的人才不可多得,就地取材是最经济且可持续的做法。只有强化人才支撑,从本地培养起一支乡村旅游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乡村旅游才会变得更加专业、拥有更为持久的生命力。
发展好乡村旅游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精准扶贫、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同步推进,真正让家门口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