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18改革开放40年·兰州印记】书写绿色传奇
——兰州市改革开放40年生态建设工作综述
兰州湿地公园。
刘 健
经历了今年夏季的持续降雨,金秋兰州南北两山漫山的树木更显郁郁葱葱。
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兰州,地理条件特殊,土壤贫瘠,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年均降雨量仅为250至350毫米,绿色弥足珍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一代代兰州人久久为功,补短板、抓提升,强弱项、夯基础,聚焦增容扩绿,增加城市绿量,建设生态景观,不懈追求天蓝、地绿、水净、气爽的绿色梦想。
40年时光流逝,如今的兰州市已形成了以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为主的生态屏障区,以天然次生林培育及生物多样性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以南北两山森林植被人工重建和开发为主的城市生态服务区,以黄河园林风景和湿地为主的城市生态功能区,初步构筑起了兰州区域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
截至2017年底,兰州市林地总面积达到536.36万亩。其中,森林总面积为249.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3.77%,比1978年的5.94%增加了7.83%,森林蓄积量达到352.57万立方米。
绿色,正成为兰州最亮丽的底色。
兰州黄河风情线景观带。
筑就外围生态屏障
在中国的版图上,有一条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的绿色生命线,这就是著名的“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始于1978年,是一项宏大的生态建设工程,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改造自然的行动。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国家和省上林业生态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一代又一代兰州生态建设者,矢志不渝、艰苦奋斗,坚持将“三北”工程建设作为生态建设工作重要抓手,艰苦奋斗、全力以赴推进工程落地,为祖国西北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贡献了兰州力量,凝聚了兰州智慧。
历史上的兰州,是一座两山夹抱、黄河横贯中流的西北名城,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灿烂的明珠。据史料记载,兰州曾经林木茂盛,至清代,尚有“林泉幽闲”“林木葱郁”之景。但由于长期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乱采滥伐,兰州的植被变得越来越少,水土流失严重,留给人们的只是绵延横亘的荒山,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城市形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缺少绿色,成为这座城市难以愈合的伤疤。
1978年,兰州市开始积极推动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工程实施初期,市域内天然林仅残留于南部马 山次生林区、阿干次生林区、西北部连城林区,中间地带大部分生态植被脆弱或断带,天然林总面积只有80.1万亩,全市人工造林存留面积也只有91万亩,近1200万亩荒山荒地存在半荒漠、荒漠化趋势。
“三北”工程建设大幕拉开后,兰州市生态建设部门从项目谋划布局入手,以规划为纲,以制度为绳,项目资金投入、选点落地、设计评审、技术集成、检查督导等环环紧扣,层层落实,全力推动“三北”工程走向纵深。
在被誉为“陇上塞罕坝”的榆中县贡井林场,广大林业工作者以大地为纸、青松为笔、汗水为墨,一棵接一棵地把林木牢牢地钉在贫瘠的土壤之中,克服干旱少雨、蒸发量大等重重困难,以超乎想象的牺牲精神和苦干实干的意志,累计造林12.9万亩,书写了一段绿色传奇。
贡井林场是兰州市“三北”工程实施后的一个缩影。
40年来,全市“三北”工程共造林约208万亩,投入资金总额2.65亿元,保存约146万亩。其中,一期工程1978年开始,1985年结束,历时8年,完成人工造林约22万亩,投入资金655.2万元,保存约18万亩;二期工程历时10年,1995年结束,完成造林约92万亩,投入资金6876万元,保存约62万亩;三期工程历时5年,2000年结束,完成造林约26万亩,投入资金7715.54万元,保存约18万亩;四期工程历时10年,2010年结束,完成造林约39万亩,投入资金4887.3万元,保存约27万亩;五期工程从2010年开始,截至目前,完成造林约29万亩,投入资金6332.75万元,保存约21万亩。
“三北”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兰州市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据统计,自1978年以来,兰州市依托“三北”工程建设,通过区域综合治理,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26平方公里;通过参与生态建设,广大农民群众共获得劳动性收入1.3亿元,仅五期“三北”工程建设使得全市农村人均增收87.95元,有力地支持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随着工程建设的深入,生态环境、森林资源得到改善和增长,全市森林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森林旅游年均接待游客380万人次,实现收入280多亿元;通过大面积实施林业工程建设,加快生态治理的步伐,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大为减少,黄河兰州段及其支流多年未发生重特大洪水灾害,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的生态安全。
根据计划,依托南、北部天然林区,到2020年,兰州市将建成600公里长、400万亩的外围天然生态屏障,全市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16.78%。